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的時代背景之下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教育教學實踐,作為提高我國綜合軟實力的重要手段,教育尤為重要,在人類社會發展實踐的過程之中教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長期的應試教育導致我國在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效果不容樂觀,最終導致大量的教學資源被浪費,嚴重影響了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為了有效地突破這一不足,家長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創新教學模式的應用和實踐,對此,本文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的依據,深入了解親子閱讀等相關策略和要求,以期為實現我國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親子閱讀;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思考
一、 引言
作為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教學對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有著關鍵的作用和價值。家長需要綜合考慮不同的影響要素,加強語文閱讀環節與其他教學環節之間的緊密聯系和互動,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閱讀的機會和平臺,保證學生在閱讀實踐的過程中掌握語文學習的技巧和精髓,提高個人的閱讀能力及水平。親子閱讀在當今時代實現了快速的發展,同時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之中受到了家長的好評,親子閱讀以學生和家長之間的互動閱讀為主題,關注兩者的緊密聯系和交流,這種創造性的閱讀形式能夠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時家長可以將這種閱讀模式引入課堂課后輔導環節,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為低年級語文閱讀提供相應的科學合理的指導和參考。
二、 小學低年級語文親子閱讀的不足
盡管語文親子閱讀和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能夠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價值,但是這種閱讀形式所涉及的內容相對比較復雜,因此在將親子閱讀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實踐相聯系的過程之中,許多家長感覺困難重重,實際的輔導質量和學習效果不容樂觀。
(一) 理解認識不足
結合實踐調查發現,有一部分家長在親子閱讀的過程之中沒有意識到這種閱讀形式的重要性,對親子閱讀的理解較為淺顯,其中已有超過八成的家長無法把握親子閱讀的具體價值和內涵,難以真正在親子閱讀活動參與的過程之中實現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和互動,忽略了親子閱讀教育輔導及興趣培養上的作用及價值,直接將此作為一種信息獲取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機械性的閱讀。這一點不僅難以更好地體現親子閱讀的作用及優勢,還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
(二) 材料選擇不當
在開展親子閱讀教學活動之前,家長需要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相應的閱讀材料和閱讀內容。從目前來看,市面上出現了許多的閱讀材料,這些閱讀材料良莠不齊,種類非常的繁多,很多家長無法掌握正確的選擇策略和技巧,沒有結合學生的發展情況和閱讀能力進行針對性的選擇,有的家長所選擇的材料直接超出了學生的理解范圍,不利于學生情操的陶冶,同時難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嚴重影響到親子閱讀活動的正常開展。
(三) 指導策略失當
在親子閱讀活動時間的過程中,家長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在與家長進行面對面訪談的過程之中可以發現,有一部分家長無法掌握正確的指導策略和指導方法,難以了解學生的閱讀能力并結合對學生心理特征和發展規律的分析來做出合理的決策,大部分的指導工作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實際的親子閱讀質量呈現不斷下降的趨勢。比如在對閱讀材料進行講解時直接忽略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采取較為簡單的策略提出問題,所涉及的問題非常的傳統和封閉,最終直接限制了學生創新能力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及提升。
三、 親子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的對策
為了有效地突破上文之中所提出的各類不足,在落實小學語文親子閱讀實踐的過程之中,家長必須要深入解讀這一閱讀輔導活動的實質要求,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和溝通,了解學生的真實發展需求。
(一) 正確認識親子閱讀的性質及意義
親子閱讀以家長和學生之間的緊密互動和共同商議為主體,積極地將這一閱讀形式與教學活動相聯系,不斷促進閱讀活動的正常開展。在親子閱讀實踐時,家長們需要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和閱讀過程,以激發和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主體,保證家長和孩子在注重閱讀和相互參與的過程之中真正地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促進兩者的思想聯系和思想溝通,另外學生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還能夠養成主動質疑和主動表達的行為習慣。
(二) 選擇閱讀材料
家長在選擇閱讀材料之前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積極地選擇符合小學生年齡發展特點的讀物,保障其能夠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之中獲得良好的閱讀體驗。其中家長需要注重題材的多樣性,將寓言、童話、科普、文學等領域的內容融入其中,以學生日常的生活實踐情況為主題,實現文字與圖像之間的緊密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豐富的閱讀體驗,讓學生能夠在這種閱讀的過程之中養成獨立閱讀的行為習慣,提高個人的閱讀能力,掌握正確的閱讀技巧。
(三) 采用靈活新穎的指導方法
與其他階段的學生相比,小學生個人的動手實踐經驗不足時,是非判斷能力相對較差,因此在引導學生參與不同的親子閱讀實踐的過程中,家長必須要采取靈活新穎的指導方式和策略,將閱讀討論和思考相結合,明確前期的閱讀流程,積極地幫助學生解決個人在閱讀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促進閱讀效率的穩定提升。其中家長可以采取設置懸念的形式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和幫助,保證學生能夠堅持正確的閱讀方向,主動地完成不同的閱讀任務,實現個人運動能力和水平的穩定提升。最后,家長還需要給予學生一定的自主閱讀的機會,培養學生主動閱讀的能力,主動地為學生營造自由寬松的閱讀氛圍和環境,保證其能夠在個人興趣的指導之下進行自主分析和研究。
四、 結語
親子閱讀與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工作之間的結合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對于學生家長來說必須要意識到親子閱讀的重要性,采取正確的策略及手段,主動地營造良好且自由的閱讀氛圍,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實踐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
參考文獻:
[1]潘陽.親子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的思考[J].新課程(上),2015(12):261.
[2]王光華.將“親子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的構想[J].理論觀察,2009(2):118-119.
[3]王寶鳳.將“親子閱讀”引入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輔導探討[J].新課程學習(下),2014(1):49.
[4]梁仕容.如何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淺談低年級小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J].課外語文,2016(5):116.
作者簡介:
葛曉蓉,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博雅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