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瑾
【摘 要】審美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對于藝術專業的學生而言,審美教育更是培育專業核心素養的關鍵路徑。文章從此出發,以高校古箏教學為研究對象,首先介紹了古箏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意義,繼而就如何從音樂欣賞、文化滲透、舞臺表現、示范演奏等角度出發開展古箏審美教育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高校音樂;古箏教學;審美教育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1-0188-01
近年來,隨著傳統文化熱在全國范圍內的蔓延,民樂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古箏作為民樂的典型代表,具有音色優美、音域寬廣的特點,有著眾多的擁躉。自我國開展古箏高等教育以來,古箏教學已有半個多世紀的教育歷史,并形成了許多寶貴的教育經驗,其中,加強古箏教學中的審美教育是最為主要的一條。古箏旋律悠揚、意境獨特的藝術特點是古箏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的前提條件,而審美教育在學生美感培養與身心健康中同樣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一、在音樂欣賞中開展審美教育
音樂欣賞是音樂教育的初始環節,同理,在古箏教學中,欣賞經典箏曲也是學生古箏學習的起步工作。不僅如此,古箏欣賞也是古箏教學審美教育的前導,學生唯有在深入的古箏欣賞中,才能把握住古箏的獨特美感,從而推動古箏審美教育的開展。因此,教師要重視古箏的欣賞,首先,充分利用現有的音響資料,為學生呈現古箏名曲的經典演繹方式。我國古箏名曲數量眾多,不僅古代名曲為數不少,而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一大批作曲家的推動下,許多以描寫現代社會、精神為主題的名曲誕生了。教師需要將古箏大師的經典作品與相應的圖片、視頻相配合,讓學生在多方位的感官刺激上,把握古箏曲的意境與美感。其次,注重古箏欣賞中的交流與互動。教師需要以古箏曲的藝術特點——比如旋律、節奏、力度等——為中心,與學生展開交流討論,借助啟發式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把握古箏曲的美感。
二、在文化滲透中開展審美教育
對中華民族而言,古箏不僅僅是一件民族樂器,在很多場合,更是中華文化的代表與象征。特別是在古箏走出國門后,古箏更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意象。古箏獨特的文化屬性以及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得高校古箏教學必須重視文化元素的融入,從而夯實學生的文化理論。對此,學校可以設置古箏文化史、古箏美學等課程,從歷史與審美的角度來開展審美教育。同時,做好古典箏曲的文化欣賞與解讀工作。在古箏漫長的發展歷程中,我國不同時期均涌現了大量的古箏名曲,網絡上有關十大古箏名曲的列表,就是典證。古箏名曲,如《高山流水》《彩云追月》等,均誕生于特定的歷史文化背景下,寄托著作曲者的審美理想與人文情懷,教師在古箏教學中,要重視古箏審美理念與文化情懷的講解,以古箏名曲為中心,加強文化教育,在文化中滲透審美教育。
三、在示范演奏中開展審美教育
示范教學是古箏教學最為主要的方法,借助古箏演奏的示范,能夠讓學生初步掌握古箏演奏的技巧,為學生的自主練習鋪路。同時,示范演奏也是教師開展古箏教學審美教育的核心路徑,教師要從以下兩點出發,采取有效的方法。首先,完美地呈現古箏演奏的指法、技巧。古箏屬于彈撥樂器,對演奏者的指法技巧有著很高的要求。教師在箏曲演奏的示范中,需要借助多種常見的技巧,比如攏、捻、抹、挑等,來展現箏曲抑揚頓挫的美感,讓學生感受不同指法在箏曲音色、力度、節奏表現中的作用,培養學生的技巧意識以及提高學生對箏曲的審美能力。其次,教師要注重古箏演奏儀態美的展現。古箏是一種高雅的樂器,蘊藏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對演奏者的儀態,包括坐姿、動作等要求較高。教師在示范演奏中,需要注重坐姿的端莊,以及動作的柔和性,比如,手腕在演奏中要具有靈活性,否則會影響觀眾的欣賞效果。
四、在舞臺表現中開展審美教育
審美教育以美的欣賞與感受為前提,以美的創造為目標。因此,在古箏教學的審美教育中,教師要重視學生審美創造力的培養,以廣泛、持續、深入的舞臺表現為依托,讓學生更好地參與到古箏的練習中,增強學生的審美教育效果。對此,教師除了要重視學生古箏技巧的訓練外,更要賦予學生更多的古箏表演機會,讓學生得以在學習階段便參與到古箏的舞臺演出中,讓學生在親身的演奏中感受古箏的魅力。對此,高校要重視學校舞臺場地的建設,從學生古箏舞臺練習專業化的角度出發,加強古箏場地建設的投入力度,為學生提供環境一流、設施精良的演奏舞臺,從物質上克服古箏演奏中的問題;同時,高校要在學生的校外演奏中做好牽線搭橋的工作,從教育社會化的角度出發,積極為學生的古箏舞臺演奏創造條件。
五、結語
審美教育以培養學生認識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為目標,是學生古箏課程學習乃至身心健康發展中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古箏教學中,教師要高度重視審美教育的開展,并從多個角度出發,落實好學生審美素養的培育。
參考文獻:
[1]陳丹.中國箏藝傳承與高師古箏教學[D].揚州大學,2009.
[2]胡馨予.古箏教學中的審美分析[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4,06:148.
[3]周力.論高校民族器樂教學中傳統審美的融入[J].北方音樂,2015(19):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