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白麗英 靳亞茜 韓凱軍
摘 要:隨著社會發展和對人才要求的提高,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實用型人才的主要陣地。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與高中不同,是建立于輔導員隊伍中的規范化管理機制下,為適應新時代的需求,輔導員應當充分發揮好輔導作用,保證高職院校的思政工作順利開展。為迎合新時代發展的社會需求,輔導員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斷優化和創新了管理方法和管理水平,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發展,為學生成長、成才和就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本文就“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工作進行分析探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互聯網+”
互聯網的發展和廣泛應用為各行各業都帶來了很多的便利和優勢,很多時候與學生進行交談的時候,學生之間都流行了一句話“百度一下,你就知道”,意思就是學生現在遇到什么問題,第一時間都是打開電腦或者手機,通過強大的百度搜索引擎進行查詢。作為一名輔導員老師的我,也莫名感受到這股互聯網力量的強大和微妙,也體現了互聯網已經影響到我們的方方面面。然而,在“互聯網+”背景下的思政管理中,雖然信息資源豐富多樣,但是由于學生的判斷力和認知力還不是很深入,對于高職院校思政教育仍存在一些挑戰和難題。
一、 通過規范工作創新,提高思政教育的輔導質量
輔導員作為學院、系部與學生之間溝通的橋梁,應該立足本職,不斷探索,自覺提高覺悟,多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增加彼此的信任感。輔導員的工作規范不但關系到學生的管理,還會影響到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增強意識服務到位才能確保辦事的效率和質量。輔導員要根據自身的工作需要,有針對性和有目的地進行自我提升和自我管理。
另外,輔導員的文化底蘊也影響著工作的規范性和輔導的質量,所以輔導員需要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如提高現代化辦公手段的學習和應用、提高計算機的技能操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部分的知識等,真切做到符合教學的需求和實際的應用。當輔導員能夠與各種需求的學生進行自由交流和指導,這樣的輔導質量是事半功倍的。當輔導員的能力和水平達到一定程度,才能有說服力和威信力,加上管理水平有了提升,輔導員的輔導地位自然在學生心中建立起來。
二、 通過不斷創新學生管理,發揮思政教學的引導作用
互聯網是一股新型的網絡力量,其傳播速度迅速,保持其可持續性發展才能最大化發揮其引導作用。在新時代的快節奏下,不斷保持學習和創新是最有力的支撐點,互聯網和思政教育的有機結合和滲透教學,對于思政教育創新有一定的推動作用。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更為生活化和日常化,互聯網可以很好地進行轉化和傳播,例如,建立一些教學共享微信群、教學平臺二維碼共享,可以有效增加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還可以利用一些紅色的教育窗口,彈出一些有益的思政知識和教育理念,讓學生能夠及時了解實時政治情況。
互聯網的優勢有很多,但是弊端也是不能不提及的,由于互聯網信息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學生一旦抵受不住誘惑,不利于學生的思政教育和個人成長。因此,輔導員和科目教師都要堅持以思政教育為核心,互聯網為輔助工具的教學理念進行可持續性教學,實現互聯網的凈化教學環境,真正發揮其引導和教育作用。互聯網信息工具的使用,方便了輔導員和教師去查詢學生的信息,發現不良動態,增強工作的執行力和準確度。
三、 通過心理教育完善,建立思政教學的橋梁
高職院校的管理模式已經不再是“班主任制度”,而是“輔導員為主”的管理模式,高職院校不再是高中的單一教學模式,學生在大學期間的教學都是以職業教育為主要方向的。所以一般情況下,科任教師主要是負責該學科的教學任務,學生的思政教學更多的是以輔導員作為主導。輔導員是憑借多年的教學和工作經驗,結合對學生個性特點和學校的發展了解,對學生給予科學合理的建議和思政指導,以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
高職院校的學生心理普遍比較敏感,情緒波動也比較大,雖然已經是經歷十幾年的學習生涯,但是學生對大學生活仍存在一些問題。因此,輔導員需要多關心學生,關注學生的動態和困難,在心理和思想上給予學生支持和鼓勵。輔導員和教師還可以積極地到學生宿舍進行了解,真切關心到學生的每一面,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除此之外,輔導員可以通過建立學生電子檔案的形式,進一步科學管理和歸納學生的數據和變化,從中找到思政工作的規律和方法,并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給予正確引導和就業規劃的建議。
總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在“互聯網+”背景下的發展是越來越好的,輔導員和教師都可以有效地利用好互聯網工具,通過一系列的創新方法和手段,把思政教育與互聯網進行有機結合,最終實現教學目標和計劃。“互聯網+”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升輔導員的管理效率,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職業技能,為學生步入社會和職業規劃做好準備。互聯網的優勢有很多,但是也有一定的弊端,輔導員和教師需要做到優劣互補、與時俱進,把思政教學的創新工作作為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薛秀蘭.“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機遇與挑戰[J].黑河學院學報,2018(2).
[2]孔銀河.“互聯網+”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策略探究[J].智庫時代,2018(1).
作者簡介:
徐靜,白麗英,靳亞茜,韓凱軍,河北省石家莊市,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