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習近平的傳統文化理念是近百年來中國傳統文化創新轉型和創新發展的最新成果。它蘊含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創新發展,它包含了我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全新認識,是我們在新時期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撐,它還為建立強大的社會主義文化提供了道路和方向。本文將從三個維度解讀習近平的傳統文化觀,并對其觀點進行討論。
關鍵詞:傳統文化;傳承;創新
中圖分類號:D822.356.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1-0295-01
作者簡介:蔡文玉(1993-),女,滿族,河北秦皇島人,燕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思想政治教育專業。
十八大以來,四個自信,振奮祖國大地,文化自信,凝聚中華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對傳統文化的獨到之認識見解,是運用辯證唯物史觀的客觀的科學的分析方法,這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成就的基本跟進,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傳統文化的正確思考。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源頭之水,樹木之根,斷不可忘記這養育世世代代中華人民的精神食糧。
一、批判之維
中華文明的歷史悠久,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習近平總書記說:“在世界上幾個古老的文明中,中華文明是唯一一個沒有被打斷并持續到今天的文明。老子,孔子,墨子和其他思想家提出了許多想法,孝道,忠誠和謙卑,仁慈的愛,與人的善良,人與自然的和諧,自然法,自我完善等。至今仍然深深影響著中國人的生活。”對傳統文化的批判繼承,在本質上,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使優秀傳統文化延綿至今,糟粕傳統文化能夠舍棄。近代以來,西方文化悄然無息進入中國,多少人在思想上左右分歧,搖擺不定,但經過時間的磨礪,聰明的中國人選擇了先進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文化。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在中國表現出馬克思主義的大發展。中國式馬克思主義的形成正確地指導著中國的現代革命,建設和改革。促進發展的外來文化吸收,消極的外來文化得到堅決抵制。習近平總書記的傳統文化觀,有益于奠定華夏兒女幸福根基,有益于把握中國人民的精神命脈,有益于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之夢。
二、傳承之維
從古代到近代再到現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生生不息,我們遵循著古人之大智,追尋著近現代人之大慧。習近平總書記說:“中華文明源遠流長,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品質,培養了中華民族的崇高追求,努力實現自強不息的道德建設。支持中華民族的生命繁榮,今天仍然是我們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強大精神動力。”古有“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愛國理念,“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革新理念,今有內涵豐富的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古有歷朝歷代的保留至今的優秀物質文化遺產,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誕生了物質文化的新時代,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延續和升華。傳承傳統文化,延續民族文化血脈,中國人民勤勞勇敢、愛好和平、團結共進等優秀品質,面對重大自然災害和困難所凝聚的民族信念,古代和現代對物質和精神本質的繼承,是中華民族站在世界之林的基礎。歌頌民族精神,跨越歷史的鴻溝,不斷將新鮮的共生血液加入其中,使優秀民族文化的巨輪,駛過便留下深深的軌跡,人民才有所感、有所悟、有所為。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的精神動力,是現代中國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心靈寄托,是中華民族潛移默化的文化自信。
三、創新之維
不忘本來,開創未來。創新傳統文化,不是泛泛之說。習近平總書記說“努力實現傳統文化的創新轉型和創新發展”。新時代的發展可謂日新月異,在本來的基礎上,深入地挖掘和闡釋中華傳統文化,開發出適合現代人思維的傳承手段,要實現創造性轉型,要勇于突破,要找到文化人的創新方式,才能發展。在習近平總書記的一般文化的領導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文化產品深深扎根于人民心中。在經歷信息時代快速變化的趨勢時,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體現了其穩定與進步。仍處于不斷變化的格局中,是中國人民精神支柱的堅定支持。歷史的前進述說一個國家要實現發展和壯大,必不可關起門來自己搞建設,而是要打開國門,融入世界發展氛圍,交朋友,學知識,長見識,以面向世界的勇氣,讓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發揚新思想和創新性新觀點“走出去”,與世界各種文化進行交流碰撞,才能兼收并蓄,有所創新,將別國優秀先進的文化“引進來”,所謂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對待外國文化以平等,開放和包容的態度,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這樣的魄力和定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孔子的家鄉所在地——曲阜發出聲音,要大力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四個講清楚凝聚人民共識。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場國內外重要講話中引用經典名句,講述英雄故事,介紹中國文化,這是來自一個國家的文化自信,中國人享受這份文化滋養,外國人敬仰這種文化力量。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增強文化軟實力,維護文化自信,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傳統文化繼承和發展的堅定信心。習近平總書記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創新寄予厚望。
[ 參 考 文 獻 ]
[1]習近平.在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09-25(2).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