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勝男
摘 要 高校輔導員參與“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工作是落實教育部相關文件精神的重要舉措,也是開展高校思政教育和學生黨建工作的有效途徑。輔導員應該深刻領會和把握這項政策,并結合自身實際,積極探索和嘗試,切實做到以形式與政策課作為抓手,落實立德樹人教育根本任務。
關鍵詞 輔導員 形勢與政策 立德樹人 教學藝術
中圖分類號:G41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4.045
Abstract It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college counselo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teaching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which implements the document spirit of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well as an effective way to carry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udent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Counselors should understand and grasp this policy deeply, explore and try actively, practically take the Course of "situation and policy" as impetus, so as to implement the basic task of the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 counselors; Situation and Policy; moral education; teaching art
1 輔導員參與形式與政策課程教學的意義和優勢
1.1 輔導員參與形式與政策課程教學是個人職業發展的內在要求
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中定義“形勢與政策”是:“幫助大學生正確認識新時代國內外形勢,深刻領會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面臨的歷史性機遇和挑戰的核心課程,是第一時間推動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引導大學生準確理解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的重要渠道。”《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學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指導者。”“高等學校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輔導員隊伍建設作為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整體規劃、統籌安排,不斷提高隊伍的專業水平和職業能力。”而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分第一條就是:“對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內容涉及引導學生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宣傳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可見,當前各高校積極推動輔導員上講臺,教授形式與政策課程有其內在聯系和必然要求。
1.2 輔導員參與形式與政策課程教學是職業化專業化的重要途徑
首先,輔導員“雙線”晉升,要求其不僅要不斷豐富和充實個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知識儲備以及各方面學生工作的服務水平與能力,還需要不斷提升個人教學授課技能以及學術研究能力,在“教師”這一重身份上不斷精進。當前,各高校的形式與政策課程授課任務主要由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專任教師以及輔導員(包含黨政管理干部)兩支隊伍來承擔。二者開展工作的方式各有千秋,前者理論著手,重在提升,高屋建瓴;后者立足實踐,案例鮮活,更接地氣。高校輔導員參與授課工作,有利于提升輔導員理論素養和水平,有利于工作實踐和生動案例的落地,有利于理論實踐相結合,讓知識傳授和教育影響更深入、更廣泛,最終實現輔導員在“教師”這一層身份上的自我充實與提升。其次,以教促學,輔導員參與形式與政策授課有助于提升其職業化專業化水平。《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中明確提出輔導員應該:“擁有豐富的知識,指導馬克思主意的基本理論和其他學科的基礎知識”,就是為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指明方向。輔導員要把自己從“萬金油”的角色轉變為高校思政教育不可替代的“頂梁柱”。輔導員要真正實現職業化、專業化,一是要保有終身學習的心態,與時俱進,腳踏實地,這也剛好與形式與政策這門課程的授課內容是相契合的;二是要掌握專業知識,教學相長,以教促學,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責任與使命感,化壓力為動力,為上好一堂課,認真備課,主動學習;三是與思想政治教育專任教師密切合作和聯系,既有助于思政教師了解學生工作的一線,也有助于輔導員理論素養和水平的提升,二者能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1.3 輔導員參與形式與政策課程教學有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中對輔導員這一角色的職責有明確規定:“幫助在校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以及價值觀”“充分掌握在校學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情況,對于學生熱切關心的問題正確引導”。通過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主觀上有助于幫助輔導員明確個人身份和職責,以更高標準要求自己,積極主動作為;客觀上因為有授課任務和壓力,可以更好鼓勵和督促輔導員不斷總結工作和實踐經驗,實現由“實踐-總結-理論”的三級飛躍,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切實提升學術研究能力和素養,不斷探索,產出更具有實踐性的切實有效的理論和方案,呈現更生動活潑、吸引學生的思政課堂。另外,在高校中,學生普遍認為專任教師在學術理論方面對自己的指導會更具有權威性,如果在形勢與政策課程中,輔導員能對基本的理論運用自如,再結合實際工作對學生情況的準確了解,能在課堂中及時解答學生的實際問題和困惑,甚至化解輿情,如此,輔導員在學生群體中的“權威性”必然有所提升,更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和信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必將更加如魚得水。上好形勢與政策課,樹立思政教育專家教師形象;做好學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為學生提供精準服務,樹立有愛心、耐心、信心的輔導員引路人形象;輔導員對于學生而言能真正做到亦師亦友,思政工作將更加有力廣泛,事半功倍。
1.4 輔導員參與形式與政策課程教學有助實現大學生思政教育和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雙重目標
形勢與政策課程重在向大學生介紹國際國內當前的形勢,不斷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和分析規律,進而理解和擁護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和政策。高校學生黨建工作主要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重在大學生群體中不斷擴大黨的影響力、吸引力和號召力,增強黨的群眾基礎。高校學生黨建的一個重要組成是學生黨員的培養、管理和教育,學生黨員對黨和國家的認識、了解以及基于此的判斷會影響其個人對黨組織的認同,進而影響其行為和選擇。形勢與政策課程能在正面影響上對學生黨員發揮作用,將極大促進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和對組織的認同與忠誠。基于此,形勢與政策課程與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是有機統一的,二者在教育目標(思想引導)、教育對象(大學生)、教育工作者(思政教師和輔導員),乃至教育特點(與時俱進)上有高度一致性,二者亦同屬高等教育的范疇,輔導員參與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將為二者搭起一座橋梁,實現二者的有效融合,互相促進,共同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
2 輔導員參與“形勢與政策”授課存在的問題
當前,各高校輔導員參與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授課很普遍,雖然其重要性和積極意義日益凸顯,各高校落實推進,但整體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存在問題。
首先,部分輔導員主觀上未能意識到參與授課的育人功能,對政策精神領會不夠。雖然當前各高校在貫徹落實形勢與政策課程的實施要求和各方投入中已經加大力度,領導層給予相當的重視,但整體工作還是浮在表面,對這門課程的重視、理解和定位不夠明確,在執行層面存在應付敷衍情況。有部分輔導員未能領會中央精神和學校安排,未能真正意識到參與授課的重要意義和功能;授課對象學生層面,在授課過程中,部分學生認為這是一門必修的“水”課,上課積極性差,在課堂上寫作業或做其他不相關事情的現象比較普遍,也讓部分輔導員上課積極性受挫,甚至認為自己參與授課只是“填坑”,替思政教育專任教師分擔工作任務而已。
其次,輔導員本身理論水平和知識儲備不夠,影響教學效果。形勢與政策這門課程要求授課教師必須能以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時政熱點,授課內容涵蓋人文社科、政策法規、時政熱點等多方知識領域,對授課教師的知識儲備和理論水平、政治敏銳性和政治立場有較高要求。如今高校輔導員普遍是碩士學歷,學科專業背景不同,個人的知識結構也千差萬別,對國家法律法規、大政方針等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也相差極大,此外,輔導員本身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不一,甚至有部分輔導員從未有課堂教學經驗,亦未經系統培訓,就直接“趕鴨子上架”參與授課,導致他們在備課過程和備課效果上存在差別與局限,課堂上不能很好做到針砭時弊、對癥下藥,上出一堂為學生認可和喜歡的課程,只是照本宣科,效果生硬而膚淺,未能落實教學目標。
最后,事務性工作繁多,輔導員學習提升理論素養的時間與精力有限。雖然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是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在實際情況中,各高校輔導員普遍存在事務性工作繁多沉重的情況。理論上輔導員和帶生比應為1:200,但實際帶生比一般會在1:300甚至1:400,學生工作涵蓋面廣,以廈門大學學生工作考評標準為例,考評條例達一百多項,繁重的學生工作也導致輔導員難以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學習和備課中。另一方面,由于形式與政策課程本身的特點,每學期的教學內容不是固定,時效性強,需要提前對授課教師進行教學業務培訓,但因為時間、精力、財力各方面的限制,輔導員很難能參與到這類系統培訓中,與專業教師的聯系也不密切,造成他們缺乏及時的指導和學習,知識儲備匱乏,學習動力支持不足,教學水平不能提升,教學質量難以保證。
3 輔導員高效參與“形式與政策”授課的建議
形勢與政策課程屬于高校兩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開展大學生思政教育的關鍵陣地,是輔導員職業化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重要抓手,對各高校和輔導員而言都是機遇大于挑戰,需要各高校和輔導員在主觀上重視起來,在客觀上行動來。
第一,認真貫徹學習相關文件精神和政策要求,在思想上實現上下統一。學校層面應該認識到形勢與政策課程的重要性,要看到輔導員作為一支骨干力量通過參與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能產生的積極作用,積極創造輔導員參與教學的有利條件,鼓勵更多輔導員積極主動參與課程教授。輔導員個人也要認真學習和領會中央文件精神,愛崗敬業,認識到這一職業和角色處于大學生思政工作第一線,本身要求具備較高政治素養和堅定政治立場,要化被動為主動,承擔工作責任,克服職業倦怠,將參與授課視為個人發展提升對機會而非負擔。
第二,加強輔導員教學技能和知識儲備培養,提升輔導員教學能力。輔導員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升個人知識儲備、理論素養、教學技能,這是開展日常工作以及上好課程的資本和底氣。從個人方面,輔導員應該在關心時政、關注熱點、認真備課、了解學生、創新方式等幾大方面留心用心;學校層面要根據輔導員隊伍的實際,通過一套相對完備的機制,進行選拔、培訓以及考核,讓具備條件的輔導員進課堂,而不是全盤接收,同時,積極推動思政教育專業教師與輔導員隊伍的融合,密切交流、互相學習,讓具備授課資格的輔導員參與系統培訓,切實提升教學能力,設立淘汰和獎勵制度,從而不斷激勵教師不斷精進,隊伍形成良好長效運行機制。
第三,頂層設計,提供保障,為輔導員參與教學創造條件。根據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等規定要做到:“切實加強教學管理、充分保證規范開課、準確把握教學內容、規范建設教學資源、擇優遴選教師隊伍、創新設計教學方式、注重考核學習效果、大力加強組織領導,從教育部到各高校要從隊伍建設、經費支持、績效考核、學分認定等方面建立健全教學保障體系,積極為輔導員參與教學創造條件。”當然,還要爭取做到擇優遴選、重點培養,讓更多有興趣、有能力、有水平的高校輔導員能在第一課堂發光發熱,做好做專,切實保障“形勢與政策” 課教學效果,讓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把這門課真正打造成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示范課。
4 結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教師隊伍建設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也對全黨全社會尊師重教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人民教師無上光榮,每個教師都要珍惜這份光榮,愛惜這份職業,嚴格要求自己,不斷完善自己。”高校輔導員作為高校教師隊伍的一員,也應該明確責任,珍惜光榮,積極參與形勢與政策課程的教學工作,助力于將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主力與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重要陣地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與黨的建設工作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將輔導員教師身份與黨政工作人員身份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將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理論基礎與實踐案例二者有機結合起來。高校輔導員參與形勢與政策課程教學具有多重意義和作用,需要各高校和輔導員積極思考、認真對待、探索奮進。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高校“形勢與政策”課建設的若干意見[Z].教社科[2018]1 號,2018.
[2] 教育部43號令: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Z].教社科,2017.
[3] 高等學校輔導員職業能力標準(暫行)[Z].教社政[2014]2號,2014.
[4] 張愛,王文濤.“互聯網+”時代輔導員怎樣上好《形勢與政策課》[J].科教論壇,2017.28(08):291.
[5] 陳勛瑋,胡濤.關于高校輔導員參與形勢與政策課教學的思考[J].文教資料.2017(12):179-18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