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穎 唐楊陽 王可欣
摘要:文章結合江蘇省農業保險的現狀,討論其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具有江蘇省地域特色的農業保險精準扶貧措施。
關鍵詞:農業保險;精準扶貧;江蘇省
一、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表達了以建立健全精準扶貧工作機制的方式來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堅定決心。保險作為我國金融業的三駕馬車之一,其分散風險和經濟補償的職能體現了保險反貧困的作用,契合了精準扶貧的要求。我國的貧困人口主要是在農村地區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戶。因此,為了保障貧困農戶的經濟收入水平,維持農戶的經營生產活動的穩定性,保險在助力精準扶貧工作中主要研究方向應當著眼于農業保險。
二、江蘇省農業保險精準扶貧的現狀分析
(一)政府為農業保險兜底
“聯辦共保”模式是江蘇提出的政府和保險公司按一定比例收取保費、承擔風險的一種農業保險運作模式。農業保險所承保的風險巨大且集中,保險公司承擔能力不足,另外,大多數農戶不愿承擔高昂的農業保險費率,從而衍生出“聯辦共保”的模式。政府參與農業保險市場,為其分攤風險,成為農業保險精準扶貧的可靠的兜底。
(二)農業保險種類多,覆蓋面廣
自江蘇省全省推廣“聯辦共保”模式以來,省內的農業保險種類從12個增加到了52個,各市區因地制宜地推出了各種新型險種:如南京高淳區在2012年推出了內塘螃蟹水溫指數保險,常州武進區于2016年推出了水稻收入保險,連云港保險公司在2016年聯合期貨公司推出了玉米期貨價格指數保險......農業保險的保障范圍基本實現了對各種農產品自然風險和價格風險的全覆蓋,為江蘇省貧困農戶的生產活動提供了多種保障選擇。
(三)農業保險保費收支水平提高
江蘇省統一“聯辦共保”模式之后,農業保險仍堅持自愿投保的經營原則。江蘇省農業保險保費收入近年來有較大提升,2008年至2016年增長了近4倍。另外,農業保險的賠付支出也從2008年的1.87億元增長為2016年的25.05億元,理賠水平的提高,減少了農戶因災致貧的情況。
三、江蘇省農業保險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扶貧對象識別不精準
我國尚未建立精準的貧困識別機制,部分貧困農戶的扶貧資源在配置時會因非貧困農戶的排擠而喪失。由于農業保險的自愿原則,部分真正貧困的農戶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加之硬件基礎設施的不完備,最終導致扶貧資源偏離,沒有落實到貧困對象身上。
(二)政府、保險公司和基層服務人員職責不明
聯辦共保模式下,江蘇全省在承保公司的選擇上均采用了行政指定方式,然而政府、保險公司和基層服務人員之間信息不對稱,降低了定損和賠付效率,影響了政策型農業保險扶貧工作的展開。
(三)政策、立法、市場監管不到位
為了促進農業保險事業健康發展,國務院出臺了《農業保險條例》。然而據此來解決一些具體問題較為困難,如各個地區的財政補貼比例該如何調節,巨災準備金該如何管理和使用等,為此,各地區提出了多種方案,但沒有全國性的政策法規予以支持,實際操作也不規范,降低了扶貧效果。
四、江蘇省農業保險精準扶貧的政策建議
(一)建立精準的貧困識別機制
政府首先應當改進貧困縣考核機制,在明確貧困縣的前提下精準定位到貧困農戶。針對各農戶建立“一戶一檔”,檔案里記錄農戶的基本信息、種植規模等情況,并清楚地記錄到信息管理系統中去,動態實時更新,在進行貧困識別時能更加精確地進行篩選,防止出現扶貧資源偏離的情況。
(二)針對部分貧困農戶采取強制性投保措施
以山東壽光為例,壽光共有14.7萬大棚,近期發生的重大災害事故中,受災大棚超過了2/3,其中參與保險的卻不足120個。農民的投保意識薄弱。貸款成了大多數村民的首選,建一個大棚需花費超過25萬元,貸款金額占比3/5,農戶在沒有保險的情況下難以償還。江蘇省應當引以為戒,針對部分貧困農戶采取強制性投保措施,使其在農產品遭受嚴重損失時能夠獲得相應保障。
(三)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因地制宜
江蘇省的政策性農業保險部分試點地域把握不夠精準,直接將其看作是惠民補貼,加重了地方財政部門的負擔。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必須調整農業保險的財政補貼分配制度,根據各個農戶的實際情況靈活補貼,合理利用資金。其次,這是一個多方協作的過程,應當明確各方職責,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定損和賠付效率。
盡管已經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但地方政府及保險公司在制定具體保險條例時也應考慮到當下該地區的現實情況,因地制宜地提出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鄭軍,王啟敏.農業保險與精準扶貧:發展困境與改革創新[J].沈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5).
[2]林森,陳盛偉.精準扶貧背景下山東省政策性農業保險發展路徑探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4).
[3]何亮.保險推動精準扶貧的難點及對策[J].中國保險,2017(11).
[4]劉永剛,季秀杰,張銘朔.依托精準扶貧建立涉農信貸與涉農保險互動機制的對策[J].商業經濟,2017(05).
[5]李倩.發揮保險業精準扶貧作用[J].中國金融,2016(04).
[6]張靜.商業保險參與政策性農業保險的現實選擇——江蘇政策性農險模式的實踐與啟示[J].農村經濟,2010(03).
*基金項目:大學生科研課題“脫貧攻堅背景下江蘇農業保險精準扶貧對策研究”(項目編號:17C067)。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