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華川 郭敬民
[摘要] 目的 研究兒童早期發展科學干預對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影響。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間門診就診的70例嬰幼兒,采用數字隨機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35例,參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實驗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加行兒童保健方法,對比生后6、9、12個月時兩組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情況。 結果 對比分析兩組嬰幼兒的干預效果,實驗組在嬰幼兒12個月時,身高(76.85±6.27)cm,優于參照組嬰幼兒12個月時的身高(73.02±1.93)cm,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454,P<0.05)。在NET評分方面,實驗組6個月、9個月、12個月的評分分別為(90.34±3.45)分、(92.66±2.78)分、(96.34±2.25)分,參照組6個月、9個月、12個月的評分分別為(87.02±2.53)分、(90.12±2.08)分、(91.73±3.47)分,由此可以說明實驗組的干預方法效果更好,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4.591、4.328、6.595,P<0.05)。結論 兒童保健措施可以提高嬰幼兒的智力水平,對嬰幼兒發展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 兒童保健;早期發展;嬰幼兒;生長發育;影響;作用
[中圖分類號] R7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1(c)-0051-03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Scientific Intervention on Inf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LIN Hua-chuan, GUO Jing-min
Fujian Provincial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Children's Health Center, Fuzhou, Fujian Province, 350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cientific intervention 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on inf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70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July 2017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The digital randomized method was used to divide them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ded the child health care method to compar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wo groups of infants at 6, 9 and 12 months after birth. Results The effects of intervention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were compared. The heigh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76.85±6.27)cm at 12 months, 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t 12 months (73.02±1.93)cm. For the test(t=3.454, P<0.05). In terms of NET scores, the score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t 6 months, 9 months, and 12 months were (90.34±3.45)points, (92.66±2.78)points, (96.34±2.25)points, and the reference group was 6 months, 9 months, 12 months were (87.02±2.53)points, (90.12±2.08)points, (91.73±3.47)points, which can explain the experiment. The group's intervention method was better,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4.591, 4.328, 6.595, P<0.05). Conclusion Child health measures can improve the intelligence level of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nd have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infant and child development.
[Key words] Child health; Early development; Infant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mpact; Role
近年來,醫療機構對嬰幼兒及兒童早期的發展越來越關注,同時對兒童進行早期的教育在不少研究結果也顯示可影響到嬰幼兒的生長發育水平。現階段,家長只注重兒童生長發育的基本指標,很多方面措施做不到位,影響嬰幼兒的正常發育[1]。該文主要研究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間門診就診的70例嬰幼兒早期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門診就診的70例嬰幼兒,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35例;實驗組男21例,女14例,年齡為34~63 d,平均年齡為(45.9±2.6)d;參照組男18例,女17例,年齡36~62 d,平均年齡為(46.7±2.3)d。對比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基礎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兒家屬對該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參照組嬰幼兒予以常規保健方法,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應用綜合發展措施,其中綜合發展措施包括預防疾病以及健康知識宣教,還有早期教育以及營養監測[2-3]。主要方法如下:喂養教育:醫護人員要指導母親正確喂養嬰幼兒,掌握喂養技巧,選擇科學安全的奶源 [4];預防疾病:對嬰幼兒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將常見的肺炎、腹痛、腹瀉、發熱等疾病告知家長,讓家長有充足的認識,提前預防;早期教育:告知家長早期教育對嬰幼兒的重要性,增強家長的教育能力。另外,定期對嬰幼兒體檢,掌握其身體發展狀況以及發育規律,營造良好的教育環境,指導家長了解早期教育活動[4-5]。在家長進行教育時,要適當的加入娛樂活動,培養嬰幼兒的創造力與想象力;飲食方面:在嬰幼兒半歲以前,要給予母乳喂養,母親要多食用有營養的食物,使乳汁的質量滿足孩子需求。將添加輔食的方法告知嬰幼兒母親。在斷奶后,嬰幼兒的食品要保證蛋白質含量和微量元素含量,維生素也要滿足嬰幼兒需求,以此提高嬰幼兒的抵抗力[7]。
1.3 觀察指標
在進行綜合發展措施聯合常規保健干預后,觀察兩組嬰幼兒其身高體重、智力水平,對比兩組間存在的差異。使用兒心量表檢測(NET)對兩組嬰幼兒的智力發展水平進行評估[6-7]。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的70例患者所有數據均行SPS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形式表示,兩組患者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嬰幼兒基本指標對比
將兩組嬰幼兒6、9、12個月的基本指標進行對比,實驗組嬰幼兒在身高、體重方面的指標優于參照組(身高指標對比(t=4.634、4.201、3.454);體重指標對比(t=2.827、7.193、6.827),組間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嬰幼兒智力水平對比
將兩組嬰幼兒干預后6、9、12個月的NET評分對比,實驗組嬰幼兒的指標優于參照組,組間數據進行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早期發展科學干預實施可能性與重要性
相關的研究結果表明,大腦具終身發展的潛力,尤其在兒童早期發展中。對于兒童早期的發展可追溯到其胎兒時期。有研究表明人腦中神經細胞的增殖期在妊娠的前3個月開始直至嬰兒出生后1歲時間,而在過了該時期后大腦的神經細胞將不再進行復制或者細胞再生[9-10]。而在兒童的智能早期發展中,通過科學的干預訓練給予其適宜的刺激,從而使先天的稟賦得以最大限度發揮。研究對兒童從嬰兒期開始給予早期發展的科學干預,該研究的結果顯示了早期發展的科學干預存在的積極作用。
3.2 對智能發育的深遠影響
嬰幼兒時期是作為兒童最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一個發展階段,該階段也是最需要受到社會關懷的一個時期。因此,在這一時期進行早期發展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干預效果。嬰兒在其處生后的第1年機體各項發展均極為快速,而在生后的第2年則會相對處于穩定狀態。1歲內,兒童的語言發展主要為發音與理解能力,在1歲后則是基于理解基礎開始學習應用語言表達,而后詞匯開始逐漸豐富。而隨著小兒的年齡不斷增長,其語言表達的能力也會逐漸地得到增強,因此加強該階段語言的溝通訓練,可以有效促進兒童智力的長遠發展。此外,因嬰兒期的言語能力相對有限,兒童的心理發展水平多是以動作表現進行反映,因此在這一時期進行干預可是動作的發育超前成熟,從而提早為兒童的其他方面發展夯實基礎。此外,兒童早期教育經歷除了可促進兒童形成良好的氣質,還能有效的提高其適應性行為的能力。該研究從兒童的嬰兒期開始,實施早期發展的科學干預方法。分析言語能力以及社交行為等方面,結果對比進行常規干預的參照組,實施早期發展的科學干預方法后的實驗組兒童取得較為顯著的效果。因此兒童早期發展的科學干預方法對于兒童的語言能力、社會能力的發展上均存在有長期的影響。家長通過對其兒童進行早期發展的科學干預方法對其子女進行訓練,使正確的行為、理念均融入并滲透到其家庭當中的整體環境當中,而在家長進行教育時,適當的加入娛樂活動可使家庭的養育環境產生長久且積極的變化,塑造一個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氛圍等。
3.3 對兒童體格與動作能力方面的影響
研究對兩組嬰幼兒的運動、發育方面均存在顯著的差別,可能其中的動作能力與神經系統的發育、營養供應以及相關的動作訓練存在關聯,在嬰兒期通過實施科學訓練指導,精細動作上存在有明顯的促發展作用;而精細化運動與大運動方面存在的差異性也可能與在進行動作時兒童的動作相對外顯,因此家長可及時的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進行糾正;同時也與父母對于孩子的動作、活動發展存在相關。
該次研究中,實驗組嬰幼兒6個月的身高(67.39±2.02)cm,參照組為(64.88±1.97)cm(t=4.634,P<0.05)。在NET評分方面,實驗組6個月評分好于參照組6個月評分,隨著時間的推移,實驗組的優勢更加明顯,這是因為早期干預可以激發嬰幼兒的身體與智力發育,以此促進其快速發展,研究顯示兒童早期發展干預對嬰幼兒時期具有一定的影響,同時可顯著的提高嬰幼兒方面的智力能力等。該次研究結果與高明英等人的研究結果一致,均認為兒童早期發展干預可以促進嬰幼兒的生長發育。鮑銀平[11]的研究中顯示,實施早期干預的嬰幼兒,其生長發育指標更好,6個月后的體重為(10.1±1.5)kg,身高為(72.2±9.6)cm,好于常規護理組兒童體重(9.1±1.4)kg,身高(65.2±8.6)cm,數據對比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18,2.43,P<0.05)。與該文研究結果一致。
3.4 早期發展的科學干預訓練實施必要性
兒童早期發展中,所需環境條件均由父母進行提供。因此父母是作為兒童最早期的主要照顧者與教育者,父母養育對于兒童觀念以及技能等發展均有重要作用。因此父母的育兒技也作為兒童早期發展的一個主要的研究內容。父母育兒最主要任務是為兒童早期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以充分提供最好環境支持。研究發現大多數的父母并未學習過任何相關的育兒知識或技能等。因此對兒童的早期發展講是一個重要的挑戰。因此,持續的給予家長定期性、科學性的個體化訓練、指導與督促等,對于提高嬰兒期干預效果等存在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研究探討對照組干預的整體效果較差的原因發現,通常父母缺乏有效的督促,因此很多處理方法多承自上輩的經驗。當前科學養育方式暫時未有固定模式,兒童早期發展的科學干預更多是來自于兒童的父母的學習與不斷的實踐。因此,應當讓家長充分懂得,養育孩子過程當中,需要不斷地隨孩子成長而對干預策略與方法進行調整與改變等。同時家長也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以獲得知識技能更新并使自身的素質得到提高等。
綜上所述,兒童早期發展干預對嬰幼兒時期具有一定的影響,可以提高嬰幼兒的智力水平,促進嬰幼兒快速發育,具有一定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陳燕玲,曲桂玉,方家琪,等.早期教育對嬰幼兒生長發育影響的研究進展[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7,25(8):803-805.
[2] 周念麗.特殊嬰幼兒早期發現和干預的意義探析——基于神經科學角度的審視[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3,21(11):789-792.
[3] 李學軍,王蒙蒙,王曉俠,等.兒童早期綜合干預對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國醫刊,2017,52(1):78-81.
[4] 梁燕婷,劉昕,陳偉平,等.嬰幼兒喂養行為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17,34(1):83-86.
[5] 孫立新.兒童保健對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影響及干預[J].醫學信息,2015,28(22):91-92.
[6] 余小垓,吳兵.兒童早期發展的科學干預活動對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影響效果觀察[J]. 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0):1897-1898.
[7] 聞立琴.兒童保健對嬰幼兒生長發育及營養性疾病發生率的影響[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19):311-311.
[8] 姜華.正確的兒童保健對嬰幼兒早期發育的影響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5(1):191-191.
[9] 陳旭偉.中醫食療干預兒童保健提高嬰幼兒生長發育效果分析[J].飲食保健,2017,4(8):119.
[10] 馬疆平.兒童保健對嬰幼兒生長發育及營養性疾病發生率的影響探討[J].大家健康,2017,11(3上旬版):38-39.
[11] 鮑銀平.兒童早期綜合干預對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59):77..
(收稿日期: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