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攀
摘 要:近些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還為社會帶來了較多科技成果。除了人們在生活中經常使用的計算機、汽車、手機以外,工業機器人也是一項新型的高科技技術成果。工業機器人的誕生在現代社會工業生產領域發揮了較大的積極作用,因此該文將對目前國家已經推出的工業機器人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工業機器人 自動化 高新技術產業 研究現狀 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P2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a)-00-02
一直以來,國家對先進技術的研究給予了高度的重視,不僅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與技術支持,還源源不斷地輸送著技術研究與開發人員,由此產生了許多的高新技術成果。工業機器人不僅在信息收集和管理方面具有較為顯著的貢獻,還在一些非制造業中也有卓越的成就,因此工業機器人現如今已經成為國家、社會不可缺少的生產制造工具。下文就對此進行分析。
1 工業機器人的組成及分類
1.1 工業機器人的組成
工業機器人主要是借助高新技術所研究得到的一個閉環系統,它的基本組成不僅包括人機界面,還有運動控制器和驅動器,除此之外還有其自身的機械本體這幾部分。因此在運用工業機器人并實施相關功能時,需要利用其對各個組成部分和功能的聯系作用,這使工業機器人在用于操作的時候能夠將組成與功能融為一體。其中工業機器人要想接收操控人員所發出的指令或者要求,要通過工業機器人的人機界面;而要想指令工業機器人并成功使其能夠遵循操控人員的要求進行相關的操作和運轉,要通過其運動控制器來實現;驅動器自然就是工業機器人的動力來源,要想獲得動力來源而實現順利的工作和運轉就需要具備這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工業機器人的機械本體就是便于操控人員直接性發放指令的組成部分,會通過一些輔助裝置或設備來實現各種指令,因此工業機器人的組成部分并不是很復雜的,但是卻能將結構與功能流暢地結合起來,然后發揮出強大的功能。
1.2 工業機器人的分類
現如今國家大力支持智能機器人的研究和發展,工業機器人已經在這種政策和條件的支持下獲取了連續不斷的優化與革新,因此當前在國內所呈現的工業機器人類型也是十分廣泛的,為各行各業的發展注入了活力。首先可以從工業機器人的基本屬性方面進行考慮,比如應用領域、關鍵技術、承載能力等,這些方面都是可以作為劃分依據的。如果將應用領域作為工業機器人類型的劃分依據的話,不難發現,工業機器人在眾多領域中都有廣泛的應用,這也就影響工業機器人具備了不同的技術性能,在工業制造中、醫療事業等領域中的應用成就了具備更多服務能力的工業機器人。針對工業機器人的關鍵技術特點進行劃分,隨著關鍵技術的不斷改進和完善,能夠將其分成3代機器人:示教再現工業機器人、離線編程機器人和智能機器人,而一代又一代的工業機器人將其具備的關鍵技術不斷地更新和改革,從而實現更高的對指令進行工作的能力。針對工業機器人的承載能力的不同,可以將其劃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超大型機器人、大型機器人、中型機器人、小型機器人和超小型機器人,因此可以理解各種類型的機器人所能夠承載的重量的范圍,那么在正式應用之前應該針對需求選擇合適的負荷能力。
2 國內外發展現狀
2.1 國外發展現狀
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就已經在汽車制造中應用了工業機器人,這是工業機器人正式誕生的標志,而在之后很長的一段時期內,不斷地加以改進和完善,推動當時的美國具備更加成熟和先進的工業機器人,并以此奠基了其在工業強國中的重要地位。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對科學技術提高了重視度,并將工業機器人大力運用在各個領域,許多國外的工業機器人已經具備各項成熟的性能和更加靈敏的接收裝置,從而變得更加智能化和標準化,為工業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2 國內發展現狀
當前國內的工業機器人在工業生產制造和其他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并將其優勢進行了極大的發揚,不僅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運轉的效率,還一次能夠降低所要消耗的工業成本,從而大大減輕工業制造人員的勞動負擔,解放了勞動力。因此當前在國內工業機器人已經得到了更加積極的響應與推廣,并在更多技術人員的研究與創新中,推動我國的工業機器人實現了更高的跨越。但是相比國外的工業機器人還是存在一定差距的,因此為了不斷改進和完善我國的工業機器人從而獲取更加長遠和穩定的發展,就需要及時借鑒國外先進機器人的優勢,積極吸取經驗為我所用。
3 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方向
3.1 明確工業機器人的發展方向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力成本的不斷上升,機器人未來在工業上的作用將會越來越凸顯。而不斷發展的實際需求,與之對應出現了新興方針——迅敏型制造。根據時代需求,未來的工業應用型機器人將要滿足敏捷、平價、高質量的未來應用要求。生產過程中要將機器整體展開而來,分成功能明確的模塊,功能對應不同的需求,而且可以改變部分配件以達到功能的更全面發揮。機器人屬于精密儀器,在運輸過程中、使用過程中往往容易被損壞,如果整個更換機器,會造成使用成本大大提高,長此以往將會導致機器人被棄用,機器人生產業必將衰敗。因此,要明確機器人在未來的發展方向。
3.2 優化創新機器人的機體結構
目前電子科技領域有一些重要的指標就是微型結構,臺式機改為筆記本電腦、大哥大變為手機都反映出了時代的需求的變化。機器人也往往被應用于極端的環境,排爆機器人、探洞機器人、飛行機器人等不同類型的機器人經常深入復雜的工作環境。為了適應不同的工作需求,不同的機器人機體結構必須有所側重,有些工業機器人需要防塵防水,有些需要飛天遁地,為了滿足這些實際需求,機器人的生產研發者必須要不斷進行研究,優化創新機器人的機體結構,增加機器人的功能,為社會帶來更多的福利。
3.3 提高機器人的科技含量
機器人不僅僅是機器,如果不能夠在機器人中嵌入更多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就和工廠隆隆作響的生產機器沒有了區別。隨著科技的發展,更多的領域需要應用高精尖的機器人,機器人必須全副武裝,成為全能多面手,這就對機器人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目前常見的排爆機器人、探險機器人等機器人的實際應用可以看出,機器人必須要植入可以完成自身問題的人工智能系統,提高機器人的科技含量。擁有高科技含量的工業機器人可以為人類完成更多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因此,要加強對機器人人工智能的植入,使機器人具備較高的科技含量。
4 結語
隨著國家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工業機器人已經誕生并在眾多領域中都有廣泛的應用,并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那么針對當前國內的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現狀來看,應該積極結合國外技術的優勢,對國內工業機器人進一步的研究和改進,從而推動國內更多的人才愿意貢獻研究和技術力量,促進其更加長遠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孫志杰,王善軍,張雪鑫.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與趨勢[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1,27(7):61-62.
[2] 曹雨晴.工業機器人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和研究[J].機械制造,2015(10):2-3.
[3] 鄭海洋.淺析工業機器人技術的現狀及其展望[J].自動化學報,2016,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