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銘
摘 ? ?要: 教育制度不斷改革發展,為了滿足不斷發展的現代教學需求,更科學、高效的教學管理方式需要提上日程。班主任日常管理包括:營造友好的師生融洽相處氛圍,走入學生的內心深處,需要教師掌握語言藝術。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需要老師引導養成,班主任的管理教學工作對學生身心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關鍵詞: 溝通藝術 ? ?小學班主任 ? ?工作方法
實踐證明,要想保證老師和學生之間友好、和諧相處,班主任要在平常教學管理中加強跟學生的交流互動,保障管理工作有效展開。在日常教學管理過程中,班主任須注意對學生運用語言藝術,交流技巧須適當把握,更好促進有關教學工作開展,和學生擁有良好互動關系,只有學生信任班主任,班主任跟學生進行感情交流時才不會有太大阻礙,學生才會打開心扉將自己的日常生活感想和學習問題告知班主任。教師須以尊重學生的個性為基礎組織合適的管理活動。學生良好求學習慣需要老師引導,邏輯思維能力需要班主任培養,從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素質。
一、班主任的管理藝術
教學管理離不開高效溝通。良好的教學管理離不開教師的溝通藝術。班主任想要展開有效的管理工作,離不開交流藝術。小學生的身體正在發育成長,記憶力很強,是學習和儲備知識的重要時期,班主任在此階段是很重要的引導人[1]。班主任是小學生在學校里的家長,關心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創設適宜的班級管理情境。
(一)師生的感情管理
優秀的班主任不僅是小學生的授課老師,還是學生可以交心的大朋友。班主任開展管理要關注學生的真切需求,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離不開班主任的溝通藝術。班主任要讓學生無負擔地說出心里話,讓老師更好地了解學生所需所求,有針對性地在學習和生活方面提出適當的引導方式,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提高。班主任要對每一位同學一視同仁[2]、平等對待。
比如:開學了,座位可以按照同學身高安排,而不是蠻橫地按照成績進行,這樣會引發歧視心理。
(二)班主任與家庭的溝通
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學生的人格形成離不開家庭的影響。學生的成人和成才只依靠老師和學校是遠遠不夠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至關重要。在日常管理教學中,班主任要注重跟學生家庭之間多溝通交流,讓家長更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的學校和家庭環境氛圍。班主任要和家長齊心協力共同為孩子的學習發展、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良好未來而努力。
(三)提高教學活動效率
開展有效的班級管理活動離不開班主任和學生的良性互動,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思辨邏輯分析力、獨立特征等,每次考試后學習成績的總結,每個階段學生對自己情況的認識,在學習中,學生有了各種困難,班主任要及時幫助和輔導,給學生消除煩惱、解決問題。班主任須引導學生調整好學習態度,高質量聽課,聆聽學生的內心感受,根據實際需求落實好教學管理工作,提高教學效率。
二、班主任管理的藝術溝通方式
有效的交流方式有助于班主任的教學管理。班主任要實現藝術交流有以下幾種方法:
(一)尊重學生的有效溝通
師生間平等溝通才能讓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學生心聲,依據學生實際學習需要平等交流,讓學生接受班主任這一大朋友,班主任在尊重學生的基礎上運用藝術言語與學生有效溝通。
例如:在課外上各種輔導班可能會分散學生學習主要知識的時間和精力,以至于成績不太理想。班主任針對不良現象要心平氣和地與學生溝通,采取友善的態度和藝術的溝通方式將心比心,了解學生尊重興趣,贊美學生的優點和特長,同時讓學生了解學習知識的重要性,有正確的學習觀點和認識,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引導學生有效安排學習和興趣發展不沖突。
(二)真誠傾聽學生的心愿
有效開展日常班級管理工作,師生間良性交流需要老師用自己的真誠感動同學,學生喜歡老師,愿意配合班主任的工作,讓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事半功倍。
比如:日常管理時,班主任要觀察學生早自習的態度,學生上其他課程的時候,班主任也可以觀察每一位同學的上課情況,還可以從其他任課老師那里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最后,班主任利用下課或者放學時間以真誠和藹的心態和語重心長的語調跟學生溝通交流,展開情感互動。當學生愿意打開心門,主動闡述心聲的時候,班主任要耐心聆聽學生的真實愿望。小學生畢竟年幼不懂事,他們說出來的話語或許有很多不成熟甚至錯誤的地方,班主任首先要耐心聽完學生的所有表達,在學生陳述個人觀點和評價的時候,最好不要打斷學生的論述。待學生說完之后,班主任可以針對學生某些錯誤觀點和認識不成熟的地方做出有效客觀的評價,糾正學生認識方面的錯誤,改正學生的錯誤。跟學生講道理的時候,班主任要運用藝術性語言用學生能接受的方式方法傳授知識[3]、陳述道理,讓學生感到自己的未來是光明的,引導困惑的學生慢慢走出謎團,對自己的學習生活重新總結,對自己的價值做出積極向上的反思,樹立正確思想,擁有良好的思維邏輯。
(三)用心跟學生溝通
在家庭里,家長是學生的監護人,在學校里,班主任是學生的監護人。一位優秀的班主任是學生的好家長、好朋友和好老師。老師想更好地教育學生,要跟學生之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教學管理氛圍和師生關系離不開班主任的用心用情,只有真情實感才能感動學生。師生情的建立離不開班主任的真情投入。在學校里,班主任要想做好日常班級管理工作,離不開準確把握與學生溝通交流的態度。一位脾氣暴躁的老師,或者一位強調暴力形式的老師難以得到學生的認可與信服。有涵養的班主任用與學生平等交流的方式,在學生能夠接受的時候,讓學生在信任之中緩慢打開心結,交流內心深處的想法和認識。
例如:沒有誰生來不犯錯。成年人都有犯錯的時候,更何況小學生。小學生在學習中犯了一些錯誤,或者上課的時候做小動作等,班主任的教學管理要講究藝術。不能當著全體同學的面批評犯錯誤的學生,要在私下展開,班主任要掌握語言藝術,運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說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班主任用寬容的心態、溫和的態度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面對學生的過錯,心平氣和地陳述正確道德觀念。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里心甘情愿地打開心扉與班主任溝通、交流、互動。班主任要全面了解學生內心思想和真實想法與認識。對于成績良好的同學,班主任要給予良好的獎勵,比如當著全班同學夸獎取得第一名的同學,讓好學生成為學習榜樣,鼓勵學習進步快的同學也是很好的激勵方式[4]。獎勵成績優秀學生的中心思想是建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更多學生擁有學習動力,表揚好學生,讓成績優秀的學生帶動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創設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管理情境。學生只有養成良好的求知習慣和待人接物的方式才能健全人生觀、價值觀。班主任跟同學之間有真感情的溝通交流非常必要,學生只有充分闡述個人觀點和認識,才能讓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情況,如此,班主任才能更好地開展管理工作。
三、結語
小學階段是一個非常特殊的階段,這時候的學生一般是六歲到十二歲,正是身心發展、培養好習慣的重要認識階段。班主任的教學管理方式對小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習慣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班主任要想開展對學生有幫助和促進作用的教學管理工作,必須努力強化知識儲備和語言溝通的藝術性和感染力。走進學生的課堂生活實際、學習生活和家庭,努力縮短班主任跟學生之間的距離,縮短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距離,減少師生間的隔閡,讓老師與小學生間的溝通沒有代溝,學生對班主任的信任能更好地促進班主任開展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李秀英,李春南.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0):52.
[2]吳敏,張家榮.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52.
[3]曹楊麗.溝通藝術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研究[J].漢字文化,2017(15):92-93.
[4]王玉明.溝通藝術在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6(6):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