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霞
摘? 要:《數學課程標準》倡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數學學習方式。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的發展為宗旨,體現過程性,關注學生獲得知識、形成能力的過程與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能有效提升小學數學的教學質量,還能有效契合新時期人才培養的需求。在這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具體落實和應用方法進行闡述,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教學模式;研究策略
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是當前教育教學改革背景下,對教師教學提出的一項新任務和新要求,以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體現過程性,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都是機械式的進行教學灌輸,而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導致課堂上的整體學習氛圍并不夠活躍,很多時候學生過于沉默,課堂整體教學水平和效果也比較差。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一定要積極迎合新課改的需求,認識清楚新課改對教學提出的新要求,深入貫徹落實新課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進行教學模式和手段的創新。下面本文針對小學數學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的具體落實和應用方法進行闡述,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
一、創設課堂情景全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根據新課程標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全面聯系生活實際,將教學與學生的生活緊密結合,對學生進行思維的啟發,創設生動形象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讓學生在激烈和愉快、輕松的氛圍下進行進行學習。創設情景以學生為本,教師需要考慮到小學階段學生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在心理上學生存在很大的好奇心,對外界的新鮮事物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為本,考慮學生的年齡的特點,如低年級學生他們注意力集中時間相較于高年級的學生較短,但是好奇心理比高年級學生的好奇心理更強。因此,對于低年級的小學學生,在進行加減乘除教學時,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先以一首數字歌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快速進入到數學課堂,一堂課開始前能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師由此過度到數字的加減教學中。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選材的合理性和有趣性,這樣更加有利于快速大成教學的效果和目標,準確把握素材選用的目的性和可探究性,這樣達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自主合作探究教學中,注重教師和學生的之間的相互合作,與學生構建良好的、和諧的關系。因此,而小學階段的學生非常注重教師對自己的關心,所以,教師一定要以飽滿的激情,對學生一定要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一定要用心關心、關愛學生,用真正的微笑、真誠和激情與學生之間像朋友一樣溝通。讓學生對教師放松警惕的心理,對學生多多鼓勵和引導,要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能積極主動進行探索,充分激發學生的自身價值和動手、動腦能力。教師一定要用真情感染學生,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讓教師和學生溝通和交流起來更加親切,能彼此感染,真正實現教學相長。教師在課堂上,例如在分子和分母教學時,教師可以準備一個模型蛋糕,提出問題,如何將這個蛋糕平均分配給7位學生,此時學生就積極思考,如何才能均勻分配這個蛋糕。有些學生說將蛋糕以中心點對稱方法進行切割,對稱分割之后可以獲得8塊蛋糕,此時分給每人1份,然后教師此時可以提問,每1份蛋糕是分別占原來蛋糕的多少?用提問的教學方式,全面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進行思考,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分割,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自己動腦和動手,與其他同學進行討論,相互探究中,全面激發學生的創意和思維,讓學生的思維得到拓展,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達到最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在合作探究學習中,對于學生給出的答案,學生一定要積極響應,鼓勵學生自主思考,讓學生能暢所欲言,這樣更加能刺激學生的求知欲望,能讓學生更加積極的想要參加到課堂上,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天性,給學生創設提問的環節和情景,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真思考。
三、實施對學生學習現狀進行考核和評估
課堂教學評價是為了進一步指導和改進教學,教師用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在自己的眼里都是一視同仁的,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一定要貫穿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學生一定要及時評價和反饋,讓學生逐漸形成自我探究學習的意識和行為習慣,并且一定要讓學生樹立一種自我反思和檢查的習慣,全面注重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該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根本目的,學生本身對知識的求知欲是非常強烈的,學生必須以個體的縱向發展,從專業的教師評價角度,在學生之間自主、合作、探究的過程中,讓學生獲得發展和進步,有效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自主、合作、探究性教學策略,是現代新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教師一定要深刻認識到新理念的內涵,注重全面引導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將學生視為教學活動的真正主體。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是一種課堂教學的一種模式,注重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全面構建師生之間和生生之間的和諧、良好關系,實現信息的互動和雙向反饋,形成雙向的反饋結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能積極主動進行探究,學生之間能增加交流機會,在教師的啟發和引導下,學生能主動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讓學生的智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這樣能讓學生得到全身心方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左秀平.小學數學中思維與興趣培養[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4(07).
[2]吳明鐘.淺談小學數學思維與興趣培養的一致性[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3(22).
[3]林眾,馮瑞琴,羅良.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實質及其關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