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其
【摘要】在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歷史性變化中,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提高自身數學修養,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重視教學“三部棋”,培養學生從我被迫學數學逐漸轉向我要學數學。
【關鍵詞】數學課堂? 教學效果? 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157-01
在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歷史性變化中,有些數學教師雖然堅持教書育人,認真工作,但是教學效果總是不如預期所盼。其原因是教學觀念陳舊,沿襲傳統教學陋習,教學過程中“三惟思想”(惟我獨講、惟我獨令、惟我獨寵)嚴重。本人憑借自己的工作經驗,占用此篇幅談談幾點淺見,與同行共勉。
一、更新教學觀念
長期以來,由于受到片面追求升學率及“唯分數”的影響,一到講臺滔滔不絕如黃河之水天上來,從基礎知識講到數學特有規律再到考試技巧,滿堂講,講得學生云里霧里,昏頭轉向。
其實,我們教師應該樹立蘇格拉底之思想——“自知無知”更新教學觀念,現代數學教學目標是:面向全體學生,按照數學本身固有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多方面學習,培養學生獲取知識并且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考試,經得起變化多端的考試。這樣,我們要更新教學觀念,轉變教學方式,勢在必行。我們要在繼承和發展中國傳統的教育基礎上,大膽地進行教學方法的改革和創新,新的課程標準下的教學方法需要多樣化。除了必要的講授之外,動手實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應更多地在教學中運用。當然,更新教學觀念的同時,教師要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滿足新課標的要求。
二、提高教師自身數學修養,激發學生向師性
數學教師要具有準確的專業語言,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把德育滲入課堂,創建和諧的課堂,能鏈接不同科目的知識結構,當作一個綜合素質強的教育者。這樣,教師得到學生的敬佩,提高自己在學生心中的分量,激發學生向教師學習的興趣,要讓學生打心底的敬佩教師,配合教師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教師只有不斷充實自身知識結構,增強思考意識,鍛煉自我反思能力,不斷開闊視野,豐富思考維度,增加接觸各種各樣文化和觀念的機會。
三、培養學習數學興趣
學習興趣有定向作用,學生往往由自己的興趣來確定學什么和不學什么,因此培養學習興趣就顯得非常重要。如果忽略了數學學習興趣的培養,造成學生對數學學習失望,那么學生心理會產生阻礙學習數學的“敵人”——厭煩。如果學生產生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并進一步轉化為學習動機,那么他們就會認真深入思考,從而使學習數學的興趣成為打開數學大門的金鑰匙,這把金鑰匙加上科學的教學“三步棋”,教學效果自然進一步提高。
四、重視教學“三步棋”
教學效果不理想,原因之一是:學生自學能力差,未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學習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課后不善于回顧,所學知識模棱兩可,教師有計劃、有恒心走好教學“三步棋”(課前、課中、課后),那么不用擔心提高教學效果了。
(1)課前引導學生預習教材,鼓勵學生提出問題
學生課前預習是提高授課效果的關鍵之一,讓學生開動腦筋,按照授課計劃進行預習,在預習中對要學習的內容提出問題,自己理解什么或不理解什么,帶著問題聽課,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課中教師扮演導演的角色
根據課前預習提出的問題,適當采用開放式教學,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根據學生實際基礎情況,精心選擇講授的內容,突出重點,講透難點,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獨立思考,歸納和整理。
在教學過程中應給學生充分討論的機會,讓學生合作交流。學會合作是時代對每個人的要求,數學課堂教學中也應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合作交流,教師既要當導演,又要當主持人,調控整個課堂氛圍,針對不同觀點,及時給予評價,最后歸納出正確結論。
(3)課后創設數學情境,體現數學應用價值
課后引導學生把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中去,能使學生充分認識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從而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鞏固了所學到的知識,加強了學生實踐能力,提高應試能力。但是,安排的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要科學合理。
首先,教師不應該過高相信和估計學生的知識能力,必須真正檢查落實,思維跨度適當,作業量適當,切忌越減越負。
其次,一手抓“兩頭”,一手抓“中間”。課后安排的練習及作業必須全面照顧,全面檢查。抓優生提高優秀率,抓差生提高平均成績,抓中等生更能提高優秀率和平均成績,切忌寵優思想。
再次,教師及時分析“兩頭”和“中間”的學習效果情況,結合學生和教師本人的實況認真反思,總結得失,為提高教學效果而努力奮斗。
總之,提高數學教學效果必須恒于人、恒于心,策略并不是唯一的,必須因材施教,經常作好課后反思,在此只是談談自己的策略,希望能與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