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職業生涯規劃是指對未來職業發展進行的科學策劃和設計,而且是我們自身認知、選擇、努力的全過程。它是從國外引入我國的一種重要的理論學說,其本身有著重要的教育和引導作用。當前就業壓力大,就業形勢嚴峻,高校大學生能提前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對自身和社會來講,都是極其重要的。本文擬從以下四個方面去探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在對高校大學生的意義,從而進一步探析其實施路徑等問題。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提升路徑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高校教育的需要,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相關理論逐步被引入進來。因此,我們國家或是高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起步晚,發展慢。職業生涯規劃是指一個人將要從事的某種職業和未來職業的發展進行的切實可行的策劃和設計,通過對自我的深刻認知,職業目標的選擇,合理實施方法控制的制定,并不斷為之努力的一個完整的過程。當前,高校是90后、00后的根據地,他們大都思想意識淡薄,競爭意識較弱,他們都出生在條件優越的新時代,如何積極面對社會競爭與壓力,就需要對其進行科學有效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優化對其教育的實施路徑,從而不斷提升其職業規劃意識和社會競爭力。同理,高校大學生從一進校就制定合理的切實可行的、科學的個人短期、中期、長期職業生涯規劃是極其重要的,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不僅對當下畢業就業有利,對于大學生的長遠人生發展也是積極重要的。這樣才能使得自己在當前學業和未來人生發展的道路上顯得不盲從和無助。職業生涯規劃制定科學有效,勢必會使得一個人在人生發展道路上很順利,同時對于其人生健康和諧全面發展也是有著重要推動意義的。
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高校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國高校逐步重視起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也加大了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培訓師資的引進和培訓力度。但是針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方面的培訓和研究尚不深入,大學生職業規劃是一個長期的、連貫過程,它是涵蓋學科比較多的一個綜合性學科。鑒于職業生涯規劃這么復雜,對大學生人生發展來講這么重要,高校應逐步建立起具有本校特色的職業生涯規劃培訓教育和研究,真正做到幫扶每一位大學生從自身出發,制定符合自身人生發展的職業生涯規劃,從而得以終身全面發展。
通過調研與數據分析,我們看到職業規劃對大學生的人生發展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和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做好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和培訓,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社會適應力和競爭力,從而使其人生道路得以科學有序的發展。當今社會日新月異的在變化著,競爭日益激烈,如何使自己在社會競爭中有一個穩固的位置,是擺在大學生面前的切實問題。通過科學合理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大學生真正從實際出發,針對自身所處的境況專業,分析利弊,根據社會的發展和需要,適時地調整和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生涯路徑,不斷地使自己的社會適應力和競爭力得以提高。
第二,對于當前大學生來講,有了夢想不易,實現夢想更不易,一旦樹立了自己的夢想,就要運用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知識去規劃和經營它。因此,做好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們明確自己的個人人生目標,避免出現盲目發展的現象發生。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是大學生涉世之初有效性的向導性理論,通過職業生涯規劃理論的分析和支撐,根據個人的當下實際和未來發展方向以及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行動策略和路徑,實現個人人生目標,使自己的發展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做到避免盲目發展。
第三,職業生涯規劃理論有一個重要的部分是自我認知,具有代表性的霍蘭德職業測試,大學生可以根據這類科學的,具有很強操作性的理論知識去深刻認知自我,分析個人的優勢和劣勢,擺清個人的興趣和弱點,根據社會和世界快速發展的需要,不斷完善自我,修煉自我,使自己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素質能力。因此,做好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利于大學生及時認清自我,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和世界發展的需要,從而真正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第四,做好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利于大學生適時地調整個人發展短期、中期、長期發展軌跡,真正使得個人人生發展得以科學、和諧發展。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一個長期的、不間斷的、連續教育培訓的過程,它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因此,在這不間斷的連續教育和培訓過程里,大學生可以根據自身及外界的各種變化,不斷的適時調整個人人生發展短期、長期發展軌跡,使其更好的指引自身科學良好發展。
由此可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引導對大學生來講,是極其重要的。因此高校應不斷研究和探索適合學生發展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路徑。應從以下方面去開展相關工作。首先,因地制宜,明確對象。高校應不斷地分析各方面的因素,將分析就業形勢和學生職業意愿方向結合起來,根據自身特色與發展路徑來制定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方案。這樣有利于大學生的針對性教育引導工作的開展,也有利于高校進一步凝練自身特色,使得教育和培養質量具有個性化的特點。從而使得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與指導更具針對性。
其次,將最新的職業發展、就業創業知識與理念思路,融入到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發展教育引導工作中去。社會不斷發展,高等教育也不斷發展與調整,新的情況新的形勢不斷出現,將最新的社會發展和行業發展動態傳遞給學生,將最新的職業發展理念、就業創業知識與思路及時告知給學生,這是很必要的。這樣,學生可以根據最新的理念和思路不斷調整優化自身職業發展,從而有競爭力的適應“以不變應萬變”的社會發展需要。對學生本身來講,也能始終處于優勢地位,擁有更多的選擇和挑戰。
再次,新世紀以來,信息對于人才來講是極其重要的,人們的生活和工作離不開網絡信息。因此,我們要擦亮雙眼,站在更高的視野去看待問題。應從大數據和自媒體的角度,著力做好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當前,人人都處于大數據時代,人人都是自媒體。面對社會這樣巨大的變化,我們應該清楚的認識到當前面對的機遇與挑戰,不斷分析和總結大數據和自媒體時代背景下,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發展遇到的新特點和新問題,從而有的放矢的做好教育和引導工作。利用好大數據和自媒體帶來的各種資源信息的優勢,有開創性的將所有優勢進行整合和利用。
最后,對于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引導工作的教師來講,不斷提升業務能力,開闊視野也是一個重要的方面。“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作為傳道受業解惑之人,必先使自己本身知識儲備豐富,理念嶄新。這樣才可以緊跟時代,有創新的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引導。因此,教師自身應不斷自主學習提升和參與培訓升華,將學習最新理論和理念最為自身重要的一項工作任務。不斷提高思想認識,不斷開闊眼界。高校也要認識到教師提升的重要性,應集思廣益研制教師提升的路徑與計劃,將教師業務能力提升與知識結構優化作為工作的重點。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知識與能力欠缺的問題。
綜上所述,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有利于增強大學生自身的社會適應能力和競爭力,從而使其科學發展;有利于明確個人人生目標,避免盲目發展;有利于大學生及時認清自我,更好地適應當今社會和世界的需要;有利于大學生適時調整個人人生發展軌跡,最終真正得以科學和諧良好發展。因此,高校應因地制宜,明確對象,站在認真分析自身優劣勢的角度去開展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引導;不斷凝練特色,在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引導工作中融入最新理論知識和就業創業新理念等;著力分析當前大數據和自媒體時代,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利用好機遇,加強自身,迎接挑戰;此外,還要重視對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引導教師和相關人員的再教育與業務能力提升。因為這樣才能從根本上保證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與引導的實效性。歷來,高校肩負著文化傳承和人才培養的重要使命,鑒于培養出對祖國有用的人才,高校應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去重視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引導,切實為他們的成長成才和人生發展開辟新路徑。
參考文獻
[1] 李名梁.大學生職業規劃研究評述[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1).
[2] 袁樂,周煒煒,戴敏秀.國內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比較研究和思考[J].中國建設教育,2007(10).
[3] 王澤兵,孫加秀,盛錦.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困境與出路[J].中國青年研究,2007(02).
[4] 隆意.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心理健康教育,2005(05-06).
[5] 劉淑艷.關于做好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工作思考[J].教育探索,2006(04).
[6] 向欣.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現狀與對策思考[J].心理健康教育,2008(05).
基金項目:本項目受陜西學前師范學院2019年科研基金項目《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現狀分析與有效路徑研究——以陜師院為例》資助。
作者簡介:彭曉江(1986.06- ),男,陜西西安人,講師,陜西學前師范學院,思想政治教育與教育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