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樂是一門藝術類的學科,不僅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初中音樂作為教育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中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將流行音樂引入音樂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音樂教學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初中音樂;流行音樂;引入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音樂事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音樂教學也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音樂教學是初中音樂的重點內容,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而且還能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壓力,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余生活。流行音樂的引入既滿足了中學生的興趣愛好,提高它們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又豐富了音樂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有積極的作用和影響。所以,教師要采取積極的措施,加強流行音樂的引入,不斷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水平,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 流行音樂引入初中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 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
近年來,由于流行音樂的迅速發展,很多初中生從幼兒時期就接觸流行音樂。流行音樂相較其他種類的音樂具有傳唱度高、簡單易懂的特點,對于初中生而言,學習起來比較容易。而且流行音樂的旋律和節奏能夠被廣大初中生所接受,從而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選用一些積極向上的音樂素材,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而且能夠提高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這是音樂教學的根本目標,也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內在需要。
(二) 豐富音樂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陳舊、形式單一,有限的音樂內容禁錮了學生的思想。流行音樂的引入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全新的視聽享受,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激發了學生的音樂潛能,從而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在實際教學中,學生能夠接觸各種各樣的音樂類型,對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 流行音樂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發揮引導作用
學生是音樂教學的主體,教師在引入流行音樂的過程中,要以學生的意見為參照,聽取學生的建議,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不僅在要注重音樂知識的傳授,還要重視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的音樂思維。積極采用情感教學,幫助學生深刻理解音樂內容和蘊含的情感,促使學生產生音樂的共鳴,從而提高學生的質量。例如,在學習《保衛黃河》時,由于曲目的年代感很難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取學生的意見,利用王力宏的《龍的傳人》進行教學導入,通過《龍的傳人》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再引出《保衛黃河》的教學內容,讓學生更深切地感受到黃河母親的偉大意義,引發學生的愛國之情。
(二) 選取具有針對性的音樂素材,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近年來,隨著流行音樂的快速發展,流行音樂不論是數量上還是類型上都在不斷增加。這就要求教師要認真篩選,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樂都可以被引入到教學中來,教師要為學生挑選一些積極向上的音樂內容,在聽取學生意見的基礎上,有有意識地選擇那些能夠為學生帶來積極影響的流行音樂。此外,初中生正處在青春期、叛逆期,教師還要注重音樂內容的針對性,比如選擇那些團結友愛、青春洋溢、歡快明朗的音樂,促使學生通過音樂欣賞能夠獲得正能量和積極的情緒,從而提高初中生的綜合素質,幫助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例如,教師可以選擇周杰倫的《蝸牛》、胡彥斌的《我的未來不是夢》、范瑋琪的《最初的夢想》等,這些都是積極向上的音樂素材,促使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并為實現夢想而不斷努力。這種積極的流行音樂既可以滿足初中生的興趣愛好,同時又提高了他們的文化修養。
(三) 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兼顧傳統與流行的協調發展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在引入流行音樂的同時,還要兼顧傳統音樂的發展。這就要求教師要統籌兼顧,促進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的協調發展。既要保留傳統音樂的藝術性,還要引入流行音樂的新鮮感,確保音樂教學充滿生命力和活力。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要合理設置課程內容,協調傳統音樂和流行音樂的比例,有效安排音樂教學的內容,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合理性。例如,在學習《我愛你,中國》時,教師可以先利用李宇春的《少年中國》或S.H.E的《中國話》展開教學,利用20分鐘的時間進行流行音樂的欣賞,促使學生產生情感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再用20分鐘的時間學習《我愛你,中國》,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使學生的愛國之情得以升華,最終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
(四) 采用信息技術教學,實現音樂教學的多元化
目前,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手段,為音樂教學帶來了不少便利。教師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多種類型的流行音樂,為學生帶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加深學生對音樂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此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分析沒收音樂作品的感情和創作靈感,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流行音樂的內涵,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例如,在學習《我愛你,塞北的雪》時,教師可以引入胡歌的《六月的雪》、張國榮的《雪中情》等,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歌曲的MV,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雪的美好,通過生動的畫面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認知。
三、 結語
總之,把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對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顯著的作用。因此,教師要積極發揮引導作用,從初中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最終實現初中音樂教學水平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陳美玲.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黃河之聲,2017.
[2]楊曉琴.初中音樂教學引入流行音樂的探究[J].音樂時空,2015(24).
作者簡介:
鄭麗麗,中教二級,安徽省阜陽市,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姜堂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