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瑩
【摘 要】開展電放提單業務,需要承擔一定風險。基于這種認識,本文對電放提單風險的成因及分類進行了分析,然后對風險識別方法展開了探討,提出采用流程圖法和因果圖法完成風險識別,并采用矩陣圖評價法進行風險科學評價,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實現風險有效控制。
【關鍵詞】電放提單;風險成因;風險識別;風險評價;風險控制
在國際航運實務中,電放提單得到了廣泛運用。不同于傳統提單,電放提單缺少物權憑證屬性。就目前來看,由于缺少統一的定義和相關規范,電放提單存在較大風險,未能得到國際商會的支持。針對這一情況,企業在開展電放提單業務時,還應加強風險成因分析和識別評價,以便有效進行風險防控。
一、電放提單風險的成因分析及分類
(一)電放提單的風險成因分析
作為特殊使用形式,電放提單其實就是無單放貨形式的一種,完全忽視了提單的自由轉讓性質。采取電放提單做法,使單據的流轉速度得以加快,為承運人或貿易商提供了便利,但由于缺少物權憑證和法律約束,相關當事人都要承擔相應風險[1]。電放提單是為避免貨物等待提單問題的發生而提出的,需要相關當事人相互信任和自愿配合,彼此之間缺少明確權利義務關系,外部缺少立法規范。而電放提單并非是物權憑證,在交易前發貨人無提單正本,貨物托運后收貨人僅憑身份證和蓋章提單副本即能提貨。在交易后,提貨前發貨人可隨時進行收貨信息變更,導致收貨人無提貨憑證[2]。在缺乏有力監督情況下,各環節操作并不規范,因此存在較大風險。
(二)電放提單風險的基本分類
從類型上來看,電放提單風險可以劃分為收匯風險、操作風險、收貨風險等。業務開展采用提單副本或復印件,無法實現流轉,無法進行物權證明議付,缺少銀行債權保障,難以采用信用證結算方式收匯。采用電匯結算方式,收貨人付款未能得到嚴格約束,因此將產生較大收匯風險。在電放發貨的過程中,只要憑借提單副本和身份證,就能提貨,發貨人可能面對錢貨兩失的局面。缺少正本提單,一旦發生糾紛,發貨人缺少維護自身合法利益的證據。采取電放提單形式,承運人并不負責貨物錯交問題,但承運人需要做到收回已簽提單或不再進行提單簽發。按照國際上的貨物買賣規定,提單提款對各方將形成約束[3]。在提貨期間,收貨人是按照托運人指示確定的,在提貨前托運人可以變更相關信息,導致收貨人無法按照約定提貨。如果收貨人已經完成了貨款支付,意味著付款后無法獲得貨物。收獲人無正本提單,面對糾紛無法對自身合法權益進行維護,因此需要承擔風險。
二、電放提單風險的識別與控制
(一)風險識別
想要識別電放提單風險,需要明確電放提單基本概念及操作流程,從而確定電放提單的使用條件,加強對各環節風險的識別控制。作為風險管理的首要步驟,風險識別就是在風險發生前實現風險系統分析,認識需要面臨的各種潛在風險。確定客觀存在的風險,才能明確導致風險發生的各種條件[4]。在實際進行風險識別時,還要采用歸類、判斷的方法,采用流程圖法對電放提單風險進行分析,確立風險框架。通過因果分析,憑借歷史經驗進行判斷,可以確定風險節點,并通過節點管控發現風險,使風險得到有效控制。
(二)電放提單風險的框架識別:流程圖法
采用流程圖法,可以對電放提單生產流程進行分析,識別風險框架。從電放提單流程上來看,在貨物到港后,收貨人需要向托運人進行電放申請,然后由托運人向承運人提出電放申請。在承運人完成全套正本提單收回后,由托運人進行電放保函的出具,并完成手續費的繳納,承運人可以進行提單重新簽發,同時完成電放標注,將提單交還托運人。在此基礎上,托運人需要將電放提單副本傳給收貨人,如提單傳真件或復印件均可。與此同時,承運人可以電訊手段對卸貨港代理人進行通知,不再要求憑借正本提單提貨。憑借提單副本,收貨人可以進行提貨。
圖1 電放提單流程圖
如表1所示,為電放提單流程圖解釋表。
表1 電放提單流程圖解釋表
(三)電放提單風險的節點識別:因果圖法
采用因果圖法,可以對電放提單風險框架中的風險節點進行識別。具體來講,采用該方法可以完成多種輸入條件組合,根據條件間的約束關系及其與輸出條件因果關系得到不同組合,完成風險判別。從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在收貨風險識別方面,需要滿足收貨人提前支付這一條件,同時需要滿足托運人采取指示收貨方式的條件。因此在合同簽訂階段,即為收貨風險節點。如果滿足兩種條件,即便采取電放提單方式,收貨人依然需要承擔較大風險。在收匯風險識別方面,需要滿足明確了解客戶資信等信息的條件,因為電放提單使用前提是雙方相互信任。在此基礎上,應當在托運人提交電放提單據后,同時獲得付款贖單。未能獲得付款贖單,意味托運人需要承擔較大風險,因此合同簽訂階段和電放提單副本傳送為風險節點。針對承運人,在重新簽發提單之前,應當獲得托運人出具的保函,同時完成全套正本提單回收,未滿足條件需要承擔操作風險,因此承運人獲得電放提單申請后的手續辦理階段為關鍵風險節點。
(四)電放提單風險:矩陣圖評價法
采用矩陣圖評價法,可以將受影響條件和開發行為構成一個矩陣,完成因果關系的建立,從而實現環境影響評價。在電放提單風險評價方面,采用矩陣圖評價法可以將關鍵風險因素和引發的風險組成一個矩陣,完成風險的綜合評價。根據風險識別節點識別結果可知,在“電放”申請環節,存在收貨人已經完成支付這一關鍵風險因素;在提單重新簽發階段,存在未獲得保函或完成全套正本提單回收這一關鍵風險因素;在提單副本傳送階段,存在托運人未收匯這一關鍵因素。將關鍵風險因素與引發的風險輸入到矩陣中,可以憑借因素關系和經驗完成定性評價,確定需要控制的關鍵因素,從而提出有效策略加強風險控制。
(五)電放提單風險控制
在電放提單風險控制方面,針對收貨人來講,還應避免提前完成貨款支付,以免承擔收貨風險。但在實際操作中如有必要進行提前支付,則要加強風險規避。具體來講,就是要加強交易方資信調查,在訂單金額較大時盡量避免與資信狀況不清楚的企業交易。此外,也可以采用風險轉移的方式,通過投保加強與保險公司的合作,憑借保險公司豐富經驗進行交易雙方資信調查,并在風險發生后承擔資金追索責任,實現風險共擔。針對托運人來講,應爭取先付款后發貨。未能達成這一目標,需要爭取較高預付比例,在風險規避方面同樣需要加強資信調查和投保。而在未收匯的情況下進行放電提單副本傳送,需要認識到需要承擔較大收匯風險,因此可以采用銀行擔保提貨方式實現風險規避,有效實現損失控制。針對承運人,只需要規范操作就能實現風險控制,即在重新簽發提單前確保獲得托運人出具的保函和回收全套正本提單。
三、結論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電放提單的使用是為了給商貿交易的開展提供便利,但是會導致相關當事人各自承擔一定風險。因此在實際開展電放提單業務時,需要明確業務存在的風險及風險產生原因,并采取有效方式實現風險識別,加強風險評價分析,從而采取有效措施加強風險防控,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確保企業能夠持續盈利。
【參考文獻】
[1]林秦.以海商法的視角淺析電放提單之弊端[J].法制博覽,2018(12):205.
[2]黃燕蕓.海運提單的風險分析和控制措施研究[J].中國儲運,2018(03):105-107.
[3]趙偉,楊澤宇.電放提單的相關法律問題[J].人民司法(案例),2016(26):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