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要]《悉尼協議》是針對國際上工程技術人員學歷(一般學制為3年)的資格互認,貼近我國高職教育。本文主要探討基于《悉尼協議》范式下的專業建設標準與“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專業建設任務的比較研究,以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品牌建設為例開展研究,探索專業建設實施舉措,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為后續國際專業認證提供保障。
[關鍵詞]《悉尼協議》;高職院校;建筑裝飾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9)01-0028-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9.01.012 [本刊網址]http://www.hbxb.net
引言
2014年10月21日,江蘇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公布關于印發《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蘇政辦發[2014]86號),文件主要目標是打造一批全國領先、具有國際影響的品牌專業。按照“突出優勢、強化特色、創新機制、打造品牌”的要求,突出重點,加大投入,建設200個左右在全國同層次同類專業中具有領先優勢、高標準通過國際專業認證、在世界同領域具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本專科品牌專業。2015年6月1日,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經過自主申報、專家評審等環節,被江蘇省教育廳確定為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立項建設專業(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項目號:PPZY20158182)。根據《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建設目標要求,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對接《悉尼協議》開展專業改革和建設,對推動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的內涵建設、促進專業的良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旨在參照《悉尼協議》建設范式,遵循“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倡導持續改進”的核心理念,開展江蘇省品牌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建設改革實踐探索,為專業的國際認證做好準備。
一、關于《悉尼協議》
《悉尼協議》是由代表本國(地區)的民間工程專業團體發起和簽署的,是學歷層次上的權威協議,是工程教育與工程師國際互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程技術教育認證體系的最高國際標準。該協議正式成員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愛爾蘭、新西蘭、南非、英國、韓國、中國臺北、中國香港。《悉尼協議》締約的實際意義是在認證標準與認證流程實質等效的前提下,成員國家或地區間彼此認可通過認證工程類專業的畢業生,均具備進入工程技術專業的學歷資格。2016年12月26日,由中國職業教育質量保障與評估研究會牽頭,11家高職院校在南京成立“《悉尼協議》應用研究高職院校聯盟”,目前聯盟成員院校達135家,來自2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聯盟是非營利性社會組織,旨在匯聚院校力量,以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核心,參照《悉尼協議》范式,開展專業建設研究和實踐,為打造國際實質等效的高職工程技術教育,推動中國高職工程技術教育走向世界進行前行探索,積淀了現實基礎。
二、《悉尼協議》專業建設標準范式與江蘇省品牌建筑裝飾專業建設任務比較
為了構建中國工程教育的質量監控體系,建立與工程師制度相銜接的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體系,促進中國工程教育的國際互認,我國成立了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CEEAA)。參照《悉尼協議》標準開展高等職業教育專業建設,關鍵是參照其10個成員國家或地區實質等效的認證標準,將標準的要求轉變為專業建設的行動方向。本文研究主要基于《悉尼協議》標準下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cEEAA)提出的專業建設標準與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任務進行比較研究。《悉尼協議》是工程技術教育認證體系的最高國際標準,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作為江蘇高校品牌專業建設工程立項建設專業,對接《悉尼協議》開展專業改革和建設是一流專業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要求。
(一)專業目標與總體目標
在《悉尼協議》范式引領下,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要求專業目標要有公開的、符合學校定位的、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培養目標。結合江蘇省品牌專業建設總體目標,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將抽象的專業建設目標具體分解為核心能力并進行有效評估,最終使得培養目標可量化、可評估。建筑裝飾專業建設目標為:按照“突出優勢、強化特色、創新機制、打造品牌”的總體要求,立體化、多層次、全方位深化提升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內涵建設。打造具有國際視野的一流教學團隊,引入國際行業標準,引進國際專業標準,建成一批國際認證課程,建成開放共享的國家級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教學資源庫;深化產教融合,依托裝飾專業校企聯盟,合作開展工作站建設、人才培養、技術研發、標準研制,構建產學研協同育人長效機制;主動適應裝飾行業發展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新需求,突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大幅提高國際職業資格證書獲取率,培養學生海外工程項目工作能力;生源、就業質量穩步提升,第一志愿率達到80%以上,畢業生年終就業率達到99%以上;力爭高標準通過專業評價認證,建立完善的專業人才培養質量保障體系;引領全國高職建筑裝飾專業建設與發展,把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力和競爭力的高職教育品牌專業。
(二)學生、畢業要求與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國內外教學交流合作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關于學生、畢業要求方面,要求認證專業具有吸引優秀生源的制度和措施,具有完善的學生學習指導、職業規劃、就業指導、心理輔導等方面的措施并能夠很好地執行落實。必須有明確、公開的畢業要求,畢業要求應能支撐培養目標的達成。對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表現進行跟蹤與評估,并通過形成性評價保證學生畢業時達到畢業要求。建筑裝飾專業建立了系統的學生成長與畢業生發展跟蹤監測體系,能通過有說服力的證明材料對各項畢業要求的達成情況進行有效舉證。學生創新創業訓練目標為:通過專業基礎核心技能統考、學年綜合技能比武、職業資格培訓認證,建立學生能力達成評價機制;舉辦系列知識、技能競賽,參加國際和全國技能大賽、設計比賽,提高學生專業綜合能力;開設專業、校友、企業三類創新創業講壇,設立創新創業基金,培育3支學生創新創業團隊,參加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創業計劃等專題競賽,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引人國際行業標準,對接國際職業資格,引進國際專業標準,不斷提高專業國際化水平;開展與國際知名同類學校的合作,實現教師交流、學生互訪、學分互認,加強學生海外工程項目工作能力培養;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向東盟輸出優質教育資源,招收國際留學生;與區域地方政府、企業合作,聯合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依托全國專業聯盟,每年定期召開研討會,與國內知名高校建立良好合作關系,實現東中西部學生跨區域合作培養。
(三)課程體系與課程教材資源開發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要求認證專業課程設置能支持畢業要求的達成,課程體系設計有企業或行業專家參與。建筑裝飾專業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證明現行課程體系對畢業要求達成形成了有力的支撐。課程教材資源開發的建設目標為:完善高職特色課程體系,開發與國際接軌的專業、課程標準;建設微課程、在線開放課程、立體化教材;實施項目化課程改革;建成包含“兩大平臺、六大模塊及一個系統”的國家級共享型專業教學資源庫,促進教與學的方法改革和效果提升。
(四)師資隊伍與教師發展教學團隊建設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要求認證專業的教師數量能滿足教學需要,結構合理,并有企業或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教師具有足夠的教學能力、專業水平、工程經驗、溝通能力、職業發展能力,并且能夠開展工程實踐問題研究,參與學術交流。建筑裝飾專業通過對專業教師的培養,實現了培養目標的達成。教師發展與教學團隊建設的目標為:通過海外研修、技術研發、工程服務等,培養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專業帶頭人、技術帶頭人;通過“請進來、走出去”,優化團隊結構,提高教師國際化水平;通過加強雙語教學能力、信息化技術能力、創新創業教育能力的培養,提高教師綜合能力;形成具有國際視野的國家優秀教學團隊。
(五)支持條件與實驗實訓條件建設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要求認證專業的教室、實驗室及設備在數量和功能上滿足教學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維護和更新機制,使得學生能夠方便地使用。與企業合作共建實習和實訓基地,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參與工程實踐的平臺。建筑裝飾專業從“以學生為中心”的角度論證支持條件,確定實驗實訓條件建設的目標為:校企合作完成教學工廠、研究中心、傳統技藝大師工作室、教師工作室的建設;完成區域共享型實訓基地和建筑節能與建造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建設;搭建1個App終端教學平臺,建成開放管理、網絡運行的實踐教學管理平臺,創新實踐訓練體系,打造產學研一體化實訓平臺。
(六)持續改進與教育教學研究改革
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要求認證專業建立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各主要教學環節有明確的質量要求,通過教學環節、過程監控和質量評價促進畢業要求的達成;定期進行課程體系設置和教學質量的評價。建筑裝飾專業以常態化機制的形式,保持持續改進的信息反饋渠道通暢為原則,確定了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的目標為:加強專業教育教學研究,開展人才培養模式、課程改革、教學方法、實踐教學體系、終身學習、實訓平臺開放運行機制與管理、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與實踐;依托專業聯盟、校企聯盟,探索跨區域學分互認,實施學分制、雙導師制和彈性學制,形成產學研協同育人機制;探索國際合作培養機制;推進教學方法、考核方式改革,研究建立“PDCA”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與反饋機制;形成系列示范性的專業建設理論與實踐成果。
三、《悉尼協議》范式下的江蘇省品牌建筑裝飾專業建設實施路徑
江蘇省品牌建筑裝飾專業建設思路體現著《悉尼協議》建設范式核心理念,兩者不謀而合。《悉尼協議》建設范式核心理念是遵循“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倡導持續改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變革,是一種范式的改變,必須全面、整體、協調推進。“以結果為導向”的專業發展要求專業建立完善的評估系統,多維度可持續地對學生、專業、學校進行評估。以往教學所重視的是靜態的、封閉的質量保證體系,而《悉尼協議》等工程專業教育認證體系則是在推進動態的、開放的、持續改進的質量保證體系。江蘇省品牌建筑裝飾專業建設思路為“兩個服務、三個全面提升”,即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對接社會需求,服務裝飾行業轉型升級;始終堅持“服務發展、就業導向”,強化以人為本,服務學生成長成才;牢牢把握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規律,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提升專業內涵建設;協同構建“產學研一體化”體系,打造一流平臺,全面提升專業發展力;加快實施“走出去、請進來”,接軌國際標準,全面提升專業綜合競爭力。基于《悉尼協議》范式下的江蘇省品牌建筑裝飾專業建設實施路徑體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教師發展與教學團隊建設實施舉措
以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國家級教學團隊為核心,以校企合作為平臺,實施“333師資建設工程”,即:完善3支隊伍(專任教師、兼職教師、外籍教師隊伍)、實現3層培養(項目設計、工程實踐、雙語教學能力)、形成3種團隊(專業建設、課程教學、技術研發團隊);以“雙進計劃”為舉措,即:專業專任教師進企業、企業技術骨干進課堂。打造校企互通、專兼結合、具有國際視野和創新精神的工程型教學團隊。加大與海外高校的合作,突出教師雙語教學能力培養;支持22名以上教師進行海外研修、訪學交流,30%的教師能進行雙語教學;通過對教師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訓,支持教師參加全國或省信息化教學大賽,獲得2項以上獎項。
(二)課程教材資源開發建設實施舉措
根據專業所面向的建筑裝飾服務域,分析發達國家同行業標準、專業認證標準、國際職業資格證書要求,以職業能力標準分析為基礎,構建適應專業必修的6門職業基礎課程,形成職業基礎“平臺”;各專業方向按照核心崗位的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開發確定6-8門專業方向課程,形成專業方向“模塊”;充分考慮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和職業遷移能力,設置10門左右專業項目課程,形成工作室“項目”;以項目工作過程為主線,按理論與實踐一體化項目教學形式來進行設計,以技能為切人點,形成新的教材結構體系和內容,采用模塊、項目、訓練項目單元的結構方式;引入行業和國際職業標準、技術標準、服務標準、管理方法等,吸收企業技術人員參與教材編寫,及時將工程實際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編入到教材中去,體現崗位的針對性。建筑裝飾資源庫項目確立了“滿足需求、系統設計,多元合作、資源共享,資源集成、提高質量,校企聯管、持續更新”的建設思路,制定了“建設代表國家一流水平,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建筑裝飾資源庫,為全國同類專業的教學改革和教學實施提供范例、共享資源”的建設目標。
(三)實驗實訓條件建設實施舉措
校企合作新建1個家具教學工廠、4個研究中心(建筑幕墻研究中心、低碳裝飾技術研究中心、住宅集成技術研究中心、建筑文化研究中心)、3個傳統技藝大師工作室(木雕工藝、家具鑲嵌技藝、古建筑彩繪)和室內設計、家具設計、景觀設計等5個教師工作室,升級改造原有5個教師工作室(建筑裝飾設計工作室、模型工作室、建筑裝飾工程信息與管理實訓室、室內陳設工作室和表現技法工作室);研究中心和工作室將教學、科研、設計、技藝傳承融為一體,服務裝飾一體化、標準化發展方向,突出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開展國際國內合作、競賽、展覽等交流活動,營造濃厚的職業文化氛圍,培養良好的職業精神、職業技能和先進的設計理念、國際視野,提高教科研水平與人才培養質量,培養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四)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建設實施舉措
結合裝飾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和需求,系統化設計建筑裝飾專業創新創業體系,設定裝飾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理念與目標。組建創新創業導師團隊、設計創新創業課程,改革創新創業教學方法,完善創新創業教學組織管理體制。設立60萬創新創業基金,建設“校友拉手”創業孵化器,培育、孵化和資助專利創新、技術服務、自主創業3支創新創業團隊。團隊入住學校創業園、徐州大學生創業園,著力提升學生創業的層次和水平。聯合國際合作院校組建國際創新團隊,12名以上學生自主創業,學生在全國、省各類科技創新、創意設計、創業計劃等專題競賽中獲獎5項以上;物化大學生創新創業成果,完成專利申請40項以上,完成產品化的學生設計成果80項以上。每年針對在校學生舉辦“水立方杯”“天力杯”“紫浪杯”等系列知識、技能競賽6次以上;每年舉辦畢業設計作品展,評選畢業設計獎;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全國裝飾專業綜合技能大賽,組織參加國際技能大賽、設計比賽,學生在全國技能大賽中獲獎7項以上,30名學生在省級及以上設計比賽中獲獎,提高學生專業綜合競爭力。
(五)國內外教學交流合作建設實施舉措
開展歐美、韓國、新西蘭等同類學校的國際合作,搭建國際合作育人平臺,實現專業教師海外交流22人次以上,學生海外交流30人次以上;加強學生外語、國際法規、證照、競賽等能力的培養,增強教師和學生的國際視野,實現專業10%以上學生海外工程項目工作能力。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向東盟等兩所學校輸出優質教育資源,招收10名以上國際留學生,增強專業的影響力。依托全國建筑裝飾專業聯盟,每年定期召開研討會,與國內知名高校建立良好合作關系,探索跨區域學分互認,實現30名以上東中西部學生跨區域的合作培養。
(六)教育教學研究與改革建設實施舉措
開展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實踐教學體系、終身學習、實訓平臺開放運行機制與管理、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與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爭取2項以上省部級教改項目的研究與實踐,組織完成實訓室開放式運行機制與管理辦法(1套)、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與管理制度(1套)的研制。為確保專業培養目標的實現,我們探索“計劃(Plan)-實施(Do)-檢查(Cheek)-修正(Act)”,即“PDCA循環”的專業人才培養質量評價與反饋機制,四個過程周而復始進行,呈階梯式上升,不斷解決人才培養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深化專業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形成系列職業教育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成果,利用全國建筑設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平臺,開展成果的宣講與推廣,充分發揮品牌專業的引領示范作用。
四、結語
《悉尼協議》建設標準與江蘇省品牌建筑裝飾專業建設目標方向是相吻合的,全國有240多個建筑裝飾專業辦學點,缺乏對接《悉尼協議》的本土化專業標準和實踐經驗。《悉尼協議》認證標準的主要內容及其體現在建筑裝飾專業建設中的范式,走“以學生為中心、以結果為導向、以專業建設為抓手”的內涵式發展之路是必然選擇,將在國內同專業中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帶動高職院校注重內涵式發展,促進相關院校的專業建設改革,對中國當前高等職業教育而言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