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勝利
摘要: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意識受到移動網絡影響巨大,研究移動網絡下如何有效開展思政教育是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急需解決的問題。本文分析了在移動網絡視閾下加強對學生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并從引導、判斷、方法等角度提出了有效開展高職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希望對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有所助益。
關鍵詞:移動網絡 高職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7-0157-02
移動網絡的發展引發了社會各個領域的變革,21世紀的主要變化就是移動網絡的普及,它對教育領域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傳統高職院校教育模式受到了移動網絡的沖擊,改革勢在必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引導功能,探究在移動網絡環境下有效的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對策對推動教育改革發展具有現實意義。
一、移動網絡視閾下強化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1)以網絡環境為視角。移動網絡環境具有復雜性與開放性的特點,嚴重影響了高職院校學生的思想狀態,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意識波動程度較大,加之學生社會經驗不足、人性鮮明、好奇心旺盛,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因此,有必要通過思政教育工作加強對高職學生的引導,使其具備抵御網絡錯誤言論的能力。
(2)以信息時代為視角。移動網絡環境還具有資源共享的特點,高職院校師生可以獲取相同的資源,學生若投入大量精力甚至獲取的資源會多過教師,較教師更早了解社會最新變化,這就為思政教育工作者教育水平、文化道德素養等帶來了巨大挑戰。教師只有與時俱進、持續學習,才能夠靈活應對教育工作中的眾多問題,因此,在信息時代信息共享的背景下,為更好地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有必要通過提升教師綜合素養,發揮思政工作的作用。[1]
(3)以學生用網為視角。移動網絡視野下,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虛擬世界,混淆現實世界與網絡世界,將自我迷失在網絡世界里,逃避現實等,嚴重的甚至出現了心理問題,這就有必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幫助學生構建健康的心理環境。
二、移動網絡視閾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
(1)充分發揮引導作用。移動網絡中的諸多信息是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面臨的最大挑戰,教師不僅需要教導學生辨別、處理信息,還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避免學生被移動網絡中的負面信息干擾。因此,移動網絡視野下的思政教育工作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思政專業知識,還需要具備一定的應用網絡、篩選信息的技術,這樣才能夠充分發揮思政教育工作的作用。例如,在日常教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同時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用網的意識,使其自覺抵制有悖主流價值的言論。另外,教師在進行法制教育的同時還需要教育學生知法守法、警惕網絡詐騙等。
(2)提高學生判斷能力。培育高職學生思政素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不斷實踐、長期堅持,積極探索開發有效的教育方法,以清晰明確的教育指導,營造健康、積極的思政教育氛圍,學生長期處于這種氛圍中,能夠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另外,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教師應當加強基礎教學,通過向學生講解基礎知識,使其樹立正確的三觀,不斷提高自己的判斷能力。學生收到的網絡信息具有實時性與多樣性的特點,信息內容良莠不齊,會對學生思想產生影響。因此,有必要重點講解基礎知識,讓學生在網絡環境中時刻保持警惕,具備判斷信息優劣的能力。
(3)培養學生網絡素養。培養學生網絡素養,可以從下述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培養學生規則意識與道德意識。移動網絡視野下的思政教育工作的核心不在網絡本身,而應當針對網絡使用者,即學生。全民用網是時代發展的趨勢,高職院校應當與時代相符,幫助學生正確使用網絡,遵守用網規則。例如,教師在教學時,告訴學生網絡是現實的一部分,不遵守網絡規則依然會受到實際性的懲罰。在教育過程中必須重視培養學生規則意識,讓學生明白與理解不遵守網絡規則的后果,進而促使學生高素質使用網絡。[2]
另一方面是培育學生的控制能力與網絡媒介素養,讓學生明白網絡擴時空與地域的特點。盡管網絡世界豐富多彩,信息萬千,但是人類始終生活在現實世界,不論學生如何沉迷網絡,他們總有回歸現實的時候。因此,思政教育對學生依然有巨大作用,教師有必要在移動網絡視野下積極推進思政教育工作。將網絡環境下的積極理念引入到思政教育課堂。另外,教師還應當幫助學生樹立區分網絡與現實,使其明確網絡雖然具有強大的工作與模擬環境,但其本質還是輔助現實,是一種工具。高職院校思政工作必須以本院學生實際情況為主,探索實踐發揮思政教育作用的策略。
(4)創新思政教育方法。在移動網絡視野下,今日頭條、微博等自媒體快速發展的今天,思政教育創新發展并不代表放棄傳統教育方式,而是在傳統教育工作中融入新的教育形式。例如,在教學中利用微博、頭條等平臺向學生推送教學信息等,彌補傳統教學資源有限的不足,就是說,網絡平臺是教育的輔助,不能取代傳統教育。但是,在網絡教育發展趨勢越來越明顯的今天,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也可以探索嘗試構建網絡教育平臺,開展線上線下聯合教學。應用網絡平臺開展教育工作,教師可以從下述兩方面著手。
第一,綜合應用多種網絡平臺。比如說,微博信息具有內容簡短的特點,有140字的字數限制,但信息傳播效率高,發布便捷,因此教師可以在微博上發布即時信息,如“海報式”的信息。或者發布重要信息的鏈接,解決發布長篇幅的難題,學生通過鏈接可以直接看到公告、通知,便于第一時間了解校園實際情況,提高學生對現實世界的感知力。另外,還可以應用“校園網”“人人網”等社交網站發布信息,強化師生溝通。
第二,進行線上線下聯合教學。思政教師可以通過微博了解學生思想動態,學生往往會在微博中發布自己的心情動態,參與感興趣的話題,這為教師提供了了解學生的渠道,教師在工作中可以設計相關案例,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的思想。學生在微博中議論的熱點問題,也為思政教師指明了教育方向,教師可以采用與學生關聯性更強的話題進行教學,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另外,教師通過學生微博能夠了解學生的困惑與問題,可以與心理問題較為明顯的學生進行“面對面”交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讓教育工作落到實處。當然,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告知學生可以隨時將問題發送到教師的微博中,教師一定會反饋。這樣全面式、聚焦式的教育方法必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在移動網絡快速發展的今天,高職院校思政教育機制也應當有所創新,緊跟時代的步伐,學生往往是最先接受新思想、新思潮的群體,他們對新事物充滿興趣與熱情,思政教育者需要與學生同步,甚至領先學生了解新思想、新思潮,才能夠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才能讓教育工作與時代發展相契合,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并獲得良好的效果。
三、結語
總而言之,移動網絡視閾下改革創新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是幫助學生在新時期樹立正確的用網觀念,培養學生健康發展的重要路徑。高職院校師生以及院校自身應當通力協作、共同努力、相互理解,構建更加科學、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進而充分發揮思政教育對學生思想的積極影響。
參考文獻:
[1]張鳳娟.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芻議[J].電子測試,2016(16):107-108.
[2]張婉婷.移動互聯網條件下高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的探究——兼論如何借助“微言”,讓學生明了“大義”[J].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6(2):92-95.
責任編輯:劉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