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
摘要:預算績效管理是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的重要方式,它能有效克服傳統預算管理中存在的隨意性、粗放式現象,提升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水平,契合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的方向,具有重要意義。需要注意的是,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集中于績效考核意識不高、指標體系欠缺、考核監管薄弱以及考核結果應用不足等方面,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從問題的實際表現出發,采取好有效的防范機制。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績效管理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機制也在不斷完善,這是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公共管理能力,構建現代化行政管理體制的客觀需要。預算管理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中的重要內容,目前正逐步走向規范化、標準化,而預算績效管理則是提高預算管理效果的有效方式。因此,完善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將作為預算管理的重點。
一、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預算績效管理問題分析
(一)績效考核意識不高
行政事業單位雖然是獨立核算的單位,但一直以來,預算管理工作效果并不佳,超預算支出以及預算外支出的現象為數不少。績效考核是有效克服預算管理問題的重要方式,目前真正具備預算績效考核的行政事業單位并不多。不少行政事業單位的負責人根本缺乏預算績效考核的意識,認為其多此一舉,完全沒有必要。受此影響,負責預算管理工作的財務部門以及其他部門人員均對預算績效管理缺乏正確的認識。
(二)考核指標體系欠缺
完善的考核指標體系在預算績效考核中有著基礎性作用,但相當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都沒有健全的考核指標體系,部分單位在考核指標的設置中盲目照搬其他單位的經驗,沒有結合本單位預算管理的特點與需求,導致考核指標體系與考核目標兩張皮,無法發揮考核指標體系的作用,還有部分單位沒有細化指標體系的內容,也沒有明確不同指標的權重,影響了量化考核的開展。
(三)考核監督力度不足
預算績效考核具有惰性,在執行環節中很容易出現流于形式的現象,走過場式的績效考核根本無法準確地反映出預算績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無法為預算管理的優化與改進提供有效的指導。比如,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并沒有構建內部監督體系,預算績效考核完全處于無監督狀態,預算考核的質量無法得到有效的控制,致使預算考核的結果不具備準確性、客觀性,這也影響了考核結果的應用。
(四)考核結果應用乏力
恰當、多元的應用考核結果是最大限度發揮預算績效考核作用的關鍵要素。但在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考核中,考核結果應用乏力是常見的現象,比如不少單位并沒有將預算安排與績效考核有機的結合起來,導致上一年度預算安排中存在的問題,下一年度仍然存在。又如,一些單位沒有從預算績效考核的需要出發,構建相應的獎懲機制,導致違反預算管理的行為得不到追責。
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預算管理績效對策研究
(一)提高績效考核意識
在當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的宏觀環境下,提升預算管理的科學性是行政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的重點工作。因此,行政事業單位要充分認識到預算績效管理的重要意義,切實提升績效考核的意識。首先,就領導層而言,單位的領導干部必須具有良好的改革思維,將績效考核作為績效管理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提高績效考核的認知與重視程度,一方面,為預算績效考核的開展減少阻力,比如組織設置層面的阻力、財務經費層面的阻力等,另一方面在單位內部形成良好的表率作用,逐步引導單位成員提高績效考核的重視程度;其次,就直接負責人而言,預算績效考核多由財務部門、審計部門的工作人員負責,他們的重視程度以及專業能力,對預算績效考核的效果影響甚巨,行政事業單位要嚴格相關人員的招用門檻,不斷提升專業崗位從業人員的專業化水平,有效克服預算績效考核崗位設置隨意性、混亂性的現象;最后,對全體工作人員而言,單位要推進預算績效考核的教育工作,在單位內部形成良好的預算績效考核氛圍,有效改善預算績效考核中的各種問題。
(二)健全考核指標體系
對績效考核而言,考核指標的設置是最為基礎的工作,考核指標是否具有全面性、標準性、科學性,對績效考核的結果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績效考核中,需要將考核指標體系的健全作為重點工作,從以下幾個角度出發,采取好有效的措施,首先,做好單位基本情況的分析工作。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必須和單位預算管理的實際情況相符合,行政事業單位需要熟悉和了解本單位的情形,從單位預算管理的特點出發,明確績效設置的方向與范圍;其次,加強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在預算績效指標體系的構建中,要以上一年度乃至過去多年的預算執行情況為參考資源,深入分析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績效考核指標設置的科學性,同時,緊扣預算績效考核的實際需要,賦予不同指標以不同的權重,為量化考核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基礎;最后,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并非固定的,相反,需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而不斷地調整優化,簡單來說,行政事業單位要以預算管理的實際需要為中心,不斷優化績效考核指標的設置。
(三)加強考核監督力度
為了全面提升績效考核之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重要意義,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加強績效考核的監督力度,全面提升績效考核的質量。首先,就組織機制而言,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從預算績效考核的實際需要出發,構建全面預算監督體系,以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作為監督體系的牽頭人,同時涵蓋各重要部門負責人,如內部審計部門、財務部分的負責人,全面負責績效考核的監督工作,確保績效考核的有序開展;其次,就制度建設而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預算績效考核必須在規范的流程中開展,而制度建設則是規范績效考核流程的先決條件。行政事業單位要立足于全面預算管理的目標,結合預算績效考核的內容、特點,完善績效考核制度,加強績效考核的保障;最后,就外部考核而言,政府職能部門,主要是財政部門,要做好外部的考核監督工作,以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管理為對象,考核預算績效管理的目標實現程度、流程規范程度、實際效果等,從外部為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績效考核提供助力。
(四)加強績效結果應用
績效考核結果的應用是績效考核中的重點內容,有效地應用績效考核的結果,是提高績效考核作用與價值的必然要求。對此,行政事業單位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做好績效結果的應用工作。第一、將績效考核結果應用到預算編制中。在預算編制中應用績效考核結果能夠實現預算安排與績效評價的有機結合,對預算編制科學性的提升有一定積極作用。因此,在預算安排中,對績效考核結果偏優的,需要予以支持與激勵,而對績效考核結果偏差的,則需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預算,直至取消該項預算支出。第二、將績效考核結果應用到預算管理中。這是考核結果最為主要的應用領域,需要構建績效考核結果評價反饋機制,根據績效考核的實際表現,不斷整改預算環節中存在的各項問題與漏洞,系統性地提升預算管理的科學性,有力提升公共產品以及公共服務的質量與效率。第三、將績效考核結果應用到獎懲機制中。一方面,構建績效考核信息公開機制,主動接受內部、外部的監督,另一方面逐步構建責任機制,明確“誰花錢,誰負責”的基本原則,對考核結果不佳的單位、個人予以追責。
三、結語
績效管理是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中的重點,行政事業單位要立足預算管理的實際需要,結合當前績效管理的問題,從提高意識、健全指標、加強監管、結果應用等角度采取好有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郭海霞.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難點及其對策研究[J].會計師,2016 (12):16-17.
[2]朱妙素.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與績效考核研究[J].廣角鏡,2014 (11):255-256.
[3]顧春紅.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對策[J].山西農經,2015 (08):102-103.
[4]葉晶.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預算管理績效問題[J].財會學習,2016 (11):33-35.
[5]聶勇,劉洋.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管理中績效考核指標體系構建的思考[J].深度分析,2013 (8):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