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商務的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已經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并隨著我國的經濟建設發展而不斷調整自身的方向,為當地的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為解決我國農村問題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
關鍵詞: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解決對策
引言: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已經開始不滿足傳統的實體店購物模式,在各類生活用品、電子設備和文教用品實現了電子商務模式的同時,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已經出現并呈現上升的趨勢。利用電子商務對當地生鮮農產品進行處理,可以有效地擴展農產品的經銷范圍,有效解決當地的三農問題。電子商務是跨境、跨時間的購物,可以有效消除地域限制,為不同地區的消費者提供優質的生鮮農產品,實現當地農產品與消費市場的快速對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一、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1.電子商務模式發展迅速
在一個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電子商務一經出現就成為新型購物模式的寵兒。短短幾十年不到的時間,電子商務迅速占領各類產品經銷市場,并逐步擴展業務。近年來生鮮農產品的電子商務模式是其發展重點,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00EC.CN)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生鮮農產品電商交易額達到1400億元,年增長率超過50%,并有望在2020年超過4000億元。
2.電子商務發展不平衡
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模式是一種新型的經銷模式,各地興起的時間不盡相同,西部地區較東部地區興起較晚,其特色生鮮農產品種類也不足以支撐當地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為平衡各地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當地電子商務發展部門要開發本地特色生鮮農產品,以此打開當地生鮮農產品的供銷經營范圍。電子商務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生鮮農產品的產業銷售鏈穩定,西北地區的生鮮市場占比不足東部的20%,其投入成本和收入的不成比例也阻礙了當地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發展。
3.物流與電子商務發展不平衡
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物流的支持,生鮮農產品更是如此。生鮮農產品的電子商務大都涉及到反季節經銷和跨境經銷,其運輸的范圍和時間跨度都比較大,生鮮農產品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來儲存和運輸。冷鏈運輸是保證生鮮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性的基礎,但我國的冷庫發展還不夠全面,部分地區的冷庫容量無法支持當地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我國現階段冷庫容量約為3800萬噸,可用冷庫容量不足30%,僅為美國人均冷庫量的20%。目前的可用冷庫容量僅僅占總需求的20%-30%。冷庫的可用容量滿足不了物流中的運輸與儲藏,技術和設備水平也不達標,使得生鮮農產品在經銷過程中產生大量的損耗,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在東部地區的生鮮農產品發展中,主打的水產品和果蔬類都需要長時間的冷鏈運輸與存儲,以保證其口感和風味。在西部地區的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中,當地的冷庫建設還比較匱乏,不支持大規模的冷鏈運輸。且生鮮農產品的跨境電子商務經銷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特別是在冷庫建設和大量的生鮮農產品采購和運輸中的損耗等方面。大量的資金投入使得當地一些小型企業無法發展。
二、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策略
1.加強生鮮農產品物流的發展
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物流企業,良好的物流是發展生鮮農產品經銷鏈,提高生鮮農產品運輸效率的重點部分。目前我國物流企業發展良好,但是生鮮農產品的運輸還處在初級階段,各地的冷庫建設和調配還不夠成熟,沒有形成一個長久穩定的供銷關系,使得很多地區出現了農戶有貨運不出,冷庫缺貨無處取的窘境。為解決上述情況,我們要加強當地生鮮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建設相匹配的冷庫存儲生鮮農產品,規范生鮮農產品的入庫出庫管理,構建一個完整的生鮮農產品物流運輸體系,發展當地生鮮農產品的運輸。
2.多元化的經營政策
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中,生鮮農產品行業應該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時刻關注市場中最為熱銷的產品體系并不斷改變經營方向,不斷發展壯大自身企業的經營規模,從根本上擴展生鮮農產品的業務范圍,使得生鮮農產品的營銷策略靈活化,來應對不斷發展的社會需求。采取多元化的經營政策,即為不在單一的生鮮農產品上投入過多,以一個多元化的方式來發展生鮮農產品業。
3.突出當地品牌特色
目前我國生鮮農產品產業經銷商眾多,要想在眾多生鮮農產品中脫穎而出,首要任務是先建立一個響亮的品牌,利用當地的特色優質農產品作為當地生鮮農產品的明星產品,通過對明星產品的宣傳來最大化品牌效應,并吸引消費者更多地了解本品牌的其他產品。例如在西安地區盛產優質的獼猴桃,當地生鮮農產品可以通過包裝該類果蔬產品,保證優質足量的供應,以明星產品打開其他省份的生鮮農產品缺口,發展本地生鮮行業。
4.加強信息化手段的應用
當今世界是信息化發展迅速的時代,是一個以數據流量為主流風向的發展時代,要想在各種潮流的沖擊下立于不敗之地,生鮮農產品行業就要及時加強信息化手段的應用,融入到行業的管理和發展之中。及時吸取網絡信息化的最新技術和行業的最新消息,用不斷變化的經營模式來應對日新月異的市場。
5.建立完善的運輸管理制度
實現安全穩定的產業運輸鏈離不開合理科學的制度約束,不僅僅是對于管理工作的界限要求,也是對生鮮農產品質量和安全的保障。制度通常是生鮮農產品運輸行業工作的前提,是控制工作順暢進行的體系保障,是決策的依據,也是生鮮農產品運輸行業管理的關鍵。運輸部門要不斷更新發展自身制度,對于運輸生鮮農產品的標準、運輸時間、運輸總量和運輸路線都要有一個明確的把握。對各類生鮮農產品的保存方式,出現損壞時的處理辦法和不同生鮮農產品的運輸模式都要有一個明確的制度規定,規范化生鮮農產品運輸管理進程,從根本上提高生鮮農產品運輸效率。
6.引進和培養相關技術型人才
電子商務建設中最缺少的部分就是相關的技術人才,優秀的技術人才是整個電子商務發展和電子商務正常運營的保障。為了保證電子商務正常運營,讓電子商務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要對相關的電子商務建設人才和電子商務管理人才進行把控,提高管理質量,完善管理條例,打造一支擁有專業知識、實戰能力豐富的現代化電子商務人才隊伍。電子商務相關部門要組織相關高水平的考核人員,定期對下屬的管理人才進行考核和培訓,定期培訓加強相關人員的專業知識和實戰能力,定期考核并淘汰掉不合格的人員,定期培訓相關實習人員,為一支年輕的電子商務隊伍提供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
7.完善生鮮農產品的供應鏈
發展生鮮農產品的電子商務模式需要嚴格的按照國家標準對生鮮農產商品進行等級劃分,并按照產品的種類、重量、規格等參數進行明確的標注,使消費者可以直觀地在電子商務平臺對生鮮農產品有一個明確的了解。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一些在當地享受不到的生鮮農產品也有了巨大的需求,我們要樹立好當地生鮮農產品的品牌效應,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建立一個從農戶到電商公司,再到物流企業的一個完整供應體系,全面推進生鮮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發展。
三、結束語
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農業大國,人民對生鮮農產品需求量的提升和新型電子商務的出現給予生鮮農產品很大的開發潛力。為保證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我們要加強電子商務相關技術人才的培養,與當地特色農產品結合起來,建立一個完整的生鮮農產品供應鏈,全面推進生鮮農產品的電子商務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建鑫,王可山,張春林.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中國流通經濟,2016,30(12):57-64.
[2]趙淑雯,吳占坤.黑龍江省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對策[J].黑龍江糧食,2016(11):15-17.
[3]譚本艷,文雅.中國生鮮農產品電商發展的現狀與對策[J].世界農業, 2016(3):181-184.
[4]任慶琳,王明宇.生鮮農產品電子商務物流問題和對策研究[J].中國商論,2015(30):82-86.
作者簡介:韋智康(1964.10- ),男,壯族,籍貫:廣西,學歷:本科,職稱:高講,單位:廣西交通運輸學校,研究方向:農村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