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金梅

【摘 要】目的:探討中醫(yī)“治未病”健康指導在脂肪肝患者疾病治療中的價值。方法:選取88例脂肪肝患者進行分析,將其按照抽簽法均分并設組,分別給予常規(guī)健康指導和中醫(yī)“治未病”健康指導,依次設定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4例患者。結果:臨床相關指標方面,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的血脂、血糖、肝功能異常及肥胖占有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總有效率方面,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觀察組顯著較高,(P<0.05)。結論:對脂肪肝患者進行防治時,有必要開展中醫(yī)“治未病”健康指導方案。
【關鍵詞】脂肪肝;中醫(yī);治未病;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49?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5-03-173-01
脂肪肝是臨床一種肝臟病理改變,并非獨立的疾病。近年來,受不良飲食、長期酗酒等因素的影響,其發(fā)病率明顯升高且趨于年輕化的發(fā)展趨勢。病情不斷進展,進而誘發(fā)心血管疾病,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所以,及時預防并控制脂肪肝疾病意義重大。目前,臨床采用西醫(yī)治療,整體效果欠佳,且長期用藥會影響患者肝功能。中醫(yī)預防及治療已經成為臨床重要研究方向。實驗選取88例脂肪肝患者,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88例脂肪肝患者,均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間收治,將其按照抽簽法均分并設組,44例患者(對照組):常規(guī)健康指導,按照疾病類型分析:肥胖型脂肪肝11例,酒精性脂肪肝24例,其他類型9例,男/女(29/15)例,最小年齡39歲,最大年齡72歲,平均(51.98±0.45)歲,44例患者(觀察組):中醫(yī)“治未病”健康指導,按照疾病類型分析:其他類型8例,酒精性脂肪肝22例,肥胖型脂肪肝14例,患者最小年齡40歲,最大年齡71歲,平均(51.78±0.39)歲,男/女(30/14)例。所有患者的臨床資料可比,(P>0.05)。
1.2 方法
對照組 常規(guī)健康指導,消除病因:結合患者實際情況,仔細詢問并通過檢查,尋找發(fā)病的原因,確保徹底治愈該病;藥物治療:按照柔肝疏肝、清熱利濕的原則治療酒精性脂肪肝,按照控制飲食的原則治療肥胖性脂肪肝。飲食方面: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糾正不良生活習慣;電話隨訪:定期通過電話了解患者病情,結合實際給予指導,并鼓勵患者適當運動,堅持定期來院復查。
觀察組 中醫(yī)“治未病”健康指導,疾病預防:家族史:針對有家族史者,應及早預防,糾正患者不良飲食習慣及不良生活習慣;生活方式:為患者制定科學的飲食方案和合理的運動計劃,并讓其認識到肥胖的危險性;及早發(fā)現及早治療:辨證施治:注意觀察患者的疾病征兆,避免病情加重,增加治療難度。仔細分析患者疾病類型,開展辨證施治的方案[2];健康指導: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有關脂肪肝方面的知識,糾正其錯誤認知,使其提高配合度,保證用藥效果。心理干預:注重患者的情志,避免長期不良情緒,加重對肝臟的損傷程度。在疾病防治中,要多增進與患者之間的溝通,消除其各種負性情緒,同時告知患者以積極、良好的心態(tài)配合治療及干預工作。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血脂、血糖、肝功能異常及肥胖占有率。
療效評判標準:治愈:患者血脂恢復正常,超聲檢查顯示肝臟回聲正常,形態(tài)正常;有效:患者血脂下降幅度超過70%,超聲檢查顯示肝臟回聲明顯好轉;無效:超聲檢查結果及血脂水平無變化或加重。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21.0)處理實驗數據信息,計數資料用X2檢驗,組間表示用%,計量資料用t檢驗,表示用±標準差,如患者平均年齡,統(tǒng)計學意義判斷標準:P<0.05。
2 結果
2.1 對比兩組血脂、血糖、肝功能異常及肥胖占有率 見下表1:觀察組的血脂、血糖、肝功能異常及肥胖占有率比較對照組而言,均比較低,(P<0.05)。
2.2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
見下表2:對照組和觀察組的治療效果對比,組間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現代醫(yī)學研究認為:脂肪肝的發(fā)生與高血脂、長期酗酒、肥胖及不良飲食有密切的關系,患者在臨床上的表現呈多樣化,輕度者往往無明顯癥狀,多數是在體檢時突然發(fā)現,中度及重度患者其表現與慢性肝炎有一定的相似性,表現:惡心、食欲不振、肝區(qū)疼痛等。所以,有必要尋找病因,實施針對性治療。
中醫(yī)“治未病”的思想,早在《黃帝內經》中有記載,“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謂也”[3]。第一步是防止疾病的發(fā)生,下一步是結合病因及病理發(fā)展情況,實施針對性治療。實驗對觀察組脂肪肝實施中醫(yī)“治未病”健康指導,疾病預防和早發(fā)現早治療兩部分。強調給予患者健脾燥濕、疏肝理氣、消食化痰等治療,同時糾正不良飲食,有效調節(jié)不良情緒等,能夠有效消除疾病的誘因,并達到治療的目的。結合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血脂、血糖、肝功能異常及肥胖占有率均較對照組低,且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較對照組相比,遠遠較高,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對脂肪肝患者進行防治時,有必要開展中醫(yī)“治未病”健康指導方案。
參考文獻
[1] 徐麗,王河寶,丁成華.以“治未病”思想為指導的中醫(yī)健康管理在脂肪肝中的應用[J].江西中醫(yī)藥,2018,49(02):13-15.
[2] 鄭訪江,王玉珠,劉書斌,等.“治未病”思想指導下的中醫(yī)健康管理在亞健康狀態(tài)人群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內科,2017,12(05):694-697.
[3] 羅永萍,王曉歡,汪春燕,等.中醫(yī)治未病理論在預防2型糖尿病患者相關并發(fā)癥健康宣教中的應用[J].四川中醫(yī),2018,36(02):196-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