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潔 蔣娜
【摘 要】為了發揮學校音樂美育教學的價值,我們在音樂教學活動的開展實踐中,必須全面把握音樂美育的實施原則,使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得到優化,進一步彰顯學校音樂教學對于學生素質能力提升的效果。
【關鍵詞】學校;音樂教學;美育;原則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09-0225-01
音樂教育作為一種美育實踐,無論在實施過程中,還是目標任務的完成中,都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和原則,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發揮學校音樂美育教學的功能和價值。那么,如何在教學中把握音樂審美教學的規律和原則,最大化發揮音樂審美教學實踐的作用呢?筆者從教學實踐出發,歸納和總結了審美教育實施的若干原則,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音樂教學開展中要注重情感性滲透
音樂本身就是承載了人類豐富情感的藝術形式,因而學生在音樂賞析過程中也會有深刻的情感體驗。所以,在學校的音樂教學開展中,要注重挖掘音樂中的情感內涵,引發學生更深層次的思考。音樂是最觸及內心和打動靈魂的藝術形式,所以學校的音樂教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深刻的情感教育,這顯然與其他學科教學不同。因而,在學校的音樂教學中,加強情感的滲透,使學生的情感、生活與音樂教學緊密相連,使學生對音樂教學充滿興趣和動力。音樂作為情感的載體,在音樂審美活動中有豐富的情感體驗,也凸顯了音樂審美教育情感性的核心本質,所以,音樂賞析、舞蹈創作、器樂表演等各種音樂活動,都要在開展實施過程中導向性地進行滲透,激發學生的情感需求,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從而打造充滿情感色彩的音樂課堂。
二、音樂教學開展中要加強音樂的表現力
音樂豐富的表現力和感染力也是其審美教育中的重要因素,正是因為音樂具備了這些功能,才使其保持了旺盛的藝術生命力。音樂教學內在的感染力也使其得到了廣泛傳播,深受學生喜歡和青睞,得以加強學生的音樂審美實踐。因而,在日常的音樂審美教學中,獨特的音樂氛圍會很快感染到學生,使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到音樂活動的表現和實踐中來。同時,音樂教師也要做好自身的引導工作,加強每一個教學環節的把控,用自己專業的音樂功底和豐富的教學經驗來展現音樂的魅力,吸引學生的眼光,加強學生的表現和體驗。
音樂教學作為實踐性藝術活動,并非只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去演繹音樂,而是要學會深刻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使音樂學習的過程更加生動有趣。學生能夠在充滿樂趣的音樂課堂中,深化審美體驗。
三、音樂教學開展中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性
音樂是最具實踐性的學科,因而在學校的音樂教學開展實踐中,突出的實踐性探索也是審美教育實踐效果的最佳途徑。音樂教學的實施需要每一個學生的積極參與,教師也要注重每一個教學環節的精心引導,使學生能夠在豐富的音樂實踐中進行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得到藝術才華的提升。所以,音樂教學的實踐性探索,進一步深化了學校音樂審美教學的素質教育功能和價值。學校音樂教學活動的實踐需求,需要多元化途徑、多樣性平臺,使學生的音樂興趣得到挖掘,在充滿樂趣的音樂實踐中保持極大的音樂熱情。學生可以借助學校的音樂實踐平臺,進行音樂表演和音樂創作,逐步積累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和品位。音樂教師作為學校音樂教學開展的核心人物,要對教學活動進行科學的組織,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興趣來創造實踐平臺,使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實踐中來,全身心感受到音樂所帶來的愉悅。
四、音樂教學開展中要激發學生創造性
學生對音樂的創造性是在積累了眾多音樂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充分調動想象力和創造力的音樂探索活動。對于學校音樂審美教學而言,學生能夠積極主動進行音樂創作,這是音樂教學成果的直接反映。學生通過一系列音樂教學活動的熏陶和啟發,能夠喚醒自身音樂創作的意識,發揮了音樂審美教學的功能。因而,創造性也是學校音樂審美教學開展的重要原則之一,只有將創造性意識滲透到每一個音樂教學的步驟中,學生的創新能力才能被逐漸激發出來,主動進行音樂的探索和創造。此外,音樂教師在教學活動的實踐中,也要注重對學生音樂才華的塑造和培養,使學生充滿自信地進行音樂探索,能夠將創新精神植根于學生的內心深處。并且將豐富的音樂知識進行整合和優化,從音樂課堂延伸到課外實踐,使學生充分發揮自身的主體參與價值,提升學校音樂審美教學的效果。
總而言之,音樂教學作為學校美育工作的重點內容,具有一定的規律性。想要最大化發揮學校音樂美育教學中的功能和優勢,必須把握其規律和原則,從根源上把控教學的成效。因而,筆者從情感性滲透、音樂表現力、音樂實踐性以及音樂創造性這四個方面進行總結,從學校的音樂教學實踐出發,梳理出共同性原則,從而能夠對學校音樂教學開展產生積極的指導作用,使學校音樂美育教學功能更加顯著,加強對學生素質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舒婷.音樂欣賞教學中的美育初探[J].寧夏教育,2018,(Z1):30-32.
[2]羅強,鄒立君.關于學校美育載體的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8,(0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