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王亞莉
【摘 要】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一種意識形態,不僅包括愛崗敬業精神、教書育人的理念、愛國守法的情懷反映到現實當中還包括廉潔自律的行為。高校教師良好的職業道德修養對于高校教師社會、乃至國家產生積極地影響。
【關鍵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32-02
職業道德修養,就是行業從業人員在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方面的自我鍛煉及自我改造中所形成的職業道德品質以及達到的職業道德境界,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就是教師身份所具備的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
一、高校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具體化
意識具有能動作用,作為意識形態的職業道德修養也會對個人,社會乃至國家起到決定作用。當前我們社會上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參差不齊,一些職業道德低下的混跡于高校教師隊伍,給高校教師的聲譽帶來了不好的影像。例如:高校教師品行不端猥褻女學生、學術不端抄襲論文、價值不端索賄受賄、信仰不端詆毀黨和國家。高校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應當是具備以下幾個方面:
1.高校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應該是具備愛崗敬業的精神。
無論是何種行業的從業人員愛崗敬業這一職業道德都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從內心熱愛自己所從事的事業,才能有熱情,有激情去開展工作。高校教師既然選擇從事高校教師工作,出發點肯定是希望通過自己的教書育人工作,使得自己所教授的學生更好地成長、成才。
2.高校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應該是心存教書育人的理念。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書育人的理念是教師的第一要務和主要工作。高校教師只有把“知識教育”和“素質教育”相結合才能夠真正起到教書育人的最終目的。早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教育主張,廣招門徒,不分貴賤。高校學生的整體素質水平不一,作為高校教師也應當本著“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有耐心、有針對性教導每一名學生,幫助每一名學生更好地成長。是的學生肩負起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歷史重任。
3.高校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應該是恪守廉潔自律的行為。
高校教師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人,還代表一個集體,高校教師的一言一行勢必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因此,高校教師,要嚴于律己,勤于修身,加強自己思想建設,恪守做人做事的底線。應當摒棄錯誤的價值觀念,既然選擇的高校教師這一行業就不應當過分追求物質享受,而應當追求精神滿足,做到君子好財取之有道。
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意義化
高校教師具備良好的道德行為規范不僅對于高校教師個人今后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作用、也會對社會、乃至國家起著決定性影響。
1.高校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有助于實現高校教師的自我價值。
高校教師作為高校教育教學的專業人員,承擔著高校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一個具備良好道德行為規范的高校教師,在自己崗位上兢兢業業、取得成績,一定會受到師生的喜愛,也會受到學校領導的關注,學校為了聲譽和發展也勢必會提供更多的機會和舞臺幫助有良好道德修養的教師去實現自我的價值。
2.高校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有助于促進教育事業的順利進行。
一名具備良好道德行為規范的高校教師,其身上所具備的人格魅力往往會讓學生所崇拜、信服、認可。只有讓高校學生從心里接收你、認可你,高校教師在開展教書育人工作時候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教師良好的日常行為和思想價值觀念也會在平時的工作生活中對于學生產生春風化雨班的作用,促使學生茁壯成長。
3.高校教師良好的道德修養有助于推進和諧社會的快速建立。
和諧社會的建立需要每一位國人的參與,只有全民族素質的整體提升才能夠算得上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高校作為培養人的最后一道“關卡”對于學生素質和觀念的養成起著舉足輕重的影像。
三、高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現實化
提升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不能指望著靠教師加強思想建,通過自律去實現,而是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夠實現這一最終目標的實現。
1.提升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需要樹立正確價值觀念。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應當加強理論學習、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對于個人來說應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高校教師的人生目的應當在于通過培養學生優秀作為自己的價值追求;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來應對生活的困難與挫折;要理性對待金錢與名利的誘惑,要擁有積極主動的心態去承擔自己培養社會主義接班人和建設者的責任使命。
2.提升高校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需要營造尊師重教氛圍。
當前,我們社會上對于一些品行不端的高校教師進行大肆的報道,致使全社會對于高校教師的道德修養持懷疑態度。高校教師兢兢業業、立德樹人得不到社會的肯定,這不僅會對高校教師心里產生壓力造成不好的影響,也回對社會的發展產生起到阻礙的作用。高校教師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進行否定,勢必會影響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這將不利于實現我國科教興國的宏偉目標。因此,應當在全社會加強具備良好師德師風模范人物的報道宣傳,提高教師的工資待遇水平,使得尊師重教的優秀傳統文化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結尾
教師是教育之本,師德是教師之本。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中,把師德師風建設作為提升新時代教師素質、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首要任務,先后用“大先生”“筑夢人”“系扣人”“引路人”等表現力極強的稱謂表達對廣大教師的殷切期望,因此,作為高校教師要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學、以德施教”。只有這樣才能夠履行好作為高校教師的職責,在人才培養改革中釋放的巨大紅利,擎起更加美好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