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靜
【關鍵詞】 數學教學;德育;實際;教材;聯系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8—0059—01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體現新課改的理念,結合學科特點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滲透在教學過程中。《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突出了“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教育觀念,強調了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技能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在學習知識技能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在關注學生對知識技能掌握情況的同時,要注重滲透德育,使學生受到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學文化教育,以促進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
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首先要將德育本身的因素與數學學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德育內容逐步內化為學生個體的思想品德。如,從數學概念上看:直與曲,已知和未知,精確與近似,循環與不循環,公約與互質,正比例與反比例等,均揭示了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從數學運算上看:加與減,乘與除的關系,積與商的變化等內容,隱含著客觀事物中的對立統一規律等等。因此作為一線教師,我們要善于捕捉小學數學本身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內容,在傳授學生數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加強德育滲透,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熏陶,進一步明確學習目的,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個性心理品質的健康發展。
一、聯系實際,明確目的
數學知識在日常生活、生產建設和科技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聯系實際,闡明所學知識的用處,從而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深入淺出地進行學習目的教育。例如,三年級教學中,估算的份量大大提高了,教師在介紹估算方法時,要強調估算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價值。事實上我們生活中碰到數的問題時,許多時候都只需估算一下,并不需要精確計算;四年級數學廣角的植樹問題時,不僅僅是智力的開發,還有整體規劃、美化家園等意識的培養。通過教師簡明扼要的介紹,使學生把所學新知識同現實生活、今后的學習和國家的建設逐步聯系起來,明確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另外,還可以借助報刊、雜志、廣播、電視等提供的材料,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學生介紹一些數學在現代信息社會中的廣泛應用,使學生開闊眼界,產生學好新知識的欲望和正確學習的動機,增強學習的動力。
二、細研教材,滲透德育
數學教材中有很多插圖和應用題,教學時可以選擇富有教育意義、形象生動的插圖,有說服力的數據和統計材料,以及數學史料等內容,進行愛祖國、愛社會主義、愛科學的教育。例如,三年級上冊教材中第十五頁的主題圖以及后面的統計圖,介紹了我國特有動物的種數、瀕危和受威脅動物的種數,借此我們可以對學生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在教學“時、分、秒”時,可進行守時惜時教育;在應用題教學中,可結合統計有關數據,培養學生綠化意識;在諸如節約用煤氣、糧食增產、激光測距等具體事例中,使學生受到多種思想的教育。在我們的教科書中,有一些關于數學知識的歷史史料,數學故事,名人介紹等,這些都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能激發學生愛祖國、愛科學的情感。
三、縱橫交替,加強聯系
數學教材中各部分知識之間存在著縱向和橫向的緊密聯系,這些都充滿著唯物主義思想和辯證法,教學時要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進行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例如,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在知識的縱向發展方面,可以通過數學知識的產生,揭示數學知識與現實生產、生活的關系,知道知識來源于實踐,服務于實際,滲透一些“實踐第一”的觀點。在知識的橫向聯系方面,可以圍繞數學概念之間的聯系,通過“大與小、多與少、加與減、乘與除、積與商的變化、正比例與反比例”等內容,滲透一些對立統一運動變化的觀點。還可以通過一些應用題的改編練習,分數應用題的解答,應用題的一題多解,以及幾何初步知識等內容,滲透一些辯證統一的觀念,使學生在知識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中受到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總之,德育本身就是一個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概念,在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是一個重要的,并且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的課題。在進行這一課題實踐時,必須注意方法上文道結合,做到自然妥貼,使學科內容與德育內容做到和諧統一,把德育內容與知識傳授融為一體,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