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68-01
教書育人,以德為首。教師立德樹人首先看的是教師的師德,教師師德的好壞影響學生的發(fā)展。教師的世界觀、人生觀、生活態(tài)度都必然會影響到學生。一個教師的師德決定著教師在教育工作中的思想教育、政治方向和教師在教書育人中所起作用的大小。因此,教師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這就要求教師務必充分認識到立德樹人的重要性、時代性、思想性和高尚性。
當我站在三尺講臺,面對著幾十雙渴求知識的眼睛,面對著幾十個祖國未來希望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當好一名教師,僅僅能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是不夠的,要關心學生遠大志向的樹立,讓他們挺起實現(xiàn)中國夢的脊梁!要關照學生理論與實踐的成長,讓他們做知行合一的有為青年!要幫助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讓他們成為國家的棟梁!作為一個初中教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作為一個初中教師必須“立德樹人”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吸引打動學生,提高學生的學識和修養(yǎng),這是教師工作的最終目的。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對教師職業(yè)特征的概括,也是對現(xiàn)代教師人格塑造的要求。關愛學生,刻苦鉆研、嚴謹篤學,勇于創(chuàng)新、奮發(fā)進取俗話說:“活到老,學到老?!蔽艺J為要做一名好老師,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是教書育人的資本,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才的必備條件,是教師必備的業(yè)務素質。,淡泊名利、志存高遠,實際上就是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立的“師德”。
在我身邊,就在我們平時的教學當中,我也不時被深深的感動著,因為有著許多平凡卻又偉大的領導和老師,他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愛心演繹著無悔人生!用無私的奉獻譜寫幸福的人生!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熱血詮釋人民教師的內涵,用真和善哺育純潔的心靈,用愛與美鑄造閃光的靈魂!他們用自己的行動,用自己生命的痕跡激勵著我們這些后來人。因為有了愛,地更闊,天更藍;因為有了愛,花更艷,草更芳。而心中的那份愛,將激勵著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艱苦跋涉,用熱血和汗水去澆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用愛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陽!甘愿吃苦,樂于奉獻,不斷進取的教師精神,鑄成了教師立德樹人的核心—奉獻。
二、立德樹人的核心問題就是“愛”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師愛是消除師生之間情感障礙的保證;師愛是培養(yǎng)師生情,使之成為“知心朋友”的橋梁;師愛是轉變后進生,使他們良好發(fā)展的靈丹妙藥。冰心說過,有了愛就有了一切,而我要說,有了愛才有教育的一切,愛是教育的靈魂,是人性的基石,是道德的起點。那么我們必須用愛去澆灌,去奉獻自己的愛心,去呵護學生的成長。教育,首先應該是溫暖的,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yè),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愛”要以理解、尊重、信任為基礎;“愛”要一視同仁,持之以恒;“愛”要面向全體學生。多給他們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少一些說教。要多和他們談心,幫助他們查找“后進”的原因,真正做到對癥下藥。在學習上和生活細節(jié)上關心他們。要做好一名人民教師,就要愛崗敬業(yè),熱愛學生,愛得專心致志,愛得大公無私,讓愛撒向每一個角落,讓每一朵花都淋浴陽光。正是因為有著許多平凡卻又偉大的老師,他們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用語言播種,用粉筆耕耘,用汗水澆灌,用心血滋潤!才有了始豐的今天。他們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著相同的信念和追求:那就是用自己博大的愛心演繹著無悔人生,書寫著“師德”大字!用無私的奉獻譜寫幸福的人生!用自己的青春智慧和熱血詮釋人民教師的內涵,用真和善哺育純潔的心靈,用愛與美鑄造閃光的靈魂!
三、做個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師
“師者,人之模范也?!苯處煹穆殬I(yè)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群。而“德”是做人的底線,也是學做人的標準。只有“立德”才能“樹人”。合格的老師首先應該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師首先應該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師者為師亦為范,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老師是學生道德修養(yǎng)的鏡子。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yǎng),提升人格品質,并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師德是深厚的知識修養(yǎng)和文化品位的體現(xiàn)。師德需要教育培養(yǎng),更需要老師自我修養(yǎng)。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應該是每一個老師的不懈追求和行為常態(tài)。好老師要有“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奉獻精神,自覺堅守精神家園、堅守人格底線,帶頭弘揚社會主義道德和中華傳統(tǒng)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為影響和帶動學生。
四、做個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fā)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好老師應該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我國傳統(tǒng)教育文化中賦予教師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也多術”等優(yōu)秀教育者的品質,正是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教育理念與方法。教師的這一尊重是把學生看作獨立完整的社會人,因而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
愛是教育的靈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好老師要用愛培育愛、激發(fā)愛、傳播愛,通過真情、真心、真誠拉近同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好老師應該把自己的溫暖和情感傾注到每一個學生身上,用欣賞增強學生的信心,用信任樹立學生的自尊,讓每一個學生都健康成長,讓每一個學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悅。我國傳統(tǒng)教育文化中賦予教師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也多術”等優(yōu)秀教育者的品質,正是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發(fā)展出來的教育理念與方法。教師的這一尊重是把學生看作獨立完整的社會人,因而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教師職業(yè)的特點決定了我們不僅要做好知識的傳播者,更要做好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我們應該把教師作為一種事業(yè)去做,我們應該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治學境界。我們應該全面提高自己,不僅要學習專業(yè)教學知識,還要學習黨的政策,了解國家、國際形式,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好教師,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個德才兼?zhèn)涞慕處煛?/p>
“立德樹人”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目標指向,“育人”是要通過人(教師)去進行的,“立德”:要先立教師之‘德、立“人類的靈魂”之‘德,立作為教育主體之‘德。即教師要:以‘德立身、以‘德執(zhí)教、以‘德上崗。也即要——以‘德立教。只有做到立德樹人,以德為本,做好學生的引路人,才能更好地完成社會賦予我們的神圣使命,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對祖國有用的人才。
本文系2018年度扶溝縣基礎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初中生立德樹人實踐研究》(fgjy1811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