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義軍
【摘 要】本文分析高職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中校企合作存在瓶頸、傳統課堂存在短板、融入行企活力不足、實踐教學實戰不夠、中高銜接偏離重點等問題,提出構建高職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體系,并論述具體的措施:校企共建技術服務應用平臺,突破校企合作瓶頸;校企共建“互聯網+課堂”,解決傳統教學短板;校企互動聯通互聘,打造高水平專業教學團隊;校企共建生產性綜合實訓基地,構建工程實戰型實踐教學體系;中高協同校企共育制訂培養方案,破解協同育人難題。
【關鍵詞】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 產教融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2C-0107-03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進我國人力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迫切要求,也是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的重要途徑。專業作為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是教育鏈、人才鏈的重要節點,也是產業鏈、創新鏈的重要結點,開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非常必要。本文在深入調查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定位的基礎上,以校企合作共建技術服務平臺為依托,整合行、校、企優勢資源,深化產教融合,推進校企合作協同育人,以職業技能大賽為切入點融入行業企業打造高水平專家型教師隊伍,形成“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體系,人才培養成效明顯。
一、高職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問題分析
(一)校企合作存在瓶頸
校企合作存在的瓶頸主要表現在:一是校企合作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不同,存在“校熱企冷”的通病;二是校企合作利益訴求缺乏整體考慮,沒有有效形成利益共同體的有效載體,涉及學校主要訴求專業人才培養和企業主要訴求適合的人才與技術難題的解決研發合作松散,缺乏融合式互動與合作;三是校企合作互動缺乏長效交流機制,學校教師與企業技術人才交流方面更是如此。
(二)傳統課堂存在短板
傳統課堂存在的短板主要表現在:一是部分教師缺乏對先進職教理念的學習研究,學科體系教育模式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二是單獨招生、對口招生帶來的生源多元化背景下,在互聯網大數據時代,傳統課堂教學方法和模式對新時代學生缺乏吸引力,難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三是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課程體系尚未完善,教學內容的崗位針對性需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考核與評價體系尚需完善。
(三)融入行企活力不足
融入行企活動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專業教師未能在行業組織擔任相關職務,行業影響力有限,參加行業學會、協會的學術交流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夠;二是專業教師關注行業發展前沿技術、企業技術革新要求的自覺性不夠,參加企業技術攻關和聯合開發的積極性及主動性不夠;三是行業學會、協會專家、企業技術專家走進校園開展講座、授課、研討的活動載體缺乏設計,活動開展持續性和品牌性打造不足。
(四)實踐教學實戰不夠
實踐教學實戰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校內工程實景“生產性”實訓室的功能和實訓效果與實際生產情境尚有距離,需要進一步健全與校外實訓基地的合作機制;二是專業青年教師多為從學校到學校,缺乏企業工作經歷,工程實踐能力不足;三是“雙師”隊伍結構有待改善,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技術人員作為兼職教師的激勵不足;四是專業教師依據工作過程設計教學過程的能力有待培訓提高,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化。
(五)中高銜接偏離重點
中高銜接偏離重點主要表現在:一是偏離教師主體,中高職銜接校際和招生部門對接交流多,而專業及專業教師層面深入對接交流少;二是偏離課程核心,中高銜接一體化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銜接、技能銜接遞進和提升關系不夠明晰,存在教學內容的重復、斷層和脫節現象;三是偏離學生特點,針對學生基礎薄弱,動手能力較強、理論學習能力較弱,缺乏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等特點開展個性化培養研究不足,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改革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做得不夠。
二、構建高職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體系
(一)校企共建技術服務應用平臺,突破校企合作瓶頸
通過承辦中國制冷學會科普教育基地(廣西),積極聯系行業學會、對接企業,搭建行業指導、企業參與、服務社區的協同育人平臺,助推深化產教融合、提升專業服務能力。與廣西美的暖通空調設備銷售公司簽訂協議,整合校企雙方優勢資源,按照美的集團統一標準共建“美的中央空調技術服務實操培訓中心”,按照企業中央空調工程設計、安裝施工、維修和工程管理標準開展教學和對外培訓,取得良好效果。與南寧開朗冷氣設備有限公司校企共建“空調節能技術及新能源應用研究中心”,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互惠雙贏、共同發展”原則,務實開展合作,推動各項工作扎實落地,共同建立長期、緊密的合作關系,實現校企雙贏。通過校企共建技術服務應用平臺,形成校企合作利益共同體,形成技術中心優勢,持續主辦“創新創業論壇”,邀請企業創始人或總經理來校講座,解決校企合作缺乏長效運行機制的問題,突破校企合作瓶頸。
(二)校企共建“互聯網+課堂”,解決傳統教學短板
針對單獨招生、對口招生文化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低、對互聯網新媒體感興趣等特點,改變傳統課堂“滿堂灌”的方式,校企共建“互聯網+課堂”,依托教育部制冷與冷藏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與杭州開元書局合作開展數字化教學平臺“互聯網+課堂”建設,建立專業創新學習工作室,組建學生創新學習興趣小組,用互聯網精神對課堂教學進行系統化整合,構建個性化自主性學習過程,建設新型師生關系,形成共同師生互動學習共同體,有效地呈現學習內容并且提供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雙向交流,讓學生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學習。通過“互聯網+課堂”實施,推動專業教學資源建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有效提高教學效果,解決傳統教學短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