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影
【摘 要】目的:評價剖宮產圍術期護理方案以及護理效果,為剖宮產圍術期護理工作提供參考。方法:選擇我院產科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間行剖宮產分娩的320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對照組160例剖宮產產婦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160例剖宮產產婦接受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比較2組剖宮產產婦心理狀況評分變化情況、產后疼痛評分、護理滿意度、產后住院時間。結果:觀察組產婦干預后情緒、產后疼痛評分以及住院時間均少于對照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給予剖宮產圍術期心理護理、產后早期護理等綜合護理干預可以促進產婦產后恢復、穩定產婦心態。
【關鍵詞】剖宮產;圍術期護理;心理狀況;恢復情況;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365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110-01
剖宮產、陰道自然分娩均為產科主要分娩方式,受到分娩疼痛恐懼、雙胎、巨大兒等因素影響,導致剖宮產分娩率明顯遞增表現。對于剖宮產產婦圍術期相對特殊,產婦生理狀態導致其心思敏感,從而產生焦慮、抑郁、恐懼等負性情緒,影響分娩進程、產婦配合度、延長產后恢復時間,為了保證母嬰安全、促進產婦產后恢復,需重視剖宮產產婦圍術期護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就我院320例剖宮產產婦為例,總結圍手術期護理重點與干預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實驗對象選自2017年12月-2018年12月,總計320例。納入標準:(1)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剖宮產產婦;(3)產婦生命體征平穩;(4)產婦可有效配合。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類疾病產婦;(2)妊娠危重癥;(3)昏迷產婦。進行320例剖宮產產婦分組,各16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區間22-40歲,均值(27.6±3.2)歲;產婦孕周37-42周,均值(40.0±1.0)周;孕次1-3次,均值(2.0±1.0)次。觀察組:產婦年齡區間22-38歲,均值(27.3±2.6)歲;產婦孕周37-41周,均值(40.5±0.5)周;孕次1-3次,均值(1.0±1.0)次。對照組以及觀察組320例剖宮產產婦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1.2 圍術期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160例產婦產前檢查、分娩期生命體征監測、產后個人衛生以及飲食等護理。
觀察組:給予160例產婦圍術期綜合護理干預。(1)產前心理護理干預。產婦分娩前心理恐懼感強烈,影響分娩配合度,增加分娩期間身心應激反應。護理人員需給予產婦產前健康教育,了解產婦心理負擔原因的基礎上進行疏導,給予產婦心理安慰、鼓勵,說明分娩期間相關注意、配合事項,以維持產婦身心最佳狀態,并在此基礎上提高耐痛閾值。另外,溝通期間注重語言的藝術性、溝通的有效性,和產婦說明不良情緒、疾病、分娩之間的關系,和家屬溝通叮囑家屬給予產婦鼓勵、陪伴,指導產婦深呼吸、肌肉放松方法,并以播放舒緩音樂、聽故事等方式分散產婦不良情緒。(2)產后早期護理干預。對于產后處在恢復期的剖宮產產婦,其情緒直接影響傷口愈合情況,護理人員需做好產婦產后巡視工作,針對劇烈疼痛者進行疼痛護理或遵醫囑用藥止痛護理,指導產婦合理進行活動,術后5h內去枕平臥,術后5-9h半臥位,指導產婦下肢屈伸、下床活動,以恢復產婦身體機能,預防靜脈血栓。另外,和產婦溝通說明母乳喂養價值,進行產婦乳房按摩,糾正產婦母乳喂養錯誤認知,指導并協助母乳喂奶,從而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指導產婦進行產后飲食,術后6h行米湯、蛋湯等清淡因素以促進腸蠕動,逐漸向半流質、普食過渡以促進泌乳,同時,做好管路護理,檢查留置針穿刺位置情況,輸液器以及導尿管是否扭曲,術后24h可拔除導尿管。指導產婦進行晨晚間面部、口腔、外陰清潔護理。
1.3 觀察指標 記錄對照組、觀察組剖宮產產婦心理狀況、產后疼痛評分以及住院時間,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
1.4 指標評分標準[1]
產婦心理狀況以及疼痛評分分別參考SAS、SDS、VAS量表評分,分數越高說明產婦情緒、疼痛越強烈。
1.5 統計學方法
經統計學軟件SPSS21.0計算320例剖宮產產婦觀察指標數據。護理滿意度以%形式展開,進行X2值檢驗;心理、產后疼痛評分以及住院時間以x±s形式展開,進行t值檢驗。P<0.05——表示2組剖宮產產婦指標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心理狀況評分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320例剖宮產產婦干預期間心理狀況評分改善情況見表1。干預后產婦心理狀況評分比較,P<0.05。
2.2 相關指標比較 觀察組、對照組320例剖宮產產婦產后疼痛評分、住院時間見表2。2項計量指標均值結果比較,P<0.05。
2.3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160例剖宮產產婦護理滿意度為95%(152/160),對照組160例剖宮產產婦護理滿意度為85%(136/160)。產婦護理滿意度經統計學計算,X2=8.8,89,P=0.0028。
3 討論
結果顯示:2組剖宮產產婦護理滿意度(95%vs85%)以及情緒評分、疼痛評分、住院時間比較,P<0.05。和唐莉芳研究結果有一致性,觀察組產婦住院時間、費用低于對照組,產婦健康知識評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3]。
綜上所述,優化和強化剖宮產產婦圍術期護理干預是促進產婦恢復、提高產婦安全的關鍵。
參考文獻
[1] 陳建華,李華喜,武秀娟等.循證護理在剖宮產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12):28-29.
[2] 李鳳梅.圍術期優質護理干預在剖宮產產后抑郁防治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5,(2):33-34.
[3] 唐莉芳.臨床路徑在剖宮產病人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0,08(31):2863-28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