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吉才 韋量

【摘 要】本文論述高職財經類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五位一體”教學改革,指出學生學習傳統計算機知識的積極性不高、學與用矛盾、學生基礎差異大、部分教學方法過于傳統和目標定位錯誤等問題,提出“五位一體”全新教學模式,即從線上線下、考證、比賽、專業、崗位等五方面構成教學體系,以Excel為例闡述“五位一體”教學的具體實施過程。
【關鍵詞】高職? 財經類專業? 計算機應用基礎?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2C-0064-02
我國經濟快速增長,近年來財經類專業人才需求量大,財經類畢業生多數都從事銀行、金融、保險、證券和管理類等行業崗位。隨著信息技術迅速發展,計算機應用能力是財經崗位對畢業生進行能力考核的重要指標。在“互聯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視角下,本文提出“五位一體”的高職財經類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改革。
一、高職財經類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學習傳統計算機知識的積極性不高。當前移動互聯網普及、5G時代來臨、智能手機功能強大,學生注意力轉移到手機端,社交、游戲、視頻等對學生誘惑力越來越大,學生課堂玩手機現象非常普遍,影響教學秩序、浪費教學資源。部分學生甚至認為使用手機就能學習和工作,沒有必要再學計算機,造成學生對傳統計算機知識、技能逐漸失去興趣,學習計算機的積極性不高。
(二)學與用的矛盾。目前多數高職未能開發出校本教材,教材和教學內容千篇一律,教師又不能結合學生專業和就業崗位情況調整內容,專業針對性差,教學內容與專業、就業崗位銜接不夠,即使學生學習課程時都掌握了相關操作,上崗后卻無從下手,適應能力不強。
(三)學生基礎差異大,不利于統一開展教學。高中生對計算機的學習大都停留在稍微了解的基礎上,而中職生大都比較系統地學習了此課程的相關內容;生源地域來自城鎮的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明顯高于非城鎮學生。基礎差異使教學活動難以統一開展,后進生難以理解課堂授課內容,自學渠道又單一、效率低下。
(四)部分傳統教學方法使得教與學都變得被動。目前還有很多教師使用傳統教學方法,比如講授教學法、示范教學法等,教師講學生做,很難調動學生積極性,隨著課程難度增加,學習變得非常吃力,教學也會變得越來越被動。
(五)學生課程學習目標定位錯誤。部分學生把通過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作為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的主要教學目標,在學習中重考輕學,對考試大綱外的內容幾乎不學,拿到等級證書后把所學知識技能很快遺忘掉。
二、“五位一體”的實際應用
“五位一體”,即O2O(即Online To Offline,線上線下)、考證、比賽、專業、崗位等五方面構成教學體系,由“互聯網+”環境下新穎的O2O教學模式和“考證、比賽、專業、崗位”有機融合的教學內容構成。
(一)O2O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越來越發達的今天,線上教育需要更注重“輕松”和“高效”,線下更注重學生對授課現場的溝通交流和環境體驗。師資本身是屬于線下的,通過信息技術往線上走,變成了線上和線下的結合,這種教學模式能有效解決后進生接受能力慢和自學渠道單一問題,也有利于學生把日常碎片化的無課時間用于移動互聯端的自主學習。
(二)將考證內容融入教學。從人才培養角度看,根據對廣西區內部分高職院校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初步調研,發現每所院校都會把全國計算機一級證書作為重點推薦并鼓勵學生考取。從就業崗位要求看,根據對多家主流人才網、部分高校雙選會發布的財經類就業崗位條件的統計,大型企事業單位大部分要求應聘者有全國計算機一級證書,甚至有證書者優先。把部分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的教學大綱和最新的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MS Office考試大綱目錄對比,發現都包含計算機基礎知識、網絡的基本知識、Windows操作系統的使用、Word操作、Excel操作、PPT操作、IE簡單使用和電子郵件收發等8個模塊的內容。
(三)將比賽內容融入教學。根據自治區教育廳《關于舉辦2019年廣西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通知》,財經類專業學生可參加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的“銀行業務綜合技能”“會計技能”兩個賽項,賽項中包含傳票、錄入和報表制作等技能,與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息息相關。另外,考慮到參加國賽、區賽只是少部分學生,教師可以組織一定的綜合性較強的任務,在課堂中進行小組比賽,也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學校級別的技能大賽,達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目標。
(四)將專業內容融入教學。高職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和互聯網知識及應用,要求能熟練使用五筆輸入法進行中文錄入、數字鍵盤輸入、辦公軟件基本應用及傳票翻打等;并要求將財經專業知識與計算機課程進行整合教學,以計算機基礎教學為主線,融入財經知識作為支撐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專業知識,提升實際運用能力。例如,在講述計算機網絡發展史時,可以融入計算機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的發展歷程;Excel操作環節中,引入金融會計的基礎專業函數,讓多門課程相輔相成,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五)將就業崗位技能融入教學。高職財經類專業就業主要為綜合柜員、客戶經理、理財經理、會計、出納、保險、證券、投資等崗位,與計算機有密切聯系。目前大部分高職實行“2+1”教學模式,前兩年在校學習,后一年在企業頂崗實習實踐。高職財經類專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開設時間為大一,除會計專業大二階段開設Excel在財務中的應用課程外,其他專業大二階段開始就沒有開設計算機類相關課程了,極少學生會主動鞏固大一所學計算機知識技能。我們必須把就業崗位所需計算機知識技能編排為教學案例或任務,將其融入教學當中,這樣學生在真正實習和上崗時可以快速上手,在以后的工作中少走彎路。
三、教學實例
根據部分財經類專業優秀畢業生調研反饋,Excel操作在畢業后使用頻率最高,以下以Excel操作章節作為案例,闡述“五位一體”的融合。
在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大綱中,Excel考點包含:Excel的基本概念功能、運行環境、啟動、保存和退出;工作簿和工作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數據輸入和編輯;工作表和單元格的選定、插入、刪除、復制、移動;工作表的重命名和工作表窗口的拆分和凍結;工作表的格式化,包括設置單元格格式、設置列寬和行高、設置條件格式、使用樣式、自動套用模式和使用模板等。單元格絕對地址和相對地址的概念,工作表中公式的輸入和復制,常用函數的使用;圖表的建立、編輯和修改以及修飾;數據清單的概念,數據清單的建立,數據清單內容的排序、篩選、分類匯總,數據合并,數據透視表的建立;工作表的頁面設置、打印預覽和打印,工作表中鏈接的建立;保護和隱藏工作簿和工作表。
高職財經類專業比賽中常用Excel操作包含:團隊協作、數據輸入和編輯、傳票、篩選、排序、常用函數(SUM、COUNT)等,相對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大綱內容增加團隊協作。
專業方面常用Excel操作包含:數據輸入和編輯、傳票、報表制作、專業函數(PV、FV、PMT、NPV、IRR、Rata)等,相對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大綱內容增加了專業函數。
就業崗位方面常用Excel操作包含:團隊協作、數據輸入和編輯、排版打印、數據排序篩選分類匯總、數據圖表插入和修改、數據透視表、常用函數、專業函數、文檔密碼設置和郵件合并等,相對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大綱內容增加團隊協作、打印、專業函數、郵件合并等內容。
綜上可見,全國計算機一級考試大綱作為基礎性常用知識技能,是課程教學內容的核心構成部分,在比賽、專業、崗位等融入后深度有所增加。在教學模式上,針對重點難點專門制作線上視頻課程,達到“五位一體”式的教學。Excel在實際授課過程中,通過表1教學計劃安排,達到“五位一體”教學改革目標。
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必須改革和創新。只有緊跟新時代的步伐,革新傳統教學方法,才能培養出適應新時代發展的人才。將“五位一體”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解決了當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升了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效果,為把學生培養成為“互聯網+”時代的財經類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鄒羚.創業與創新型計算機實踐教學模式探索[J].計算機教育,2017(9)
[2]黃侃.“互聯網+”背景下創新創業教育融入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29)
[3]韓法旺.以計算機等級考試改革計算機基礎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8(4)
[4]王竝.計算機應用情境教學基礎教程[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8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