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當前的教育體制下,語文教學集合了聽、說、讀、寫、譯等漢語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教學以及語言文化知識的教學兩個主要方面。語文教學的重要意義可見一斑。因此,要緊密結合現代教育中”以生為本”這一基本教學理念和原則,著力營造語文教學的高效課堂。文章秉承“以人為本”,以語文教學發展的背景和目標為要求,闡釋了此理念的教學本質,具體提出來怎么才能具體做到“以人文本”教學授課,并希望能夠為未來語文課堂”以生為本”教學理念的踐行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以生為本;高效課堂;語文教學
語文是中國教育機構下開設的一門主要學科。語文教學涵蓋了漢語語言文字、漢語語言文學、漢語語言文章以及漢語語言文化等多個角度與層面的知識傳授,是一門集合了語言運用基礎和語言文化基礎的綜合性人文社會學科,也是人與人之間進行思想相互交流的基本工具,因此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顯著特點。作為我們的母語,漢語語文的教學貫穿我國教育體系的始終,是其他各門學習內容得以建立的基石。因此,語文教學一直盤踞在我國教育系統榜首,占據重要地位。
在現代教育理念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以生為本”理念的重要價值和現實意義逐漸凸顯,成為現代教育中重要的基本教學原則,也是廣大教育機構以及教育工作者所要始終踐行并嚴格遵守的行為準則。“以生為本”的實質在于規范教學行為中知識傳授者與接收者雙方的地位關系,明確教學行為的主要對象,將獲取教學知識內容的學生作為一切教育活動的主體,始終將學生放首位,關注學生的成長,以學生的發展來評價課堂的價值。
一、“以生為本”語文教學理念的內涵
以生為本,是指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這個是新時代教育理念的產物,要求將學生作為放在第一位,順應學生發展,提升學生的全面素質。以往的教育理念,老師是至高無上的,學生是被動接受的,沒有自主的意識,更談不主體性的發展了。而"以生為本”語文教學理念的關注點在于學生全體,以學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根本點,重視學生的個體發展,因材施教,保護學生的求知欲,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順勢引導,轉化角色,不再只是老師講授,學生聽講,讓學生參與其中,讓學生開口。讓學生主要訴求我要學,而不是老師的強壓的要我學,主動性提高自然而然提高。都說興趣是第一任教師,興趣高了,所學起來也事半功倍。老師授課更容易,學生接受更輕松,能顯著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還有綜合能力。
二、營造“以生為本”高效語文課堂的具體策略
營造高效的語文課堂,是有效踐行"以生為本”理念的目標任務。高效的語文課堂,主要表現在正確的語文教學目標、科學的語文教學內容、創新的語文教學模式、靈活的語文教學方法以及學生積極主動地深度參與等幾大方面。怎樣才能創建優質課堂,“以生為本”呢?整理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激發學生課堂主體角色定位意識。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對于自身課堂主體角色的定位意識,讓學生能夠清晰準確地認識到作為學習主體應當承擔的學習任務何目標,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激發學習熱情。所以,教師應該把重點放在課堂氣氛的營造上面,課堂氣氛不沉悶了,學生在一個相對愉悅的氣氛下對于知識的接受才會更容易一些。愉悅的氣氛才能使學生更放松自己,發散自己的思維,提高學習興趣,樂于思考,敢于思考,把學習當做是樂趣。
(二)采取啟發式教學方法。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不應當拘泥于課標要求下的教學內容,應當結合所教授的知識進行適當范圍的延伸,有意識地拓寬學生對漢語語言文化的了解視角,在知識延伸領域創設出內容豐富的啟發點,從而引導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能夠主動多思考、多提問、多想象,培養學生的思考力與想象力。
(三)加強與學生在課堂中的情感互動與交流。在"以生為本”語文教學理念的要求下,教師在課堂中應當著力避免"唱獨角戲”,而應切實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互動與交流。首先,在課堂時間開始之時,教師應當調整好自己的心情和狀態,向學生展現陽光積極的面貌,從而消除教師在學生心目中容易造成的嚴肅刻板印象,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其次,在課堂教學中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不能只是老師一味講解,填鴨式教學,要讓學生發言,鼓勵學生發言,表達自己的想法;最后,要創新課堂教學方法,改變傳統意義上的課堂陳設,可以采取學生小組、同桌交流等形式,同時改變教師與學生間兩點一線教學模式,創新發展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充分學習交流的教學模式。
三、結語
通過上述對"以生為本”理念的分析與把握,我們提出了幾點營造高效語文課堂的策略。可以看出,營造"以生為本”的高效語文課堂是進一步落實中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實踐要求,也是加快推進學生素質教育與全面發展的重要舉措。在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教學內容的拓展等領域,還存在著很大的研究空間,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進一步思考與探索。
參考文獻
[1] 李曉娟.如何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課外語文(教研版),2012(10):42.
[2] 曾維彬.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構建策略[J].科學中國人,2015,0(11Z).
[3] 王永塘.實施有效教學,構建高效課堂[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0(S2).
[4] 張金凱.打造高效課堂的實踐與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10(2):83-84.
[5] 王靜.新課標下初中語文高效閱讀教學的構建策略[J].學周刊,2015(24):41.
[6] 周凱.試論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策略的構建與運用[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1):30-31.
作者簡介:龔仕梅(1969- ),女,漢族,本科,語文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課堂的有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