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摘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是當代中國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學生責無旁貸。掌握并靈活運用大學生對事物的心理認同過程與機制,才能讓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真正認同,才能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提供保障,才能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續生生不息,代代相傳。
關鍵詞: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心理
一、大學生認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成長社會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大學生的思想被傳統價值觀、現代價值觀、后現代價值觀壓縮在相同的空間里,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面領挑戰,文化教育工作者應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抓住時機與關鍵環節,創新途徑方法,完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體制機制,促使大學生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呈現良好發展狀態。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一宏偉目標的確立下,大學生應自覺科學認知、內心認同、踐行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對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增強文化自信和構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等,都具有不同凡響的意義。大學生可以通過一系列的思維活動,認識、了解、處理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信息,這樣有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既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規范大學生的行為,讓大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信念,形成高尚的品質,獨特的思維方式和文明的生活方式等,促使大學生更好的繼承和發展中華民族的思想精華,也有利于大學校園文化建設水平的提高。為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大學生在繼承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要積極主動地認識、理解、掌握、感悟升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二、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理認同的提升與實現路徑
(一)要增強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悟。大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體驗身臨其境,靈活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感染和熏陶學生的心靈,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讓大學生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熏陶中,內省自悟,升華自身,增強文化認同。再者,各高校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中,注重創新教育方式,積累有益經驗,推廣、加強各種優秀傳統文化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建設,開展有關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類的活動。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引導大學生善于發現,善于總結,不斷提煉自身經驗,宣傳身邊的好人好事,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學生的心靈深處。
(二)掌握情感特點。大學生充滿活力與青春氣息,有著豐富和充沛的情感,也愿意去表露自己的情感,但在情感之中可以看的到情緒的表露且控制力較差等。大學生很容易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所吸引,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染、引導,同時流露出大學生情感多變的特點。掌握大學生的情感特點,高校的教育者應充分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最具有魅力和渲染力的,蘊含積極情感因素部分,來提升大學生的使命感、責任感、榮譽感、道德感,以及對生活的熱愛與的追求,通過對大學生正確的情感引導,慢慢的影響和促進他們正確的認識世界和如何去改造世界的思維框架形成。
(三)掌握大學生的意志和信念特點。靈活運用信念引導機制,引導大學生不斷吸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完善、提升自我。大學生所制定的目標會對其行為產生一定的影響與指導,在大學這一階段大學生的目標會更為明確,是理想與信念成型與穩定的關鍵時期。但大學生在多種文化相沖突時,會產生思維混亂,意志和信念也產生相應的沖突。這種現象與大學生的社會閱歷較淺,思維比較片面有關。因此,高校教育者應積極引導大學生深入學習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重要典籍,引導大學生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進而強化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體意識和創新意識,讓大學生能夠正確地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的價值。
(四)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自覺踐行,要依據其行為特點。大學生在自覺踐行中,高校教育者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第一,要想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傳承,良好的學校氛圍環境是非常有必要的,良好的氛圍能夠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和認同中國優秀傳統問哈。第二,高校應不斷豐富拓展大學生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踐的內容和形式,讓大學生親身參與體驗,才能生化大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知感悟。第三,高校教育者應積極引導大學生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個人修養,個人修養對大學生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一定的影響。積極的引導大學生加強體驗并提升個人修養,會對大學生體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結語
讓大學生對中國的優秀文化產生認同,才能使中國傳統的文化得到傳承,如果大學生從內心認同中國優秀文化,大學生就會在平日的生活中規范自己的行為。當代大學生認同中國傳統優秀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原因之一就是有文化的不斷傳承,大學生是社會的接班人,承擔著建設社會主義的任務,所以,建立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理認同機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這對對鞏固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筱婕.當代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心理認同機制研究[J].淮海工學院學報,2016.
[2]方依依.試論大學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認同的過程[J].教育文化,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