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仲春
【摘 要】少兒舞蹈對于提升少兒的綜合素養、促進少兒身心健康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文分析了新時期背景下少兒舞蹈的普及教育現狀,同時結合筆者自身經驗提出了幾點改進對策,以期能夠對我國素質教育水平的全面提高帶來一些參考意見。
【關鍵詞】新時期;少兒舞蹈;舞蹈教育;現狀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1-0180-01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社會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對素質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政府也在持續加大素質教育的改革力度,而少兒舞蹈教育則是其中備受關注的一個方面。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少兒舞蹈的教育價值,應當持續關注少兒舞蹈普及教育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并盡快給出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一、少兒舞蹈普及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由于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少兒舞蹈普及教育工作屢屢受阻,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遇到諸多困難,絕大多數學校只是單獨開設了音樂和美術課程,而舞蹈教學大多是為了活動編排而進行的。此外,很多少兒家長認為,舞蹈學習可有可無,應當將精力都放到文化課程上。歸根結底來看,少兒舞蹈普及教育仍存在著如下幾點亟需解決的問題。
首先,舞蹈培訓班過多、過雜,目前沒有制定出具體的教育目標和教學規范,并且還存在著收費過高的現象,干擾了少兒舞蹈教育的普及工作;其次,學校與學生家長對舞蹈普及教育的認識不夠,在教學方法的制定上也過于吹毛求疵,不僅為學生帶來了不必要的學習壓力,而且與新課改所推崇的素質教育目標背道而馳;最后,少兒舞蹈教育者的專業素養不過關,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很多錯誤,很容易對舞蹈基礎較差的少兒帶來舞蹈,教學質量堪憂。
二、新時期少兒舞蹈普及教育的改進對策
(一)轉變思想觀念。首先,學生家長應當充分認識到少兒舞蹈普及教育的重要性,真正明白讓孩子提早接受舞蹈普及教育,不僅可以讓他們的課余生活變得更加豐富,而且還能夠鍛煉到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其次,家長要從學生角度出發,充分發掘他們的舞蹈潛力。學校需要經常性的與學生家長展開溝通,在舞蹈普及教育的過程中幫助孩子樹立起正確的競爭意識。在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盡可能保留少兒的童真、童趣,讓他們在參與舞蹈基礎訓練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其日后的人生發展打好基礎。
最后,地方政府與教育部門要做好輿論宣傳工作,組織地方上的企業、團體、個人都可以積極參與到少兒舞蹈普及教育中,整合多方力量來豐富少兒舞蹈教育資源。學校也要進一步加大對舞蹈教育者的培訓力度,加大對舞蹈教育設施的資金投入力度,積極創新少兒舞蹈教育方案,爭取在短時間內讓少兒舞蹈普及教育水平更上一層樓。
(二)改進教學模式。少兒正處于思維發展的初級階段,他們在接觸舞蹈作品時會更多的依賴直觀形象,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少兒舞蹈課程的教學效率,教育者要優先采用啟發式教學、模仿式教學以及形象化教學方法,同時盡可能多的為學生創造互動機會,讓他們的創造能力在相互交流、相互模仿的過程中得以充分發揮。教育者要徹底摒棄滿堂灌式的教學方法,凸顯出舞蹈教育的趣味性,讓孩子們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體會到無限的樂趣。例如,教育者可以在課堂中設計一些趣味性較強的小游戲,游戲設置可以放到基礎訓練環節,幫助孩子們舒緩壓力、忘掉疲勞。事實上,適用于少兒舞蹈教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原則應當是以生為本,教育者要盡可能滿足所有學生對舞蹈課程的期待,為他們的想法插上一對翅膀,幫助孩子們在舞蹈藝術的廣闊天空中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三)提高教育者的綜合素質,完善少兒舞蹈教育體系。教育者是保證少兒舞蹈普及教育水平與效率的基礎,雖然少兒舞蹈教育的整體難度不高,但其是高樓大廈的根基,想要讓孩子在舞蹈藝術道路上走的更遠,就必須要保證少兒舞蹈普及教育的基礎質量。首先,在少兒舞蹈教材的選編上應當更加慎重,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遵循少兒群體的認知規律的素質水平。教育者需要綜合分析少兒的生理條件、心理特征、學習基礎以及感知能力,要靈活調整舞蹈編排與訓練方案,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當盡可能多元化,保證專業性與通俗性、基礎性與趣味性、娛樂性與自訓性等,讓孩子們可以從填鴨式教學課堂的束縛中擺脫出來。其次,教育者要保證少兒舞蹈課程的趣味性,不要在學生腦海中只留下“拉長韌帶” “反復訓練”等古板印象,在教學中也不要一味的強調專業性與技術性,而是要充分保留少兒的天真爛漫,即使在舞蹈動作上出現了錯誤也不應嚴厲指責,而是要將培養學生舞蹈興趣、開展素質教育設為最終目標,讓舞蹈普及教育成為孩子童年生活中的一筆亮麗色彩。
參考文獻:
[1]劉林鑫.我國少兒舞蹈創編的問題及思考[J].黃河之聲,2014,(18):56-57.
[2]李欣.兒童舞蹈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09):185-205.
[3]鄭好.淺談群眾性舞蹈活動中少兒舞蹈的普及教育研究[J].大眾文藝,2018,(0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