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廣 許秀澤 孫枝君

【摘 要】 目的:探討中醫治療胃炎胃潰瘍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方法:通過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經臨床確診為胃炎胃潰瘍癥狀100例患者展開研究。根據患者的臨床治療不同方法均分為各50例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西藥治療,觀察組患者則行中醫治療。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成效及不良情況發生率。結果:經研究發現給予兩組患者行不同臨床治療方法,對照組較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差,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對照組的惡心嘔吐、大便次數增多、暈眩、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疲倦等諸多不良情況均高于觀察組,存在顯著差異(P<0.05)。結論:通過對胃炎胃潰瘍患者進行中醫治療,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胃炎胃潰瘍體征取得滿意臨床療效,同時也確保了患者的用藥治療安全性,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可以在臨床推廣運用。
【關鍵詞】 中醫;胃炎;胃潰瘍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09-082-02
在目前臨床胃潰瘍病癥的病發率較高,在臨床消化系統疾病中尤為多發常見[1],該病癥通常會引發患者產生胃出血并發癥,以及腹痛、便血以及噯氣等,嚴重更甚至會導致患者胃穿孔[2]。目前臨床針對胃炎患者行臨床治療過程中,多方研究證實行中醫藥治療治療優勢顯著。經過辨證論治劃分患者的病癥中醫藥治療類型,針對性行中藥治療,可以有效預防花在農合由胃炎胃潰瘍引發癌前病變[3]。由此本文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經臨床確診為胃炎胃潰瘍癥狀100例患者展開研究,探討中醫治療胃炎胃潰瘍的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通過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間,在我院治療的經臨床確診為胃炎胃潰瘍癥狀100例患者展開研究。根據患者的臨床治療不同方法均分為各50例對照組和觀察組。納入標準:(1)所有納入本次研究患者,均確診為胃炎胃潰瘍;(2)對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簽署知情同意書;(3)精神正常者。排除標準:(1)消化系統癌性病變者;(2)嚴重系統免疫疾病者;(3)中途退出本次研究者。觀察組包括27例男,23例女,年齡為25-75歲,平均年齡為(43.25±3.3)歲;對照組包括26例男,24例女,年齡為22-71歲,平均年齡為(45.01±2.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并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服用阿莫西林膠囊藥物,囑咐患者按照1次服用0.5g的規格,3次/1d的服藥頻次;同時服用20mg的奧美拉唑藥物,來治療Hp陰性的患者。對于出現腹脹癥狀的患者給予多潘立酮藥物治療,具體的藥物服用規格為10mg,按照3次/1d的服用頻次,此外還規格為0.44mg的甲硝唑藥物,按照2次/1d的服藥頻次。觀察組患者則行中藥健脾行氣湯治療,該藥物的中藥制成藥方包括:15g的半夏和黃芪,10g規格的當歸和香附、20g規格的海螵蛸藥物,以及10g的白術和制沒藥、延胡索,還有制乳香的規格為15g以及10g的甘草。將藥物熱水煎煮,取出200ml的汁液制成中成藥,1劑/1d,按照早晚各1次的服藥頻次。對于肝胃不和型患者加入1次9g的香砂平胃丸,按照3次/1d的服用頻次。對于胃陰虧虛型患者每次加服1袋玉竹沖劑,也為2次/1d的服用頻次。
1.3 評價指標 當患者的臨床病癥完全消失,患者的炎性潰瘍消失即為顯效;當患者的臨床病癥基本痊愈,患者的胃炎潰瘍病癥面積縮小超出50%即為有效;當患者的臨床病癥并無好轉,甚至患者的胃炎潰瘍病癥面積縮小低于20%即為無效。
1.4 統計學方法
通過使用軟件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使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使用%表示,使用X2進行檢驗,以P<0.05存在顯著差異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臨床成效相較經研究發現不同的兩組臨床治療方式,對照組較觀察組臨床療效明顯較差,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不良情況相較 對照組患者的惡心嘔吐、大便次數增多、暈眩、口干舌燥、食欲不振、疲倦等諸多不良情況均高于觀察組,存在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2 所示)。
3 討論
胃潰瘍病癥該病在臨床病發率較高,且極易復發和遷移,患者如果不對其加以重視極有可能引發胃穿孔。隨著近些年來我國環境污染程度的逐漸加重,人們生活飲食的不健康及不規律,極大的增加了慢性胃炎胃潰瘍的病發率。隨著近些年來研究臨床對胃炎胃潰瘍的治療,絕大多數西藥治療以奧美拉唑及蘭索拉唑等多藥聯用,但是進多位學者發現,西藥治療由于整體臨床藥效較短,且患者的復發率較高,因此不良反應較多。而本文通過對患者新中醫藥治療。發現多味中藥的藥性聯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胃腸道功能[5],給患者帶來一定的活血化瘀成效,修復患者的胃黏膜血液及胃粘膜損傷組織,減少胃炎的炎癥外滲,吸收其炎癥病癥。譬如黨參該藥能夠對患者起到有效的健脾益氣效果,丹參則可以活血化瘀研究結果也證實相較西藥治療效果顯著[6]。本次研究結果也表明經研究發現給予兩組患者行不同臨床治療方法,對照組較觀察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差,對照組患者不良情況發生率均高于觀察組,存在顯著差異。
綜上所述,通過對胃炎胃潰瘍患者進行中醫治療,能夠有效的改善患者胃炎胃潰瘍體征取得滿意臨床療效,同時也確保了患者的用藥治療安全性,減少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可以在臨床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于文濤, 聶金濤, 楊牧樣,等. 中西藥物治療胃潰瘍療效對比研究[J]. 河北中醫藥學報, 2014(2):12-13.
[2] 劉加磊, 彭建興. 中西醫聯合用藥治療胃潰瘍58例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醫臨床研究, 2015(11):83-84.
[3] 覃媛媛, 馬楊惠, 楊春芳,等. 中西醫綜合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的效果以及安全性[J]. 養生保健指南, 2016(25).
[4] 竺厚松. 中西醫綜合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療效及安全性評價[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4(14):34-35.
[5] 沈金石. 中醫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性胃病30例的臨床療效[J]. 黑龍江醫學, 2017, 41(3):226-227.
[6] 高東. 三聯療法與胃炎靈聯合治療胃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療效分析[J]. 武警后勤學院學報(醫學版), 2014(4):316-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