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小霞
【摘要】由于工作的需要,有一個學期的時間,從低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調到四年級的數學教學工作,拿到四年級的數學課本一看,計算的基本內容就是小數的加減法、乘除法。看到如此簡單的數學教學內容,心想,小數的有關計算只是在原來整數的基礎上帶上小數的知識即可。這些知識,學生一定掌握得很好。沒有想到看到的結果卻讓我大吃一驚。學生交上來的有關小數乘法計算的作業錯題很多,總體看來錯誤原因有以下幾點:(一)20以內加減法計算錯誤;(二)乘法口訣記憶不準導致錯誤;(三)兩位數乘法不會對位導致錯誤;(四)粗心抄錯數字等造成錯誤。這樣累計起來,兩位數小數乘法的計算全對的全班不到10個。這真是引起我不小的震驚。仔細分析,低年級計算不過關是導致錯誤發生的主要原因。事實擺在眼前,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重中之重。縱觀小學數學中的計算,包括:整數四則運算、小數四則運算、分數四則運算。而整數四則運算又是重中之重,是小數四則運算、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而小學一、二年級主要學習的就是整數四則運算。所以,提高低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提高? 低年級? 計算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4-0186-01
一、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
口算是筆算的基礎,是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有效途徑。為此,在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學中加強口算。采取的形式有:(1)開火車口算,即每個學生一道,使每個學生都有鍛煉的機會。(2)聽算,即讓學生聽算式,說出得數,學生聽與算相結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3)搶答算,看看誰說得快,可以使優等生更快,給后進生樹立學習的榜樣。(4)翻數字卡片說算式、自主編口算題,可以極大的調動學生口算的積極性。要提高小學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恒堅持訓練。教師每節課可根據教學內容課前可安排2—3分鐘時間進行口算訓練,或結合教學實際情況有機滲透口算訓練。
二、重視算理的教學。
重視計算過程的口頭表達,發展學生數學語言,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算理的教學所采用的方法是從具體的情景中、操作中抽象出計算的方法。在學生理解算理的基礎上,重視培養學生口述計算過程的教學,使無法看見的腦中的思維用可以感觸到的語言表達,有效的提高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掌握。
三、加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培養。
《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提出“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估算是學生判斷自己計算是否準確的捷徑。可以提高學生自我判斷的能力。在計算前進行估算,可以估計出大致結果,為計算的準確性創設條件;在計算后進行估算,能判斷計算有無錯誤并找出錯誤的原因,及時糾正。在學生的日常口算和筆算過程中,無論是計算前估算或者是計算后估算,都有一定的價值。在二年級上學期學完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后,在口算或筆算后都鼓勵學生用估算的方法判斷自己所做題目的正誤。
四、加強計算知識方面的整理和復習。
具體說來就是“讓學生做老師,讓學生編題目”。(一)讓學生上講臺上課,在自主學習中提高了計算能力。二年級第二學期第二單元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整理和復習”中,兩位數加減兩位數這些內容學生已有初步了解,鑒于學生在學習時可能會缺乏新鮮感,老師在課堂上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編出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題目,自己計算,并給大家講解自己計算的過程。(二)讓學生編題目,在改錯和反思中提高計算能力。對于學生容易錯誤的題目,引導學生搜集自己平時做錯過的題目,進行改編,以改錯的形式進行復習,在整理歸納中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這樣的一堂課,內容完全來自學生本身, 學生始終興致勃勃,積極參與,爭先恐后地去解決自己或是他人在計算中出現的種種錯誤,使他們在不斷地改正、歸納整理中得到提高。“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體現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達到提高計算能力的目的。
五、加強練習。
子曰:“學而時習之”,說明了練習的重要性。只有在掌握了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反復練習,才能夠提高計算的速度和準確性,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練習中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1)突出法則重點練。如有關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計算練習的重點是如何進位、如何退位,進位和退位在計算的過程中如何處理。教師組織練習時必須明確為什么練,練什么,要達到什么程度,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容易混淆的對比練。一般用于復習課中的練習,通過對比,不僅鞏固了基礎知識,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注意力。
(3)經常出錯反復練。根據學生平時計算中的錯誤隨時登記,分析歸類,有針對性地反復練,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多種類型綜合練。為了使學生牢固地掌握計算法則,可以把相似類型的題,綜合在一道混合式題中,使法則在分辨中得到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