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莉
【摘 要】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對于農村小學來說,培養語文口語交際能力更加重要。廣大農村小學語文教師應該不斷探索口語交際的內容、方法與技巧,尋找適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的有效途徑,努力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以便將來走向社會時能夠得心應手。本文通過對當前農村小學語文口語交際狀況的分析,進而提出口語交際實踐活動的措施與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口語;“聽”“說”“讀”“寫”;情境創設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188-01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由舊標準的只注重讀書、寫字、作文、說話修改成了“口語交際”。認真捧讀標準,我們就可以體會出這里面的巨大差異,體會出修改的道理。這種改法,是對教學理念和教育實踐活動的一次創新,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一、農村小學語文教學口語交際活動現狀的分析
傳統的語文教學分為四個模塊——“聽”“說”“讀”“寫”。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一般只重視閱讀和作文的訓練,而忽略“聽”和“說”的基本訓練方法。因為,“聽”和“說”的結果對教育教學成績影響不大,不容易立竿見影。教師訓練與否對教學成績沒有太大的影響,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在“分分分,學生的命根”的基本形式影響下,家長學生也不會去關注它。“聽說”與“讀寫”被分割成了兩大互不相干的部分,違背了小學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對學生的成長發展也極為不利。這次課程改革將“聽說”與“讀寫”重新連在了一起,取名“口語交際”,是有其實際意義和作用的,它彰顯了口語交際的重要性。
二、培養農村小學生語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創新能力的幾點做法
從小學語文教學的本質來看,口語交際訓練應該通過具體的課堂教學來完成,那么,怎樣在實踐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呢,我認為主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情景創設型。
教師想方設法創設口語交際的情境,為學生進行口語交際鋪路。口語交際,是以口語為載體的表現形式,這種活動的舉行需要教師結合日常生活中有趣的活動來進行,那么怎樣進行這些活動呢?比如,母親節到了,這是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絕佳時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為媽媽洗腳的活動。孩子們都說,這樣的事我不干,媽媽的腳太臟了。我耐心地告訴他們:“孩子,媽媽有沒有嫌你臟呀?”經過我的開導,孩子們都決定回家認認真真地幫父母洗腳。第二天,我上課時進行的口語交際活動,就是我為媽媽洗腳。孩子們的表現真的讓我驚訝,有的孩子說:“我為媽媽端好洗腳水,媽媽把腳放進盆里,激動的眼淚都留下來了,她夸我是個懂事的孩子。可是,媽媽為我做了那么多,我從來都沒有對媽媽說過感謝的話。”
2.動畫結合型。
教師在口語交際時,可以輔助多媒體手段進行,比如當孩子們看了熊大熊二的故事后,教師就可以在教室里面播放熊大熊二的故事。然后,孩子們從故事中明白道理,并把道理運用于自己的實踐活動。比如,老師可以提問:“孩子們,你們喜歡熊大熊二嗎?為什么呀?你們喜歡光頭強嗎?這個故事為什么那么吸引你呀?”對于這樣感興趣的問題,孩子們非常愿意回答。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指名回答等一系列方式,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3.分角色表演型。
孩子們最喜歡分角色表演,因為它不僅滿足了他們當演員的興趣,還對課文內容進行了復活,孩子們最喜歡展示故事中的情節。因此,教師要把分角色表演納入口語交際的內容之中。比如,可以讓學生們表演家中來客人了,你應該怎么做。教師選擇幾個學生來進行表演:爸爸、媽媽、我、客人,通過分角色表演,讓孩子們明白,家中來客人時,自己要熱情待客,要為客人洗水果,端茶倒水,還要與客人聊天,讓客人開心。這可以顯示自己的家庭教養水平。通過待人接物的訓練,孩子們在生活中學會了交際,學會了與他人交往,必將為以后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一生受益。
4.還原生活型。
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教師要指導孩子們把生活進行還原,從還原的生活中體會友愛和善良。只要心存感激,心懷善良,我們的生活一定會變得更美好。如三年級口語交際內容,聊聊身邊的小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聊一聊,比如,中午沒有回家吃飯,去小餐桌吃飯的情景,坐公交車時是怎樣給老年人讓座的,發現馬路上的小花被人拔走時,你是怎么做的?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熱愛生活、做文明人的能力,為創建美化城市而努力,為創建文明校園做貢獻。
5.模仿活動型。
孩子們最喜歡模仿,因為孩子們都喜歡過家家,那么我們可以模仿農村集市的場景。比如,教師說這一節課我們來模仿趕集,同時把講桌上擺上蘋果、梨、橘子等水果,讓一名同學當小販,幾名同學當顧客。體驗怎樣討價還價以及怎樣用錢來進行交易,讓孩子們體會勞動的辛苦,掙錢的不易,從而可以培養孩子們從小節儉的好習慣,還可以培養孝敬父母的能力。
三、口語交際實踐活動的幾點方法嘗試
口語交際主要訓練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和寫作文的能力,因此,教師一定要教給學生口語交際的基本方法,學會交際的方法多種多樣,比較實用的有如下幾種:
1.訓練孩子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這是對作文的最基本要求,怎樣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和言之有序呢?讓孩子明白口語交際的順序是比較重要的,比如在趕集時,你可以考慮:你先做了什么,又做了什么,最后結果怎么樣呀?把前后內容連起來,說一說,這就叫言之有序。什么叫言之有物呢,說的時候語句不要太空洞,你不能說自己是怎么怎么做的,要把事物描寫明白,寫上事物的形狀、顏色、動態,描寫人的時候要把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說清楚。同時,用上修辭方法,比如比喻、擬人、排比等,當我們描寫星星的時候,我們就可以這樣說:天空中的星星快活地眨著眼睛。當我們描寫月亮的時候,我們可以說,月亮婆婆開心地在天空中灑下一片光明,照亮黑夜的路。只要把句子帶上了感情色彩,我們的句子就會變得非常令人滿意。
2.訓練認真傾聽的習慣。
特別是對于那些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更要訓練他們認真傾聽的習慣。只有養成了認真傾聽的習慣,他們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水平,包括語文核心素養才會全面提升。
傾聽的要求有以下幾點:一是認真傾聽別人發言,不要隨便插話,不要隨便打斷別人講話,這是最起碼的禮貌要求。二是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要讓對方看起自己的形象來非常舒服,不要穿一些奇裝異服,讓對方感覺非常難受。
總之,語文口語交際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交際中的實踐活動方法需要教師認真探究。“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只要制定目標,一步一個腳印地堅持長期訓練,常抓不懈,讓學生產生濃厚的交往興趣,訓練效果就會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