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民輝 周秀麗
摘 要:陽光教育課堂模式的研究以“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課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引導者、點撥者、指導者,真正從提促學生核心素養出發,教師和學生都得到了提升。
關鍵詞:陽光教育;課堂;核心素養;先學;后教;當堂訓練
一、 陽光教育內涵
陽光的內涵是溫暖、光明、多彩、需求、公平和普照。“陽光教育”,就是要用陽光的理念、用科學、民主的態度落實學生發展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每個教師都領略教育的趣味,讓每個學生都揚起希望的風帆,讓每個父母都享受成功的喜悅。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長為有志氣、有才氣、有靈氣、有大氣的真實的生命體。陽光教育模式的宗旨是:讓學生享有公平、快樂的學習機會;讓教師富有激情、責任的育人使命,讓師生共享同一片心靈綠洲,讓每個生命得到陽光般的關懷,在陽光般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二、 陽光課堂改革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基于美國緬因州的國家訓練實驗室研究成果,美國學者、著名的學習專家愛德加·戴爾提出的學習金字塔理論,以“先學后教(交),當堂訓練”教學模式為依托,同時結合各學科核心素養,實現知識的橫縱聯系,從而滿足學生差異化需求,使學習真正走向生活。
(一) 陽光學習小組
無論哪種教育模式,小組合作是公認的、科學的、最有效的教學方法。陽光學習小組是最基本的學習組織,作為學習共同體它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的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根據我校實際情況,以“組內異質”和“組間同質”為原則建立若干個學習小組,在一定區域內開展組內小展示,組間大展示的模式。陽光學習小組是基于尊重與信任基礎上的傾聽;是基于理解與溝通基礎上的交流;是基于活動與競爭基礎上的協作;是基于體驗與反思基礎上的分享。
(二) “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育教學環節
“先學”,先學環節就是預習,預習就是作業。教師結合學案,每天都要給學生留預習作業,提出自學要求,我們要求教師、學生沒預習的或預習不充分的課不許上。在梳理國家、地方、校本課程中重復交叉脫節錯位的內容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和積極調整。學校舉全校之力,組織教師系統分析教材,深入挖掘知識,將教材中存在的重復交叉脫節錯位的內容進行梳理調整,編輯出教學內容合理,重難點突出,適合學生發展的學案,從三年級到九年級,共16冊,132本,歷時三年時間,不斷修改完善,如今已基本成型。學案作為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新、自主發展的路線圖,在我校倡導的陽光課堂“先學后教,當堂訓練”教學模式中的“先學”環節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后教”,在自學的基礎上,安靜、劃一的課堂被查找資料、合作做事、交流想法等各種活動所取代,“教”主要表現從原來教師講、學生聽的講壇走向師生共同展示,探究的論壇。
學生展示、討論、分享活動越來越成為課堂的主體,在組內與組間中形成了“兵教兵”“兵強兵”“兵練兵”的良好氛圍。同時,教師更加注重學生差異,把握優、中、差學生展現的機會;及時對學生疑難問題糾偏、點評、追問、總結、釋難;在問題的關鍵點、易錯點、切入點上進行追問,使學生的思考由表及里,從而使“輸出”成為與“輸入”同樣重要的學習方式。
“當堂訓練”,在“先學”“后教”之后,讓學生通過一定時間和一定量的練習,應用所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理解課堂所學的重、難點。當堂訓練的題教師要精心設計,要求有必答題、選答題,使優生吃飽、學困生吃好。
(三) 社團建設促進核心素養
學校所有社團都由具有專長的優秀教師任教,每個社團都有完整的教材、教案,學校有專人負責社團的考核工作,社團負責人負責收集保管所有過程資料(含文字、圖片、評價、成果、實物等),建檔立案。每個學期末學校都對社團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師、學員予以表彰。連續幾個學期,我們都利用家長開放日活動展示各社團的學習成果,其中舞蹈社團、葫蘆絲社團、軍樂隊社團、少年合唱團等多個社團的精彩表現得到了家長的高度認可。
(四) 中小學銜接,體現課程完整性
作為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在陽光教育探索過程中,尤其是課堂改革的實踐中,我們結合自身優勢,大力研究小學、初中教學規律,力爭做到小學、初中課程相互銜接。以語文學科增強學科連續性為例:小學語文與初中語文同屬基礎教育課程,它們是一脈相承的兩個教學階段。但,目前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脫節現象,導致不少在小學階段成績不錯的學生到了初中問題種種,而一些較有潛力的孩子也早早泯滅在眾人之中。我們在兩方面進行了調整。第一方面,學校對于小學、初中語文教學宏觀整體設計,進行統籌安排;第二方面,中、小學在教學方面進行深入交流與銜接,我們鼓勵并組織初中教師參加小學教師的觀摩課活動,做到對小學語文教學的了解。同時,我們在三至九年級開設了誦讀社團,學校對誦讀內容進行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讓學生在誦讀名家經典的過程中,激發學習欲望,培養學習能力,陶冶學習情感,形成對語文的深厚情感,發展語文的核心素養。
我們建設陽光課堂是一場心靈的革命、觀念的革命、技術的革命、行動的革命面。社會發展和進步對教育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經濟上有“中等收入陷阱”之說,其實教育領域也存在類似的問題,《大學》中講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生活從不眷顧因循守舊、滿足現狀者,從不等待不思進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將更多機遇留給善于和勇于創新的人們。拿出勇氣,自主思考!這是我們對學生的期望,是學生素養的基本體現,也是陽光教育課堂改革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汪昌華.先學后教課堂教學模式典型教學課例研究[M].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6.
[2]郭景揚,陳振國.課堂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M].上海:學林出版社,2009.
[3]佛山市南海區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最具影響力的十大高效課堂教學模式[M].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4]李文萱.聚焦學科核心素養的課堂教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
趙民輝,周秀麗,遼寧省鐵嶺市,遼寧省鐵嶺經濟開發區九年一貫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