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勝
摘 要:美育與體育是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的,體育教學本身包含了追求美育的表現和創造。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審美教育的內容,還要將美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用美的動作、美的旋律、美的創造以及美的教態去感染學生,為學生帶來美的享受,進而實現提高學習效果的目的。主要對小學體育教學中美育滲透進行了相關闡述。
關鍵詞:體育教學;課堂教學;美育滲透;方法探討
美育滲透是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標準以及提倡團結友愛、關心集體、助人為樂、勇于拼搏等。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可把體育運動變得富有生機,通過美的旋律、美的藝術形象去影響感染學生,可以陶冶美的情操,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進而使學生初步懂得體育的娛樂方法,為最終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效率提供可靠的保障。
一、美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內在美和外在美。體育活動提倡勇敢、團結友愛、機智、誠實等美德,并且表現出積極、愉快、奮發向上等情感體驗,無不對人的心靈、精神起熏陶感染作用。此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還體現出公平、公正、嚴明的規則和紀律等為基礎的行為美,這也會給人以強大的感染力。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樹立堅強、機智靈活、勇敢,有利于培養學生謙虛謹慎、心靈美、道德美、行為作風美、集體協作、助人為樂、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等良好美德和思想作風。
(二)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形體美。在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形體美,使學生意識到體育運動具有剛健美、敏捷美、韻律美等運動美。因此,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長知識的時期,通過體育鍛煉,能夠增強小學生肌肉的力量,增大肌肉的體積,發展協調性、節奏感、柔韌性,從而使身體具有健康美、強壯美、勻稱美。由于不同的人對美的認識不同,有人認為只要會打扮就能美,甚至有人認為越瘦越美。其實,真正的美是身體健康美,而人的身體健康美必須通過長期、積極的體育鍛煉而成,通過體育鍛煉,人的身體健美就能在活動中表現美、創造美。
(三)有助于使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在實際的小學體育教學當中,存在多個審美對象。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教學活動中各種美的對象,向學生傳授知識,并幫助學生認識到體育運動和體育鍛煉中的審美。掌握形體美的內容,辨識身體健康美的標準,培養小學生正確健康的審美觀念。從而實現他們心靈的塑造。體育活動當中生動形象的審美對象便于引導學生意識傾向,從而在運動中試驗運動美的內在體驗。同時還可集中學生觀看比賽以及體育錄像,將體育常識與美學原理相結合,實現內心體驗美與外形美結合,從而在實際的運動過程中感受運動中的美感。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的美育教學
(一)運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小學體育教學的美育教學應注重使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從而有效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單調枯燥,學生對體育課程提不起興趣。由此在實際的體育教學中,應采取新穎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同時也具有針對性、藝術性以及趣味性。比如,體育課堂開始前的準備活動應經常變換隊形,在課程結束部分還應根據課堂的教學內容編排一些內容新穎且科學合理的健美操,從而調節課堂氛圍。
(二)注重教學示范。小學的體育教學中的美育教學滲透,應注重教學示范。教師標準的動作能給予學生充分的美感體驗,從而爭相比較模仿。體育實踐課程的內容多以人體為基礎進行聯系的。由此應通過教師的示范動作傳授給學生,教師的示范動作應盡量優美、準確,從而便于學生掌握正確的動作表象,從而使學生得到美的感受,增強審美意識。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掌握標準的動作奠定基礎。
(三)注重教學環境的創設。教學環境對課堂教學效率有著重要的影響,環境對心理產生了積極的作用,也可產生消極的作用,教學環境對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應注重教學環境的創設,選擇舒適、清靜、幽雅的教學環境,使學生思想專一、情緒穩定,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小學體育教學場地的布置應盡量整齊、清潔、舒適、界限清晰,從而推動學生的積極性。若是場地雜亂、灰塵遍地,從而對抑制學生的運動狀態,從而便于實際的教學,也便于學生的身心健康,體育器材的擺放應整體、有序、美觀。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其自覺進行體育鍛煉。形成體育鍛煉的意識以及健康的鍛煉意識。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是體育教學中的重要部分,從而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標準,從而幫助小學生形成團結友愛、助人為樂、關注集體、敢于競爭、勇于競爭等優秀品德。
[參考文獻]
[1]顧俊豐.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美育[J].考試周刊,2011(42).
[2]姜素云.利用體育課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J].內蒙古教育學院學報,2008(1).
[3]李愛霞.淺談如何在小學體育課中滲透美育[J].體藝教育研究,2011(46).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西縣云田小學,甘肅 定西 74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