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秀娟
【摘 要】《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科學學習的核心是激發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發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科學區域活動是實現幼兒科學自主探究、教師個別指導的教育形式,科學區域是幼兒園科學教育活動的重要形式,科學區域具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激發幼兒探索能力。但是由于傳統觀念的束縛,幼兒園在區域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出現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對幼兒的科學探索起不到促進作用,急需要進行對策的研究和指導策略的調整。因此,本文就有效指導策略為研究方向,對其在大班科學區域活動的有效指導策略進行了一定的闡述。
【關鍵詞】大班;科學區域活動;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71-02
引言
科學區域活動是可以充分滿足不同幼兒的個性發展,充分發揮幼兒的自主活動,能讓幼兒充分的進行探索的活動。科學區域活動具有教育性、發展性、藝術性、多樣性的特征,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大班幼兒更是幼兒園里最具有探索性的代表。因此老師在大班科學區域活動中應充分的認識到活動的有效性,通過課題實踐的研究,我將從以下幾個有效性進行有效地實施活動。
一、科學區域活動目標的有效性
在大班幼兒的科學區域活動中,應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依據,制定有效的活動目標。并從科學活動的總目標出發延伸到區域活動中的目標,科學區域活動的目標必須科學、有效。
首先應針對大班幼兒的自身特點,來確定大班科學區域活動的總目標和分目標,根據不同能力的幼兒制定不同的活動目標,并圍繞一個科學概念,根據幼兒在大班中的不同階段特點,分層設計活動目標,從而體現科學教學內容的層次性。
其次,根據幼兒核心的科學概念的內涵,使活動目標具體化和明確化,老師在制定科學探究區域活動的目標時,要明確科學活動中所涉及到的核心的科學概念,并能準確地理解這些概念的內涵和意義,將科學區域的目標具體化、細化,更能使科學區域活動圍繞總目標開展,這樣科學區域活動中材料的提供,環境的創設及老師在活動中的組織評價等,才能與目標相輔相成。
第三,老師應從科學區域活動內容的選擇中明確大班幼兒探索能力和情感態度的目標,科學活動的總目標是為了培養幼兒的科學探究的能力、科學的態度以及科學的精神,還有培養孩子一顆好奇心。老師應制定有效的科學區域活動目標,考慮大班幼兒的年齡和不同經驗水平,將總目標與二級目標處理好,科學區域活動的目標應該做到制定有效。
二、科學區域環境及活動材料的有效性
“相對獨立和安靜、靠近電源水源、方便儲存、有足夠的操作面積及延伸戶外”是大班科學區域活動環境創設的原則和依據[2]。大班可以在走廊、盥洗室、,活動室創設開放性的科學活動區域,或在臨近閱讀區的相對安靜的空間,科學區域的材料是開放的,可以隨時取放,為幼兒提供一張較大的操作桌面,為幼兒自主自由探索提供寬敞自由的空間,同時應該充分利用走廊的空間養殖各種動植物,引導幼兒天天觀察并記錄其生長變化,如:在探索水的壓力、沉與浮、虹吸現象、虹會吸水等科學區域活動,我們靈活的將實驗室搬進了盥洗室,這樣孩子在探索中沒有負擔和壓力,同時也發現了許多科學的奧秘。
在材料提供上,注意選擇具有自我教育價值的材料,不選擇需要老師太多幫助的材料,比如看著圖是可以獨立完成的材料、看著說明可以操作的材料、幼兒自主嘗試探索和完善的材料、可以讓幼兒反復嘗試的材料等等。這樣幼兒就可以不斷的反復探索、反復嘗試、反復創新,獲得經驗,成為自信、大膽探究的小小科學家。
通過實踐研究,大班科學區域活動可以從以這幾個方面提供材料:探索光的材料、探索聲的材料、探索磁和電現象的材料、探索力的材料、探索生物和非生物的材料、探索物質形態及其變化的材料、感覺訓練的材料和實物、測量工具等[1]。這樣通過課題實驗研究將大班科學區域環境創設及材料提供的有效性進行梳理,更好地推進幼兒在科學學習方面的發展。
三、大班科學區域活動組織方式的有效性
1.從情境中啟發,激發幼兒探究科學的興趣。
在大班科學區域活動開展中,把情境問題引入放在幼兒科學區域自主探究的首位,我們老師應充分營造出問題探究的情境,為幼兒創設一個發現新知,創造最佳的心理環境和認知的理想階梯。
2.從聚焦問題出發,啟發揭示矛盾。
問題是幼兒在科學區域活動中探索的出發點,也是幼兒進行探索行為的方向標,老師應進行有效的提問,來引導幼兒進行自主探索,逐步實現探究的深度。
3.提出問題,幼兒進行猜想。
在大班科學區域探索活動中,老師應充分調動幼兒原有的知識經驗,鼓勵幼兒在實踐探索之前就能對問題進行大膽的猜想和猜測,喚醒幼兒原始的想法,激發其好奇心和探究的熱情。
4.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
給足有充分的時間鼓勵幼兒完成自己的探究實驗,老師不輕易打斷幼兒的活動,讓幼兒獨立完成自己的探究行為,鼓勵幼兒堅持自己的探究行為,一次不成功可以幾次,幾次不成功可以接著來,不要輕易揭曉答案,培養幼兒獨立的思考和自主探究的科學品質。
5.引導進行總結,提出結論。
在大班幼兒科學區域活動結束的交流總結,既是引導幼兒梳理思路的過程,也是幼兒之間分享自己經驗和體驗成功的過程,讓幼兒學習欣賞不同的想法和觀點,這樣培養幼兒科學的精神和協作意識以及交流意識。
總結
在大班幼兒科學區域活動中,老師要制定有效的目標、設計有效的活動內容、創設有效的區域環境、提供有效的區域活動材料,并能在活動中進行有效的組織與指導評價,才能達成有效的科學區域活動,才能將幼兒培養成為今后的小小科學家。
參考文獻
[1]常文梅.自主探究式科學活動的組織與實施[J] .山西教育,2015.12.
[2]楊秀花.幼兒園科學區域活動材料如何投放[J].幼兒教育,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