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階段,我國教育改革全面開展,各地區教學質量不斷上升,但是偏遠山區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和縣城、市區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其實,農村小學也一直都在注重教學質量發展,本文作為學校的重要管理者也始終秉承著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并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教學管理。
關鍵詞: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學質量
一、 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現狀
(一) 學校管理中的壓力較大
邊遠山區的農村小學分布比較零散,建設的學校比較多,但規模較小、學校教學的基礎設施不完善,教學經費比較緊張。總體來說,辦學條件和教學設施比較落后。而且,這部分鄉村小學多半分布在山區,交通條件和物流資源受到很大限制。雖然這部分學校受到中心校區的管理,但是,相關政策的制定和落實都不能很好地執行,有些資源在落實中存在不完善等問題。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學管理的難度提升,嚴重制約著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 師資力量薄弱,教學難度大
據國家教育部門統計,邊遠山區學校鄉村教師的年齡偏大,普遍在40歲以上。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邊遠山區農村學校編制問題不能解決、工資待遇不高、教學任務繁重。基于這幾種原因,很多年輕教師都在想方設法地走出大山,也有一部分教師干脆改行,下海從商。而且,邊遠山區農村生活條件比較艱苦,和城鄉存在很大差距。基礎設施條件不能滿足。和城鄉教師最直接的區別就是工資等福利待遇的差距較大,這會嚴重影響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師的心理狀態,造成心理不平衡的現象。這種不平衡會直接反映在教學中,嚴重降低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師的積極性,這種困苦的生活和教學條件直接導致邊遠山區農村小學師資力量薄弱,教學難度大。這其中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一位教師要承擔語文、地理、歷史等三科的教學任務,而且還是一種普遍形式,這種現象直接表明邊遠地區農村小學教學壓力巨大。提升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學質量任重道遠。
(三) 粗放型的管理模式
邊遠山區農村小學多數歸中心校區管理,而中心校區的教學壓力和任務本來就比較重,對于下屬小學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困難。所以,一般情況下中心校區對于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的管理多是以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為主,即以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的自我管理為主。這類管理方法一般都是經驗管理模式,他們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和能力,不具備專業管理的素質,在遇到管理問題時一般都是探索性處理,就是說,他們不知道問題解決方法是否正確,屬于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算一步。還有些學校直接按照原來的管理模式進行管理,不考慮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和適應性原則。這也是影響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二、 提高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學質量具體措施
(一) 整合教學管理,發揮資源的最大價值
邊遠山區農村小學資源分布和分配不均勻,呈現出“點多面廣、分布零散”的特點。教育經費緊張,教育資源的分配和利用十分不合理。在邊遠山區幾乎村村都會設置小學,但是,其質量不高,浪費了一定的教學資源。所以,要對這些學校進行整合,將附近學校建立成一個學校,而且對教師資源和教學成本都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在整合學校之后,可以對該學校進行擴建,增加一定的教學設備和基礎設施,按照城鄉學校的建設標準適當增加多媒體教室、語音網絡教室、計算機教室等。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開設英語學科、自然與科學等學科,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對于高水平教育的渴望。
教育資源得到整合,學生可以認識到現代化的教學設備,這使得學生在思想觀念和認知程度上都有了一定的轉變。優勢的教學資源和設備會直接影響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更有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在“點多面廣”的教學環境下,每個班級的學生都不多,更有甚者一個班級只有7個或者8個學生。這不僅浪費著教學資源和條件,也不利于學生的發育和成長。而在教學資源整合以后,學生們所受的知識范圍和教學設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強,很多孩子可以接觸到英語和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這對于他們的綜合發展有著重要影響。
其次,教育資源的整合有利于師資力量的提升。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學質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學校的教師素質問題,而在教育資源整合之后,可以起到集中師資力量的目的。之前分散的教師大家可以一起探討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等問題,有利于上級教育機關對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師進行系統培訓。而且,在教育資源整合以后,有利于教師隊伍的穩定發展,因為在生活條件方面可以給予教師便利,為他們創造一個穩定的生活和工作環境。
(二) 發揮遠程教育的作用
遠程教育對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重要作用。有人將遠程教育項目比作是信息高速公路,讓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的教師和學生都享受到了優質的教育資源。這對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的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學條件十分有限,而實施遠程教育對于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的教師和學生來講都是非常重要的。從學生角度說,實施遠程教育可以更好地接受先進知識,體驗教學資源的優質性,達到一個開闊眼界增長見識的目的。對于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的教師來說,可以豐富教學技能,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遠程教育可以帶來優秀的教案、論文以及課件等,這對邊遠山區農村小學的教師來說,無疑是寶貴的。擁有了豐富的教學資源,自然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促進教學質量的發展。
三、 結束語
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學質量較低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學資源的缺乏以及利用問題。本文就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學質量問題展開研究,針對實際情況總結出學校分散,獲得資源較少、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質量低下等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具體研究,提出了幾點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希望可以在提高邊遠山區農村小學教學質量方面起到作用。另外,由于筆者能力有限,文章論述不夠詳細,在具體措施方面可以展開論述,希望可以在以后的學習和工作中繼續研究。
參考文獻:
[1]王勇.如何提高農村偏遠山區小學教育教學質量[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4(30):32.
[2]程析.農村邊遠山區音樂教師發展困境與對策——以四川省農村中小學校為例[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5(4):122-125.
[3]韋芳.聚焦課堂教學 創新邊遠山區鄉村小學教師培訓模式——以河池學院教師培訓工作為例[J].河池學院學報,2010(b08):31-34.
作者簡介:
馬春林,甘肅省平涼市,甘肅省平涼市靈臺縣新開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