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三板市場中的掛牌企業超過1萬家,為這部分企業打造優質的融資環境,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帶來正面影響?;谶@一認知,本文將首先對新三板市場的發展歷程與瓶頸進行簡要論述,并圍繞融資中存在的問題,探究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同時也將針對融資問題,提出具體的改進策略。
關鍵詞:新三板市場;融資問題;改進策略;創新層
2013年后,新三板的市場定位再次發生變化。通過大幅擴容,新三板市場的企業培育功能得到強化。2015年后,社會閑置資金得到充分調動,證券市場異常活躍,新三板市場再次實現跨越式發展。但2017年后,證券市場整體陷入低迷,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嚴重不足,融資效率大幅降低。股權融資,是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途徑,改進新三板市場的融資機制,將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帶來正面影響。
一、新三板市場概述
新三板市場成立于2006年。在這一時期,我國科創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果,但成果轉化、持續創新等工作需要得到資金支持。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將中關村科技園區內的非上市企業納入到代辦股份系統,并與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并稱為新三板。2012年,我國經濟增幅逐漸放緩,傳統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愈發突出,“新常態”、“換擋期”等新名詞已被用于描述我國經濟。為了推進科技創新,并減少企業融資壓力,監管部門秉承“總體規劃,分步推進,穩妥實施”的方針,逐步擴容了新三板市場的企業容量。2013年1月,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正式掛牌,新三板市場的融資效率進一步增強。2015年,我國金融市場異?;钴S,新三板市場的融資規模大幅提升,部分企業估值達到市盈率500倍以上。在此背景下,新三板市場的總市值由2014年的4591.4億元大幅提升至24584.4億元。2017年后,經濟不確定因素逐漸增多,我國央行對表外業務實施調控,市場流動性逐漸萎縮。在這一背景下,新三板市場的融資難度也逐漸提升。截止2019年1月,新三板市場的掛牌企業數量已由2017年的11630家下降至10684家。
綜合分析,新三板市場具有流動性不足、炒作風氣明顯、企業盈利不足等問題。新三板市場的掛牌企業,多數處于成長階段。企業總資產與盈利能力普遍較低。由于此類企業難以為投資人帶來穩定回報,因此投資預期多聚焦于估值提升。受此影響,新三板投資人較少為企業提供長期支持,在受到外部因素影響的情況下,市場內的換手率就會快速提升。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散戶投資人的盈利空間大幅收窄,投資意愿也必然會受到影響,流動性不足的問題愈發突出。總之,在創業板、中小企業板的夾擊下,新三板市場已處于極為尷尬的境地,市場發展嚴重依賴于存量資金,長期陷入熊市的預期不斷增強。
二、新三板市場融資存在的問題
1.融資成本偏高
新三板市場融資成本偏高,是相對于企業融資效率而得出的結論。通常情況下,新三版上市企業的掛牌成本在200萬元-500萬元之間,掛牌后每年需支付的定向費用為30萬元,財務合規改造費通常在50萬元-150萬元之間,若定向增發仍須支付對應的中介費。由此可見,一家在新三板市場掛牌三年的企業,需支付不低于600萬元的融資成本。同時,新三板掛牌后,企業的經營成本也將不斷提升。例如,申請掛牌的企業通常會受到更為嚴格的財務監管,而補繳增值稅已成為財務審核的主要目標。其中,收入為全額入賬的部分需補繳增值稅。成本評估存在瑕疵的部分,也需得到調整。還有掛牌后,企業資金與大股東個人資金將不再區分管理,大股東或企業投資人也需補繳個人所得稅。再有,在新三板市場掛牌的企業,需要為員工補交社保、公積金等福利,這一隱性成本也會使企業背負沉重的資金壓力。
2.融資效率過低
近年來,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嚴重不足,企業的融資效率大幅降低,近80%的企業成為“僵尸股”。導致新三板市場融資效率過低的主要因素可被概括為三個方面。其一,是市場信息成本過高帶來的逆向選擇。金融投資的基本邏輯,是將閑置資產配置到生產環節,從而獲得相應利潤。但在投資過程中,資金流動需要得到有效信息的引領,其中包含生產效率、市場需求、組織機構等信息。但新三板市場的信息披露機制落后于主板市場,這一問題將增加投資風險,從而導致投資人脫離該領域。其二,是經濟環境帶來的宏觀影響。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的投資風險不斷提升,新三板市場的流動性逐年下降。其三,是企業自身經營機制帶來的負面影響。投資人通常不愿將資金配置到,制度不完善、人才機制不健全的企業中。但部分企業在接受上市輔導后,仍然存在制度落實不到位、人才選拔摻雜個人因素等問題。
3.融資風險提升
據統計,2017年后,我國規模企業的平均利潤不足6%,其中工業企業的平均利潤不足4%。依此計算,我國企業的融資成本不應超過5%,否則將面臨負債風險。但現實環境下,多數企業在新三板市場的融資成本遠高于5%。受此影響,實施停牌調整的企業數量不斷增加。依據東方財務網提供的數據顯示,2019年1月停牌的企業數量為575家。再有,受到市場流動性不足等問題帶來的影響。部分企業會通過股權質押,向銀行申請貸款。在新三板掛牌后,企業股權會獲得估值,股份也將具備商業流動條件。但在當下的新三板市場中,股權與投資的供需關系極不平衡,多數企業難以獲得投資人青睞。因此部分企業會利用股權,向銀行申請抵押貸款,從而獲得資金支持。但由于股權的公允價格存在較大波動,因此銀行通常會刻意壓低股權估值,并收取高額利息。企業在承擔高額利息的情況下,必然會面臨融資風險,若出現違約,銀行將承擔最終損失。
4.轉板機制不完善
主板市場的流動性更為充足,信息監管也更為規范,因此具備條件的企業更期望進入主板市場。同時在推出創業板后,新三板的市場定位也逐漸發生轉變,為創業板培育候選企業已成為新三板的主要功能。2013年,新三板市場實現全面擴容。這一舉措使得新三板的培育功能得到強化。有鑒于此,轉板已成為新三板企業的發展目標。但在現實環境下,新三板的轉板機制仍然不夠完善。首先,當前的新三板市場并未與主板市場建立對接關系,期望轉板的企業需首先退出新三板市場。這一設計的初衷是保護新三板市場的資金存量與完整度。但在實施中會為申請轉板的企業帶來相應風險。其次,新三版企業申請轉板的難度通常較大。其中所產生的中介費用也會使企業背負沉重的經濟負擔。這一問題也將影響企業的轉板意愿。當前新三板市場的吸引力大幅下降,離場情緒不斷提升。保護新三板市場的健康發展仍然是監管部門的主要目標,因此轉板機制難以在短期內得到調整。
三、完善新三板市場融資的具體策略
1.降低融資成本
相較于新三板市場的融資效率,多數企業所承受的融資成本偏高。這一問題不僅無助于企業融資,也會使其承擔融資風險。同時新三板上市所產生的中介費用,對于保障上市企業資質具有關鍵作用,因此此類支出不應得到縮減。并且在融資過程中產生的各項費用,是維系市場監管體系的主要經濟來源,征收此類費用具有必要性。有鑒于此,在減輕企業融資成本的過程中,政府部門可通過稅制調整,減輕企業負擔。例如,新三板企業中,高新技術企業通常會被納入創新層。針對這部分企業,稅務部門或地方政府,可為其提供財稅扶持,從而使其融資成本得到相應緩解。當前我國針對科技創新型企業制定了更為優惠的稅收政策,多數企業的增值稅率已低至6%-10%。但在稅務審核的過程中,科技企業的認定存在一定難度,部分經營項目仍需依照16%繳納稅金。若將新三板創新層中的企業自動認定為科技創新企業,則會使這部分企業的融資成本在稅收環節得到彌補。
2.提升融資效率
融資效率過低是制約新三板市場發展的主要因素,在改進的過程中,新三板市場應通過優化信息供給,提升投資效率。當新三板投資人的收益率得到提升后,該市場的流動性將得到補充,融資效率也將隨之提升。例如,監管部門可參照主板市場的信息披露機制,制定新三板市場的信息管理標準。通過這一措施,企業的問題將得到及時披露,當投資人掌握到有效信息后,優質企業將獲得更為充足的資金,其市值也將相應提升。在融資投入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融資金額可使融資效率得到提升。或者,監管部門可為融資企業提供差異化的財務報表。其中具備條件的企業可在常規報表的基礎上,為投資人提供更為豐富的信息。通過優化企業信息,這部分企業將吸引到更多關注,其投資效率也將得到提升。總之,融資效率與投資效率具有緊密的關聯性,只有在投資效率得到提升后,市場中的流動性才可得到補足,融資效率也將隨之提升。
3.防范融資風險
股權質押將提升融資成本,企業與金融機構都將面臨償付風險。2018年底,新三板市場的總市值已超過6萬億。若第三板市場出現金融風險,將對我國金融體系帶來嚴重沖擊,針對這一問題,監管部門應依據依據市盈率制定風險防范機制,從而使企業的融資風險得到有效調控。當前供需博弈已成為我國證券市場的主要定價機制,但我國證券市場的監管機制仍然不夠完善,散戶投資人及中小機構難以在博弈中占據主動,市場的公平性也將受到影響。例如,2015年后,新三板市場估值嚴重虛高,中小投資人被高位套牢。在改進過程中,新三板市場可在基礎層設立市盈率預警機制,當市盈利率超過20倍時,投資人將接到警訓,若超過50倍后,該股票將停止交易。基礎層的企業普遍集中在傳統領域,其發展路徑較為穩定,股價過度提升往往來源于機構炒作。將股票價格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將使股權質押風險得到防范,企業的償還能力也將得到保障。
4.完善轉板機制
轉板機制不完善,是制約新三板掛牌企業融資的主要障礙,但現行機制也會對新三板的發展提供保護。由此可見,平衡企業利益與市場整體利益,是完善現行轉板機制的主要著眼點。在改進過程中,監管部門可將創新層與基礎層的轉板機制作出區隔。例如,創新層內的企業,可與創業板實現對接。創新層內符合創業板要求的企業,可在接受財務考核及道德審核后,轉入創業板。通過這樣的設計,優質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可進入更好的發展平臺。當前我國對于科技創新企業的關注度較高,開放創新層的轉板通道,可使創新企業得到有力支持。其次,新三板也可對基礎層企業實施細化評級,通過評級優質企業將得以凸顯,同時在轉板過程中,獲得頂級評價的企業將獲得重回新三板的保底承諾??傊M一步調整轉板機制,有助于優質企業的發展,而通過評級與分層處理,將使優惠政策集中落實給優質企業。
四、結語
新三板市場,是我國中小企業開展股權融資的主要渠道,在優化融資機制的過程中,有關部門可通過稅收渠道,間接降低創新層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也應通過改善信息環境,擴充市場流動性,從而使企業融資效率得到提升。再有監管部門應依據市盈率設定股價監管機制,從而使股權質押所帶來的風險得到控制。最后新三板市場應開放創新層與創業板之間的轉板通道,從而使創新型企業的發展得到有力支持。
參考文獻:
[1]齊士博,王穎.中小企業在新三板市場融資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 中國市場,2018(08):46+49.
[2]吳中超,靳靜.我國新三板市場發展現狀、趨勢與監管——對十年間的回顧[J].現代經濟探討,2017(01):49-54.
[3]張益米,趙紅平.江蘇省中小企業在新三板市場上融資現狀及對策[J].時代金融,2017(18):122-123+134.
作者簡介:盧文?。?984- ),男,江蘇徐州人,碩士,研究方向:企業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