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遠 吳立華 尹金旺 孫志軍
摘 要:該文重點分析了當前幼兒籃球教學面臨的3個優勢及劣勢,其優勢在于幼兒籃球運動已經成為一種新趨勢、教學理論基礎較為豐富、幼兒身心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其劣勢在于教師施教理念傳統化、授課內容單一化、教學方法陳舊化。針對幼兒籃球教學存在的優劣勢,探討了有效的解決對策與方法,形成了轉變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靈活教學方法等結論。
關鍵詞:幼兒 籃球教學 優勢 劣勢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2(b)-0148-02
2018年5月2日,習近平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強調:“我們的教育要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鄙羁痰年U釋、正確的指引,為教育強國建設明確了方向,同時也為用什么培養人、怎樣培養人、培養什么樣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來,幼兒園及幼兒教育機構將籃球教學作為增強體質、助力心理培育、增強頑強毅力的有力抓手,穩步推進幼兒籃球教學工作,然而卻存在著目標設定不科學、內容選擇不合理、實施方法不靈活等問題。為此,在推進末端落實進程中,有一個需要我們理性思考并審慎把握的關鍵點,這就是幼兒籃球教學優劣勢分析。
1 幼兒籃球教學優勢分析
1.1 幼兒籃球運動成為一種新趨勢
2016年2月,《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中明確了學生應具備的審美情趣、身心健康、學會學習等9個核心素養。2017年2月24日,習近平在察看2022年北京冬奧會冰球館時,叮囑冰球隊小隊員:“要珍惜現在的條件,通過參與運動,鍛煉和培養堅強的性格?!碑斍?,在如何培育幼兒體育核心素養方面,國家有指示、教育系統有要求、各幼兒園也有具體的舉措。為此,幼兒籃球教學工作的開展,需要按照上級指示,結合籃球運動特點和幼兒這一年齡段身心發展實際,適應全民健身形勢,扎實穩步開展。
1.2 幼兒籃球教學有著豐富的理論基礎
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以及幼兒心理健康、體育教學、籃球技術等理論的分化與交叉,其相應成果運用于幼兒籃球專項研究和教學訓練實踐,起到了較好的指導與助推作用。在對幼兒進行籃球教學時,客觀上需要教師順應教育教學改革形勢,依據相關理論,處理好教師與幼兒、課程與教材以及教學過程、方法、策略等要素之間的關系。另外,哲學、幼兒心理學,特別是幼兒園體育訓練教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也為籃球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
1.3 幼兒身心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
客觀上講,幼兒時期正是神經系統開始快速發育的重要階段,他們通過更多的籃球訓練動作模仿,加速大腦神經樹快速生長,使神經細胞之間的聯系網變得復雜,有利于神經系統的良性發展。幼兒也是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他們的認知能力逐步提升,詞匯量迅速增加,能夠主動觀察周圍感興趣的事物,獨立講述故事,表達個人意愿,理解能力不斷增強。通過籃球教學,增強其體育運動的情感體驗,尤其在掌握基本的運球、傳球、投籃等基本動作的基礎上,培育吃苦耐勞精神,滿足其好問、好學、好動等心理需求,進而喜歡上籃球,充分享受籃球運動帶來的快樂。
2 幼兒籃球教學劣勢分析
2.1 施教理念傳統化
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與規律,決定著籃球教師必須及時更新教學理念,利用科學的手段、選擇適宜的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與訓練。然而,一些教師對幼兒籃球教學定位不準,將籃球知識和動作練習作為終極目標,注重戰術訓練和競技型比賽活動,忽略了籃球教學對幼兒身心發展的助推功能與作用。有的認為籃球教學可以不動感情地實施,忽略了幼兒內在潛力的挖掘和參與籃球教學內在動力的激發,教學吞沒學法,不能針對幼兒對籃球運動全面而個性化的現實需求,開展輔助性游戲活動,快樂教學氛圍不夠濃厚。
2.2 授課內容單一化
在實際教學中,一些幼兒籃球教師重理論輕實踐、重示范輕引導、重技能輕育人,沒有從幼兒肌肉和骨骼、心理素質、認知水平等維度出發,科學設計課程、精心選擇內容。比如,有的教師教學訓練思路不清,不能正確運用擺、跑、跳、投、推、拉、扭轉、翻轉等訓練模式,加之隨意性較強,不能結合實際,系統規范訓練內容,存在著想起什么訓練什么的問題。有的忽略了幼兒的興趣點,不注重將輔助性活動融入教學訓練,從而減弱了幼兒參與籃球訓練的興趣,降低了教學質量。
2.3 教學方法陳舊化
當前,一些教師習慣于從教的維度思考,沒有以幼兒為中心,從其學的角度進行籃球教學,實踐中,僅僅采取游戲教學法,穿插大量的游戲活動,播放與訓練內容無關的音樂,這種“喧賓奪主”的做法,導致教學重心偏移,籃球訓練功能和意義未能得到充分發揮。有的不能以基本動作訓練為主體,將技能演練與游戲化競賽相分離,片面強調學生逐個投球,重復進行單項練習,從而造成幼兒訓練積極性不高,球感較差,學練氛圍不濃厚,喪失了學習籃球的興趣。
3 幼兒籃球教學對策探討
3.1 轉變教學理念
在幼兒籃球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順應當前我國全民健康形勢,結合其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樹立全面發展的理念,切實將籃球運動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教學目的并非只是掌握基本的籃球知識和技能,要把精力集中于籃球育人上。要樹立快樂籃球教學理念,建立校本教材,形成教學特色,有效調動幼兒參與籃球運動的興趣。比如,每班開展快樂籃球教學活動;每個孩子在活動中與籃球成為好朋友,體驗籃球的快樂;每個活動都體現相應的教學目標;每天都安排一定的時間進行戶外籃球活動;每月進行快樂籃球教學研討;每個學期更新“快樂籃球”資料庫。通過以上措施的落實,使幼兒以愉悅的心情、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到籃球教學訓練中。
3.2 豐富授課內容
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根據幼兒的個性與能力,遵循“自然生長”的規律,堅持“以健身為主、促進全面發展”的原則,持續夯實基本動作基礎,激發參與籃球運動興趣,培養幼兒籃球球感,對籃球基本功訓練內容進行系統梳理。教學中,要注意幼兒個體差異,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不斷豐富授課內容。比如,將運球作為個人進攻、擺脫防守、協調配合的手段之一,按照先易后難、先簡單后復雜的順序,細化運球教學指標體系,選擇適宜的動作方法,把握動作要點,并采取語言指導與反復示范、模仿練習、分解練習、限制性練習等方法,及時糾正錯誤。
3.3 靈活教學方法
籃球作為一項綜合性較強的體育項目,培養目標多元,比如,提升身體質、鍛煉意志品質、增強心理素養、培育規則意識、養成體育鍛煉習慣等。在對幼兒進行籃球教學時,教師不僅要選擇好教學內容,還要靈活教學方法,開展相應的籃球活動或比賽。比如:籃球游戲“拍一拍,玩一玩”、嘉年華活動、籃球操展示、籃球游戲觀察活動等,切實讓幼兒感受到籃球游戲的樂趣。另外,要以家園合作為突破口,開展親子球類制作比賽,組織家長與孩子共同訓練,使他們在定點投籃、飛人扣籃、夾球接力等活動中,學會互相配合、取長補短,真正掌握籃球基本動作,切身感受到籃球運動的多樣性,進而增強對籃球活動的認識,激發參與的熱情與興趣,提升家園合作育人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蔣漪.如何培養幼兒對籃球游戲的興趣[J].甘肅教育,2018(20):123-124.
[2] 吳乾.幼兒參與籃球操優劣勢分析[J].體育師友,2018,41(2):54-55.
[3] 黃佳蓓.淺談幼兒籃球活動的開展形式與競賽內容[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