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網絡信息化教學體系主要是以教師傳授課堂知識為主要內容,然后把網絡信息技術作為媒介實現教學內容有效傳播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采用這樣的一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相關知識擁有一個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語文教師需要利用網絡信息化教學體系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全面的改革和創新,讓網絡信息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體現出更多的價值和作用。
關鍵詞:網絡信息化教學;教學模式;創新研究
一、 利用網絡信息化教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語文教師在應用網絡信息化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以及教材特點,把教材上的內容進行一個網絡信息化的數據整理,把傳統文字和圖像、音樂進行一個有效的結合,這種圖文并茂的形式才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講到《香港,璀璨的明珠》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給學生播放幾張香港著名公園、沙灘以及繁華街市的美麗景象,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作者為什么會把香港描述成是一顆無比璀璨的東方明珠。再比如,講到《索溪峪的野》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時,為了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文中“野”這個字,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索溪峪的視頻讓他們盡情欣賞這如夢幻一般美麗的索溪峪,然后再讓學生帶著感情對這篇文章進行一個誦讀,讓他們去體會作者對大自然景象所呈現出來的那種熱愛之情,激發學習課文的興趣,最終讓學生的情操得到了全面的熏陶。
二、
通過網絡信息化教學體系幫助學生突破教材的重難點
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模式讓課堂教學氛圍顯得死氣沉沉,無法讓學生的學習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而現如今教師合理應用網絡信息化教學體系,就可以為學生打造出一個輕松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還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突破教材中的重點內容和難點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在講到《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一類的古詩文教學內容時,就可以先對作者的時代背景進行一個圖片文字的情境導入,然后給學生簡單介紹一下辛棄疾的個人資料以及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的背景,再播放一張作者到黃沙嶺小路上欣賞風景的圖片,并帶領學生欣賞一段《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優美動聽的樂曲,告訴他們這首樂曲就是根據作者辛棄疾寫的這首詞而譜成曲子的。在這以后教師就可以先自己讀一遍整首詞讓同學聽清讀音和節奏,在讀到關鍵詞語的時候要進行解釋,如“路轉溪橋忽見”的“見”在古代中表示顯現的意思,所以讀xiàn。當教師讀完以后也讓學生標注完讀音,理解完相關意思以后教師就可以把整首詞分成上闋和下闋,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注意這首詞段落間的停頓。最后,教師再針對重點知識進行詳細地分析和整合,引導學生去深入理解“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等相關語句的意思以及表達手法。這樣的教學模式就讓教材內容變得有趣起來,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去接受和理解這些難懂的知識內容,還能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品味。
三、
通過網絡信息化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活動當中,教師需要把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當作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之一,因為學生擁有豐富的想象能力才能對課文內容進行一個更深刻的理解,而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信息的教學優勢增強學生的想象力。比如,很多學生在寫作文時都會寫:我生病了媽媽冒著風雨或者冒著風雪背我去醫院,或者放學了下雨了我沒有帶雨傘,同學(老師)冒雨送我回家等這些完全沒有新意的事情。這主要是因為學生缺乏觀察自己生活中事物的能力,也缺少一定的想象能力,所以語文教師需要通過網絡信息技術播放一些感動人心的視頻去觸及他們的心靈。
比如,教師在講到《賣火柴的小女孩》這一部分的教學內容時,就可以給學生播放一個小女孩在大年夜流浪街頭賣火柴的故事。在冰冷的街頭她窮得連一雙鞋都穿不起,她又冷又餓內心充滿了孤獨和絕望,在街上聞著烤鴨的香味她都充滿了無盡的渴望,這種想要得到幫助但又得不到別人同情的小女孩,如果你遇到了她,你會幫助她嗎?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就會產生同情、憐憫、悲憤、無奈等各種復雜的情感。有的會為小女孩的遭遇而感到痛心,有的會因為街頭人群對小女孩的冷漠而感到悲憤,當學生看完以后教師就可以讓他們結合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寫一篇《假如我遇到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為題目的500字作文。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想象能力得到全面的培養和發揮,還能提高學生的觀察生活、體驗情感的意識。
四、
利用網絡信息化教學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隨著我國新課標的深入改革和創新,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自主性的學習,這樣才能為他們今后的學習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且教師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化教學體系去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效果。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借景抒情的寫作手法時,就可以讓學生先通過網絡信息技術去搜索一些和這種寫作手法有關的素材資料,然后再讓他們去主動分析和理解借景抒情在實際寫作過程中所要表現出來的效果,以及借景抒情到底是在描繪一種怎樣的情景,抒發一種什么樣的情感等。例如,在教學送別詩《送元二使安西》時,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展現“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的畫面和意境,引導學生理解“垂柳依依”與“留戀友人”的意象,理解借景抒發對好友的留戀、關切、祝福的情感這種寫作手法。再布置學生利用網絡信息技術搜集整理多首送別詩,歸類學習這種寫作手法練習寫作。最后教師再讓學生把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信息技術展現給班級的其他同學。這樣的一種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也能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
五、 結語
綜上所述,網絡信息化教學體系是通過互聯網的功能和特性為學生打造出一個更加生動有趣的語文教學情境,而且教師把圖像、文字和聲音進行有效的結合就可以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信息化教學已經成為了推動現代教學發展的全新教學模式,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對網絡信息化教學體系加強應用,最終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呂渭源.論教學知識的智慧含量——從客觀知識本身的屬性進行考察[J].基礎教育研究,1997(6).
[2]謝美明.例談“翻轉課堂”模式下的中學語文詩詞教學[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6).
作者簡介:
賴淑珍,福建省龍巖市,龍巖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