劉國麗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思維,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核心素養。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仍舊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如何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上,從而使學生無法得到全面的語感訓練?;诖?,對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進行分析,并提出具體的教學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語感;教學對策;教學研究
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優化,以及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在當前的小學教學過程中,各個學科的教學模式以及結構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也要注重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學科素養。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語感思維就顯得十分重要。
一、整體感知,注重語言的積累
(一)經典詩詞的積累
在培養小學生語感的過程中,結合經典古詩詞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學習范圍,同時也能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素材中,包含較多與古詩詞相關的知識。在對這部分知識進行講解時,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相對應的朗讀活動以及背誦活動,將知識深刻地印在學生腦中,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語感[1]。
其次,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中,教師可以隨機地從網絡中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因此,在教學之余,教師也可以適當地結合網絡進行教學拓展,為學生選擇一些經典的文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了解,優化學生的思維。
最后,在當前社會,隨著中國風的不斷發展,各種各樣的與中國文化相關的娛樂欄目也在不斷開展。比如《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以及《漢語橋》等,均體現了我國的傳統文化。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對這些節目進行觀看,并選擇合適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摘抄背誦,推動學生語感的形成。
(二)名言警句的積累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除了豐富的古詩詞、古文之外,還有一種比較特殊的文化存在:名言警句。相較于古詩詞來說,名言警句篇幅較小,但是其中涵蓋的意義較深。因此,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對這部分內容進行了解學習,豐富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以及核心素養。
比如,在每天上課之前,教師都可以在教室的黑板上寫出一句名言警句,并標注好出處。在正式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對其進行了解,然后為學生講解其中的含義,引導學生自主掌握道理,最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對其進行背誦,從而促使學生語感思維的形成。
(三)廣泛閱讀的積累
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廣泛的閱讀是學生無法逃避的一個學習環節。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同時也能促進自身語文思維的發展,形成核心素養,從而推動語感的形成。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并不能將閱讀教學視為一門學科性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進行習題解答[2]。雖然說廣泛閱讀需要注重數量,但同時也應該注重質量。
比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班級的一角安置一張課桌,鼓勵學生將自己喜歡的圖書帶到班級中進行閱讀,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圖書交換,相互進行讀書交流,以此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進學生語言能力以及語感的形成。
二、加強實踐,體驗語感的韻味
(一)課前交流活動
在培養學生語感的過程中,實踐活動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簡單的交流互動,以此激發學生的表達意識以及表達興趣,推動學生語感的形成。
比如,在每天課前,教師都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詢問學生前一天的狀況以及在家做了什么,以此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學環境,提升學習質量[3]。
其次,在課前,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值日”活動。比如,為其他學生介紹當天的天氣、交通狀況、教學內容等,以此激發學生的勇氣,提升學生的自主性,推動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思維。
(二)加強朗讀教學
俗話說,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要用腦和眼睛,同時也要用到自己的心和嘴巴。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開展朗讀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記憶程度以及理解程度,從而促使學生語感的形成。
首先,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示范朗讀。小學生的年紀比較低,自身的知識儲備量較少,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就會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此時教師就可以幫助其進行范讀,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提升學生學習熱情,從而有效保障教學的質量[4]。
其次,在朗讀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按照名單順序進行領讀。在此環節中,負責領讀的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幫助下深入了解文本內容,然后結合自身的能力組織其他學生開展朗讀活動。以此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朗讀能力以及語感,同時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組織能力,推動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培養學生的語感并不是一項能夠一蹴而就的教學任務,其需要學生與教師的共同努力,同時也需要教師具備較強的耐心以及信心。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必須要對自身的教學理念進行優化,結合現代化的教學思維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推動學生核心素養以及語文語感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徐立秋.淺析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39.
[2]董琴.培養語感提高理解與表達能力[J].新教師,2018(8):35-36.
[3]王海鷹.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語感[J].學周刊,2018(22):132-133.
[4]王召忱.學生語感的培養[N].發展導報,2018-06-2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