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浩
【摘 要】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雖然歷史的車輪不斷前進,但在當今社會中,五四運動仍有著很大的教育啟發意義。愛國救亡是五四運動的第一主題,愛國主義是五四運動的核心精神。因此在新時期的發展中,應當積極弘揚五四愛國精神,結合國內外形勢和社會時代的變遷,更好的發揮五四精神,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關鍵詞】五四運動;愛國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五四運動發生在1919年,距今已經過去100年。五四運動的爆發,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由于中國政府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引發了國內人民的強烈的愛國情緒。因此,在五四運動中,愛國主義是重要的核心精神。時至今日,五四愛國精神對于當代人仍有著深遠的影響,對五四愛國精神大力弘揚,在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愛國主義是五四運動的核心精神
五四運動中,體現出了深刻的五四精神,關于其具體內涵,可體現為革命精神、創新精神、教育精神、民主科學精神、團結奮斗精神等。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之下,五四精神所體現出的內涵是深刻而豐富的。但對于五四運動的核心精神,毋庸置疑就是愛國主義精神。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是五四運動爆發的重要導火索,青年學生集體游行,喊出了“外爭國權、內懲國賊”的口號,表達了對國權的堅決維護和對國家的深刻熱愛。五四運動的第一主題是愛國救亡,需要依靠民主和科學,五四運動還提出了,對于國民性需要通過科學思想加以改造,利用民主才能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所以五四精神的具體要求,是科學精神、民主精神[1]。五四運動對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核心價值理念進行了深刻的體現和弘揚,對于五四精神來說,愛國主義精神更是其靈魂、核心、本質。團結奮斗精神、革命創新精神、科學民主精神等,都是五四愛國主義精神的具體體現。在五四愛國精神之下,才大大激發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推進了中國社會的發展進程。
二、新時期發展中的愛國主義的特征
愛國主義是具有一定歷史性的歷史范疇,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歷史條件下,不同階級、不同民族中,愛國主義的內容都會有所不同。在不同得到歷史時期和社會發展階段下,愛國主義的內涵特點也有所不同。例如,中國古代的愛國主義,就是忠君愛國,維護君主的利益和國家的統一。近代半封建半殖民主義社會的愛國主義,就是反帝反封建,維護國家主權、民族獨立,推翻封建專制統治。而在現代社會中,愛國主義應當凝練和積淀歷史上的愛國主義,繼承和發揚五四愛國主義精神。愛國和愛社會主義應當統一,堅持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的統一性、一致性。愛國主義應當具有開放性,不能是狹隘的民族主義,而應當具有開放的胸襟,展現出全球化的視角和意識,以寬闊的胸膛海納百川,關注世界和平、全球環境問題等[2]。愛國主義中,應堅持國家利益至上,積極維護國家利益以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重。新時期愛國主義也應更加具有理性化,保持情感和理性的統一,一切基于國家大局,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為重。
三、弘揚五四愛國精神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一)弘揚愛國精神應立足于現實
五四運動的爆發,面對的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刻,以青年學生為代表的廣大人民群眾,將個人的命運建立在民族命運、國家命運之上,在愛國救亡的活動中積極參與。在新時期的發展中,也應當學習五四運動的愛國精神,將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積極投身和做出貢獻,努力工作、勤奮學習,積極開拓創新,為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弘揚愛國精神,應當立足于現實,切忌好高騖遠。要熱愛祖國和人民,胸懷寬廣,心存高遠的志向。在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對自己的聰明才智積極發揮,實現自己人身價值的良好展現。積極努力無愧于時代和人民,創造出屬于自己也屬于國家的偉大業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而奮斗。
(二)積極培育理性獨立思考精神
弘揚五四愛國精神,應當保持理性和獨立的思考,并對這種精神積極培育。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不能單單依靠情感,否則很可能過于偏激、盲從,從而誤入夜郎自大的大國主義,或是狹隘自私的民族主義。對五四愛國精神的弘揚,應當注重情感中融入理性,在理性的規范下使感性更加合理,進而更好的發揚和傳承五四愛國精神,使其具有更高的生命力和持久力。五四運動的發展中,也是由最初的愛國熱情、群起激憤,逐漸冷靜和理性,才使得五四運動成為了一項偉大的歷史運動[3]。在五四運動中,先進青年對中華民族救亡圖存的道路苦苦探索,在多種西方文化混雜之下,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進而直接影響了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當中,也應當積極培育理性獨立思考精神,學會理性的思考。在國內外形勢不斷發展變化的背景下,應保持清醒和理性,正確看待民族矛盾、國際糾紛,把五四愛國精神落到實處,維護國家核心根本利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動力。
(三)大力發揚自尊自強自信精神
五四運動是在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急形勢下爆發的,革命先驅們以極大的愛國熱情,積極樂觀向上的良好心態,對各種困難堅決克服,從而展現了中國青年的自尊、自強、自內心的良好精神。在新時期的發展當中,也應當弘揚五四愛國精神,大力發揚自尊自強自信精神。面對國際環境的不斷發展變化,在經濟全球化、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形勢下,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發展環境中,各種西方文化不斷沖擊和影響。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對于五四愛國精神中的自尊自強自信精神,更要大力發揚,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當中,做出不寫的努力和貢獻,對中華民族的精神風貌加以展現,從而體現出大國氣魄,更有力的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
四、結論
五四愛國精神深刻體現了愛國主義,這是一種融合了行為、意志、思想、情感的社會意識形態,也是一種精神的具體展現。對于社會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為社會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精神推動力量。在新時期的發展中,應當積極弘揚五四愛國精神,堅持愛國主義傳統,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積極發揮和正確融入五四愛國主義精神,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提供更大的發展動力。
【參考文獻】
[1]魏杰. 弘揚和踐行“總干”精神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J]. 實踐(思想理論版), 2016(5):30-31.
[2]魯旭媛. 弘揚玉溪精神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契合的具體思路[J]. 法制與社會, 2017(28):184-185.
[3]左鵬, 雷娜. 論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與擴大對外開放的有機統一[J]. 思想理論教育, 2016(6):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