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勝
【摘 要】為了讓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培養語文能力的同時也能夠接觸傳統文化, 了解傳統文化的魅力, 教師必須要在“生本理念”的基礎上將生活中的一些民俗文化引入到課堂教學當中。
【關鍵詞】民俗文化; 初中語文;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37-01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 傳統的語文教學已經不能夠滿足新時期的教學要求, 當前的語文教學應當將重心放在人文教學之中, 并重視學生對傳統民俗文化的學習。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必須引導學生感受民俗文化的內涵, 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與語文素養。
一、當前我國民俗文化發展的現狀
1.外來文化逐漸受到學生重視。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 許多外來的文化也開始進入我國, 甚至還受到了一些年輕人的追捧。比如說在布置單元作文“民風民俗”的時候, 許多語文教師反映有一部分學生對于我國傳統的民俗與節日知之甚少, 有些學生雖然作文題目是“民風民俗”, 但是實際上所寫的內容卻是圣誕節。我國的民俗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了解民俗文化除了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之外, 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榮譽感, 忽視自己的民俗文化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
2.學生對民族文化并不重視, 了解尚淺。
隨著社會的開放, 人們的生活模式也開始向著多元化方向發展。此外, 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 許多學生疲于學習, 對于傳統文化也不夠重視, 只是從書本或者教材中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更不要說會尊崇民族文化了。語文的學習不僅僅是一個重要的文化的載體,更重要的是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可以有一個人文性的提高。教師在進行教學中要讓大家可以感受民俗文化,在文化的學習中提升自己的愛國熱情。
二、民俗文化融入初中語文教學的策略
1.善于發現語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
初中語文的教材中其實是包含著很多的民族文化的,有些內容是比較明顯的,有些內容是比較隱晦的,需要教師帶領著學生們去進行挖掘。明顯的內容學生們一閱讀就會發現,但是不明顯的內容同樣會不太好發現,需要教師進行帶領學生們自己去探索答案。教師們在教學中可以將時間充分地留給學生,讓學生們可以在學習中有自己的收獲。
在學習《阿長與<山海經>》時,教師就要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善于發現其中蘊含的民俗文化,我在學習之前給學生們制定了任務,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的閱讀去發現其中包含了什么樣的民俗文化。學生們通過閱讀后發現有些地方和自己的生活是相似的,可以讓學生們可以在過年的時候,長輩們可以通過將給孩子們的壓歲錢用紅紙包住,然后可以放在自己的枕頭底下,這樣孩子們就會過一個好年。孩子們在新的一年里就會有一個好的運氣。
學生們在讀到這部分的時候就非常地有感觸,就是聯想自己的生活實際,感受這就是我國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回想自己在過年的時候還會有哪些習俗,大家就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聯想,學生們在學習中都會發現原來過年中會有這么多好玩的地方,要讓學生們可以善于發現,善于總結出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學習中就會感受我國的傳統文化,提升自己的愛國熱情。
2.在課堂中引入民俗文化。
我國本身就是一富有深刻文化底蘊的國度,擁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歷史的長河中會存在著很多的歷史文化,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適當地加入自己的民俗文化,在學習中可以適當地加入民俗文化的滲透,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們去進行理解,理解中大家的學習就會有更好地收獲。這樣還可以培養學生們在學習中的興趣,本身就會覺得語文課是非常枯燥的,教師在教學中引用多媒體可以讓學生們在學習中能夠有一個好的收獲。教師在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們學習語文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學習,可以提升自己的民族文化意識。在學習中通過讓師生進行相聯系,可以提升課堂中的興趣。
在學習《梅嶺三章》時,我國對梅花有著不一樣的感情,很多文人墨客在作品中都會描寫梅花,同樣在學習課文中,我就會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可以通過基本的學習能夠有一個好的理解,學生們在學習中可以了解關于梅花的一些知識,同時在學習中可以讓學生們去查一查關于梅花的習俗。我會讓學生們通過多媒體在學習中可以理解梅花的精神,讓學生們可以在視頻的播放中具體觀察關于梅花的結構和形態,還會播放一些關于歌頌梅花的歌曲讓學生們聽。大家在學習中都非常高興,學習中可以通過學生們的共同努力將基本的知識得到了解,還可以提升自己的課外知識。學生們在學習中還通過合作學習共同進行問題的探究,探究中大家一起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提升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們在學習中還會將自己的經驗告訴學生,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溝通。
結束語
在初一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們做好過渡,在過渡中可以讓大家通過學習語文了解我國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我國的瑰寶,要讓學生們在學習中可以不斷地進行深入的了解,在了解中就可以讓大家增強自己的眼界。教師要做好學生們從小學到初中的過渡,提升語文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冷慧.初中語文教學中中國民俗文化的融合價值[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7,(12):后插1.
[2]雷肖芬.解析初中語文教學中民俗文化教學開展途徑[J].祖國,2017,(00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