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霞
摘 要:數學語言是學習數學的橋梁、交流的工具、一種可以表達科學思想的語言,此外數學語言可以對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進行鑒定。之所以小學低段的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十分重要,是因為他們認識的字少、理解和組織語言能力弱、缺乏鍛煉。數學語言是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一種由經過改造的自然語言、數學符號、數學術語組成的科學語言。最終要由數學語言來表達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以便掌握和理解,數學語言還用來表述各類數學公式和性質、概念和規則。教師應該把對學生數學語言的培養和學習數學知識緊密結合,把培養數學語言看成學習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才能有利于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進行培養,進而使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成績進步。
關鍵詞:低段數學;教學;語言培養
一、有關低段學生語言表達的近況和成因
1.剛入學不久的低段學生,他們的思維和語言表達能力比較薄弱,與人交談還時常結結巴巴,教師注意到低段孩子語言表達的不足,但沒有時間幫他們改善,在上課時過于大意。
2.學生常常在回答問題時語言不完整、不規范。教師考慮時間問題因而沒有幫助學生調整思維方式,指導學生完整地表述,總是直接敘述學生想表達的意思,學生便缺少了表述的機會。
3.低段學生詞匯缺乏,表述的內容特別簡單,處于語言發展的過渡期。學生在答題時大都只用一兩個字、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4.學生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思維,表達不清楚,說話沒有次序甚至無話可說,這些語言障礙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產生嚴重影響。
5.低段學生處在多動時期,他們經常沒法集中注意力,這樣就出現了答非所問和一言不發的現象,久而久之失去了表達的興趣。
數學語言的培養是長久累積的過程,教師應該從小學低段就為學生創造各種機會并逐步地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
二、小學數學低段學生語言培養策略
1.對學生理解數學語言的能力進行培養
由于數學語言具有準確性,當學生研究數學術語和數學符號等數學因素時,必須明白每一個數學術語和數學符號的正確意思,不能忽視任何一個不明白的數學因素。所以,正確理解數學語言詞匯在數學語言學習過程中舉足輕重。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語義詮釋多加注意,還要多多留意句法分析,加強數學語言與表達內容的關聯,避免形式與內容分離,防止形式主義出現在數學學習中。
2.教師多鼓勵學生對自己內心想法自信、大膽地表達
教師在小學的教育過程中應以多加鼓勵為主。小學生有較重的好奇心,向師性也很強。如果教師的教學方式十分生動有趣,并且多多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那么這就成功邁出培養數學語言的第一步。學生回答的對與否不是關鍵,學生大膽站起來表述自己的想法,這便是對學生數學語言進行科學培養的關鍵。每個學生都有著獨特的思維方式,都是獨一無二的。教師如果對學生多加鼓勵,那么學生就會更加完美地展現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在課堂上的每一次的鼓勵都會使學生更加自信,而自信是每個求知者和上進者必備的品德。在課堂上學生每一次起立發言,都是數學語言能力增強的體現,長久的堅持才會有最終的成果。
3.學生正確學習數學語言的關鍵是教師的正確示范
教師在課堂上應該言簡意賅、條理清晰、思維精密地論述解析推理,避免出現詞語不通、偏離意思等錯誤,給學生正確的示范。同時培養學生專心聽、認真想的習慣。除此之外,還要改變講述方式,從多個角度進行講述。例如“轎車比火車慢20千米”,這句話中有兩個元素,即轎車的時速和火車的時速。這句話說明“轎車慢,火車快”,轎車速度有和火車相同的一部分,還有比火車慢的一部分,所以,可用“火車比轎車快20千米”來表達同樣的意思。對數學題中的關鍵詞和關鍵字進行轉譯,對激發思維十分有效,同時豐富了數學語言。
4.通過動手操作訓練對學生數學語言進行培養
數學不同于語文,是精準、精練、較強邏輯性的語言,體現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動手操作是大腦和手協同合作,動手的同時激發思維,語言則可以表述思維,因此動手操作是對數學語言進行培養的一個必要環節。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的面積”過程中,難點是對面積公式進行推導,讓學生利用教具動手操作:平行四邊形可以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構成,三角形的面積則是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求出“底×高/2”即為三角面積公式。接著提問:“是否任何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拼成平行四邊形?長方形和正方形可以被拼出來嗎?”此時,帶領學生拼湊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在操作中讓學生討論出結論,最后讓學生對其思維過程有條理地進行敘述。
5.通過交流合作對學生的數學語言進行加強
對學生數學語言進行提高的重要途徑之一是語言表達能力在語言表達中被提高。交流有助于學生建立各種觀念、數學術語、數學符號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數學的了解。讓學生通過分組進行交流合作,有助于活躍課堂氛圍,解決遇到的問題,明白含義。然而,這種討論方式不是在每一節課上都是必要的。如果所講述問題不是特別困難,只有一點點歧義,就可以采用同桌討論這種小范圍的形式。
總而言之,培養數學語言是持久而艱巨的任務。在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它讓學生有機會進行數學交流,對數學思維進行拓展,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令其在學習中更加自信。數學教學應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為學習數學知識建立橋梁,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學生的成長。
參考文獻:
[1]黃娟.淺談農村小學低段學生數學交流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8):213.
[2]馬文利.淺談小學低段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5(3):219-222.
[3]莊海翔.數學表達范式:低段學生數學語言發展的動力[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4(8):48-51.
[4]徐蕾.淺談如何培養小學低段學生數學語言表達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4(14):19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