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璐 蘇恬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流思想不斷深入人心,廉潔文化建設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廉潔教育也更為廣泛的開展。高校廉潔教育的對象并非只是黨政領導工作人員,年輕的大學生群體也需要去接受廉潔教育。文章通過探討大學生廉潔教育中出現的問題,為建設廉潔和諧的校園環境提供一定的參考,以使高校廉潔教育更具針對性、現實性和實效性。
關鍵詞: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
近年來,黨中央和全國各界對于反腐倡廉工作更為看重,高校反腐倡廉則體現在建設廉潔和諧的校園。盡管多數高校都已實施了廉潔教育工作,但是基本上都是單純的執行國家的相關規定及政策,并沒有對其予以足夠的重視,大多都只是做做表面文章,切實執行并貫徹落實的更是少之又少。長期以來,人們習慣上把大學生看成是一個象牙塔內純潔而又秩嫩的群體,很少有人會把腐敗問題與這一群體聯系起來。實際上,高校和社會密不可分,高校并非獨立于社會單獨存在,這難免使社會的不正之風刮進本應純潔干凈的校園。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黨的事業的接班人,大學生的廉潔教育其實很有必要。
一、廉潔教育認識程度有待加強
當前,大學生的廉潔教育處在不成熟的階段,在高校廉潔教育為誰而開,開展的意義上存在一定的誤區,影響高校廉潔教育的順利開展。
首先,對于廉潔教育的意義的認識不夠。一是高校教育者方面,有的教師認為大學生沒有腐敗滋生蔓延的土壤和條件,對其開展廉潔教育沒有意義或者意義不大。多數高校工作者不僅有著教師的評級壓力,同時開展著很多學術項目,工作負擔較重,而開展廉潔教育是一件短期內很難出效果的工作,這就意味著進行這項工作的高校教育者是很難在這項工作上得到“好處”的,因此,對待廉潔教育難免會有一種應付的心態。二是被教育者方面,被教育者即大學生,普遍對廉潔教育的意義理解不夠,認為這是在“洗腦”,或者抱有“我以后不準備做官,為什么還要接受廉潔教育?”對于廉潔教育活動極其不配合,影響高校教育者工作的開展。
其次,對于廉潔教育對象認識不全面。從教育者的角度來說,有的教師認為真正需要開展廉潔教育的是高校管理者和工作人員。領導層的貪污腐敗、教師的學術腐敗才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并不看好大學生廉潔教育發揮的作用。從被教育者的角度來說,有的學生認為廉潔教育的對象應該是學校各級管理者,針對大學生的廉潔教育主要是那些當干部的和黨員的學生。認為他們才是真正容易產生以權謀私,破壞廉潔風氣的人。但是,我們要看到普通學生才是大學生廉潔教育的主要對象,不可厚此薄彼,他們是未來廉潔社會建設的主體,是國家反腐倡廉建設的后備軍,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廉潔教育的廣泛性,才能真正提升廉潔教育的感染力,要充分發揮廉潔教育的引導性。
二、廉潔教育制度安排還待完善
當前社會注重的更多的是政府和社會相應職能部門廉潔施政的問題,對高校廉潔教育的相應政策性指導和制度保障相對缺乏。
首先,高校廉潔教育制度安排不合理。開展大學生廉潔教育不是一時興起,它關系著我國反腐倡廉建設,因此要應將其看作是一項長遠的、系統的規劃。當前高校在制度安排上存在一定的缺陷,經費不足,缺乏有效的長期規劃;教師缺乏專業培訓,廉潔教育專業性不強;目前高校對管理者的職責劃分不夠明確,組織建設不夠完善,即使建立了廉潔教育管理相關制度,多數是針對學生制定的;高校管理者應在大學生廉潔教育中起著領導帶頭的重要作用等。管理上缺乏約束,執行上缺乏向心力,導致廉潔教育活動效果差,阻礙了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實效性。
其次,廉潔教育獎評機制不健全。開展有效的監督、評判是提高大學生廉潔教育成效的關鍵所在。目前,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缺乏了相應的對教師和學生的考評,忽視了對教師、學生的激勵機制,甚至出現制定廉潔教育課程卻并未實施,讓廉潔教育流于形式的現象;或者出現評判標準脫離實際,造成知行脫節。無法迎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使學生產生心理上的抵觸情緒,制約著大學生廉潔教育的有效開展。
三、廉潔教育課堂教學亟待提高
近年來,各高校雖然對廉潔教育進行了大力地探索,然而真正做到教育模式與教育對象的合理匹配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教育改革和落實工作。
首先,教學內容存在缺陷。大學生廉潔教育的內容表現為:一方面內容比較狹窄。廉潔思想在我國是豐富而又深厚的,但是高校廉潔教育普遍以眾所周知的大型案例為載體進行教育,脫離歷史背景,廉潔理論知識缺乏深度和歷史厚度,得不到有效的教育效果。另一方面廉潔教育內容與大學生思想實際脫節。大學生廉潔教育只有獲得大學生的認可,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其次,教學方式方法老套。對于教育形式,目前高校的廉潔教育大部分還是依賴紙質材料,就連網絡媒體的應用也少之又少,對于如今信息化高度發達的社會,如此教育形式只能事倍功半;同時教育的內容枯燥無味,有些教材或資料陳舊不堪,不能與時俱進,抓不住大學生的興趣,使得教育效果大打折扣;目前高校廉潔教育多采取整體式教學,不能根據學生和地方的特點、不同層次的學生需要因材施教,缺乏地方特色,達不到較好的廉潔教育效果。在開展“第二課堂”的廉潔教育實踐活動中,活動形式單一,大學生對廉潔教育活動的參與度不高,同時缺乏長期的與時俱進的規劃,內驅力不足。
四、廉潔教育環境土壤尚待夯實
處于學校中的大學生廉潔教育無不受到來自社會、家庭、學校多方面的影響,在當前物欲橫流、追逐名利、看重金錢的社會風潮中大學生所應具備的良好的思想道德也被置于無足輕重的位置,加上大學生自身廉潔意識薄弱,廉潔教育效果必然會受到一定削弱。
學校重理論,輕實踐。目前,大學生廉潔教育主要關注理論知識的灌輸,沒有積極的結合有效的社會實踐。即使是學校安排了形式單一的廉潔教育活動,學生也是消極對待,走走過場,達不到真正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家庭重分數,輕素養。課程分數在現多數家長眼里是衡量孩子優秀與否的重要標桿。潛移默化的導致很多大學生不潛心研究、深入思考,為了取得高分弄虛作假、考試作弊、剽竊論文等。這些都不利于大學生的健康成長,阻礙高校廉潔教育取得預期效果。
社會重智力,輕作風。社會上經常將優秀的應試成績與成功劃等,卻忽略了學生的廉潔作風養成。導致有些學生性格上自私自利,缺乏誠信、公平正義、法治的觀念,做事偷奸取巧,爾虞我詐,容易被社會上不良風氣同化,削弱了高校廉潔教育的效果。
大學生自身廉潔意識不夠堅定。第一,知行不一。大學生是接受了高等教育的知識份子,具有一定的廉潔意識。但在生活中一些學生卻知行不一,行為與廉潔意識脫節,例如大學考試作弊等;大部分大學生在面對這些不良現象時,即使自身能做到廉潔誠信,也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 第二,為自身的不良行為找借口。一些同學在接受廉潔教育時,態度不夠端正,對廉潔教育內容冷嘲熱諷,甚至有些同學把“能貪到錢,說明他有本事”“大家都送禮,我也只好送禮”這樣的荒唐觀點掛在嘴邊,否定廉潔教育的必要性。第三,未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一部分大學生并未以榜樣的力量激勵自己,對待身邊不良行為時態度曖昧,不與其作斗爭;接受廉潔文化洗禮的大學生,走入社會后未積極影響身邊他人,甚至與其同流合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流思想下,高校廉潔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對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實效性中出現的主要問題的進行分析,有利于目前高校廉潔教育與時俱進,對于不足之處加以彌補,使得廉潔教育更加具有針對性,實效性。
參考文獻
[1] 陳瑋.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
[2] 張宇.當代大學生廉潔教育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7.
[3] 張峰.當代大學生廉潔觀教育研究[D].蘭州財經大學,2017.
[4] 卞程秀,鄧小明,張紅揚,等.大學生廉潔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24):81-82+85.
[5] 鄧閔心.大學生廉潔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
基金項目:2017年度湖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核心價值觀視域下高校大學生廉潔教育實效性研究》,項目編號:17C0826。
作者簡介:郭璐(1987-),女,湖南雙峰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法學院輔導員,研究方向:微生物生理與代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