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 宋國敏
[提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山東省處于新舊動能轉換的新時期,在這一時代背景下山東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現狀如何、應該如何優化等問題,值得進行深入研究。
關鍵詞:山東企業;社會責任;現狀;對策
本文系2018年度山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研究青年項目:“供給側改革背景下社會責任對山東企業風險承擔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18DGLJ13);2018年度“傳統文化與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課題:“優秀傳統文化視角下高管團隊與企業社會責任的關系研究”(項目編號:CZ201810080)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2月15日
一、引言
企業是多個利益主體共同作用的組織形式,在賺取更多利潤的同時還應該對各個利益主體履行相應的責任。企業社會責任的缺失會損害企業相關者的利益,引發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問題。山東作為傳統的經濟大省,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山東企業不僅要實現經濟發展速度和利潤額度的重大突破,更應注重社會責任的履行,維護企業聲譽,保障相關者的利益,增強企業在新舊動能轉換進程中健康持續發展的競爭力。
二、山東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現狀
(一)取得的成效。目前,越來越多的山東企業開始意識到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例如山東太陽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堅持“做有社會責任的企業”的價值觀,安全生產、產品質量、環境保護、服務社區、納稅等各個環節都不會疏忽;青島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曾經獲得“食品飲料行業A股上市公司最佳社會責任報告”。綜合來看,山東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效。
1、公益慈善活動增多。山東企業在慈善捐贈、社區公益活動方面具有較大進步,面臨自然災害捐款的企業越來越多,還有部分企業專門成立公益基金會,資助貧困學生、貧困地區等,而且根據調查,民營企業在這一方面的做法已經開始領先于其他類型的企業。
2、勞資關系有所改善。近年來,企業面臨的重大勞動糾紛事件減少,并開始關注員工的利益,成立工會等類似的機構,加強企業與員工之間的溝通,了解員工的想法,為員工解決婚戀、資金緊張等各種問題,同時拖欠工資的現象也減少了,并能足額繳納社會、醫療等保險。
3、環境保護取得效果。從2017年開始,山東省迎來了嚴格的環保檢查,小到養殖廠,大到污染嚴重的大型企業都面臨污染帶來的關停風險。2018年初,山東省又召開了新舊動能轉換的動員大會,因此很多企業開始抓住機會轉型發展,研究引進新的技術,創新生產方式,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為自然環境保護作出了貢獻。
4、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提升。隨著政務公開和各大熱線的開放,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杜絕產品造假,提升產品質量,增強服務意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消費者利益。如,山東石橫特鋼集團堅持質量第一,榮獲“山東省用戶滿意企業”稱號。
(二)存在的問題。雖然山東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大部分企業只是按規定落實政府的政策。根據潤靈環球企業社會責任評分數據得知,山東省的社會責任平均綜合得分僅排19名,并未進入中等行列,因此總體上來看,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還存在意識不高、披露不到位的問題。
1、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不強。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上市公司中,有的是出于自愿,有的是應規發布。對上市公司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調查顯示,截至2014年出于自愿目的發布社會責任報告的上市公司數量僅占39.9%,可見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并不強。
2、社會責任信息披露不完善。企業可以采取出具社會責任報告的形式披露社會責任信息,對于出具社會責任報告的企業也可以對報告進行第三方驗證,增強真實性。但是,大部分的山東企業在這一方面的做法僅停留在表面,一方面部分企業并未出具社會責任報告或報告過于籠統,缺乏量化的數據指標;另一方面即便出具了社會責任報告也沒有相應的評價標準和第三方監督機構,真實可靠性無從談起。
三、山東企業社會責任缺失原因分析
(一)政府重視力度不夠。縱觀政府的政策,并沒有對企業如何履行社會責任進行統一的界定,對于各個利益主體的責任也僅停留在不違法的層面上,缺乏具體的、深層次的要求,更沒有出臺有針對性的獎懲措施,因此導致部分企業抓住這一漏洞避免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
(二)企業執行缺乏保障。根據目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現狀來看,只有當企業正常經營、獲得相應的利潤時才能保證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態度。對于成立時間較長、受政府資助的企業來說,企業正常運行沒有問題,但對于初創期的企業來說,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資金鏈、供應鏈都面臨較大的挑戰,導致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出現力不從心的局面。
(三)監督機制不健全。目前還沒有成立專門的綜合機構監督企業對投資者、員工、消費者、環境等利益者履行社會責任的狀況。另外,大部分的員工、消費者和公眾的監督意識也不強,員工基于管理者的壓力導致維權的意識降低,消費者大多嫌麻煩,以“不再與企業合作”的方式來應對,公眾偶爾發現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問題一般也會選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最終導致監督機制不完善。
四、山東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優化對策
根據山東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分析,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必須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執行、公眾監督”的優化體系。
(一)政府。政府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引領者和監督者,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具有宏觀把控的作用,必須正確引導企業,制定相應政策和獎懲約束機制。
1、制定社會責任報告模板,設計第三方驗證體系。政府應該有針對性地制定社會責任報告的模板,要求企業定期出具統一格式的社會責任報告,便于統一審查,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進行公正的評判,并專門成立社會責任報告的審驗機構,向社會公眾證實社會責任報告的真實性。
2、將履行社會責任作為企業評價標準。政府應該聘請專家結合山東當前的經濟形勢為山東企業制定統一的社會責任評價標準,包含環保、公益、員工、消費者、投資者等各個方面,定期進行評價,并成立相應的檔案進行記錄,對于社會責任履行成效較好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獎勵,并進行公開表彰,對于履行社會責任懈怠的企業進行通報、懲罰。
3、有針對性地引導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由于不同類型的企業、處于不同階段的企業對于社會責任履行的能力存在差異,因此政府作為引領者和調控者不能對此一概而論,應該針對企業的差異提供政策的支持,例如考慮行業性質、企業規模、企業成長階段等因素制定相應的保障措施,對于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存在的階段性問題可以考慮給予稅收、貸款等優惠,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實現具備更大潛力和更大效益的企業社會責任。
(二)企業。企業是社會責任履行的主體,不能將履行社會責任當作負擔,也不能將履行社會責任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山東企業應該響應政府的號召,自覺增強責任意識,自愿履行社會責任,維護好投資者、員工、消費者、公眾等相關者的利益。
1、增強履行社會責任的意識。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要不斷灌輸承擔社會責任的理念,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使投資者、員工都能意識到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定期開展宣傳講座,加強企業與社會責任履行方面有突出成效的企業之間的交流,從意識上重視社會責任的履行。
2、提升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企業正常經營是履行社會責任的保障,因此山東企業要想提升履行社會責任的能力,必須抓住山東省轉型發展的新機遇謀求新的經濟增長點,使自身發展壯大,無論是生產方式還是管理理念都應該進行創新,以獲得更多的利潤,保障社會責任的履行。
(三)社會公眾。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的好與壞會影響到社會公眾的利益,因此社會公眾可以說是社會責任履行的受益者和監督者。目前,網絡信息傳播速度非??欤瑢ι鐣姷谋O督提供了一定的便利。社會公眾遇到企業污染環境、生產假冒偽劣的商品等問題時,應該本著真實、負責的態度進行維權,約束企業的不道德行為,時刻監督其對社會責任的履行行為。
主要參考文獻:
[1]鄭海平,王立杰.陜西民營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企業經濟,2009(3).
[2]李子玉.邯鄲市中小企業社會責任履行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7.
[3]胡孝德,朱庭萱.上市公司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現狀研究——以浙江省2012~2014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為例[J].財會通訊,20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