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元 王明吉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中小企業;融資模式
基金項目:河北師范大學:“大數據背景下金融支持PPP參與河北鄉村旅游開發路徑選擇”(2017JC01)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9年3月9日
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互聯網在企業中愈發重要,而中小企業無論是在人力資本的擁有上還是社會資源的占有上都存在著較大劣勢。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提高,中國的人力資本、物力資本、土地成本以及資源環境成本在不斷攀升,中國想通過依靠低成本優勢來贏得世界各大財團投資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這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十分危險,因為這會導致成本增加、經濟效益降低、融資難度增大。互聯網金融具有覆蓋面廣、效率高、成本低、發展速度快等特點,為中小企業融資帶來更多機遇。
(一)眾籌模式。眾籌模式是指融資者通過互聯網融資平臺,以集體預購的形式,為其項目向互聯網上的貸款人籌集所需資金的模式。它的主要運行模式就是利用眾籌平臺,讓籌資者們向眾籌平臺上的貸款人展示他們需要融資的項目,從而吸引到有實力投資者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資金。雖然眾籌模式存在著一些弊端,但是由于它具有門檻低、多樣性、在籌資的同時能夠加強項目宣傳等特點,促使它成為重要融資模式之一。中國眾籌市場開始于2011年7月上線的眾籌平臺“點名時間”,由此我國開始進入了眾籌市場的早期階段。隨著眾籌模式的進一步發展,2014年淘寶、京東和蘇寧等互聯網巨頭開始進入眾籌市場,因為這些巨頭在資金等方面的先天優勢,所以它們的進入就極大地促進了眾籌模式的發展,但同時也給原有的眾籌平臺帶來了巨大的競爭壓力。截至2016年,我國目前運行的眾籌平臺已經有532家,全年眾籌市場交易額已達到217.43億元。(圖1)

(二)P2P融資模式。P2P融資模式是一種以第三方互聯網平臺為媒介的個人對個人的直接信貸模式。首先建立一個第三方交易平臺,然后需要資金的人就可以在融資平臺上瀏覽,進而尋找到有資本實力并且愿意把錢借給他的出資者,并且融資者和貸款人會分別在網站上發布信息和瀏覽信息,這時的融資者和貸款人就相當于淘寶網上的賣家和買家,并且該網站還可以根據融資者的信用等級、貸款金額、貸款年限等因素綜合計算貸款人的貸款利率,這種利率的計算方式相對于其他融資方式來說十分科學。雖然目前我國的P2P融資模式還處于基礎階段,但發展速度迅猛。截至2015年底,運營的P2P網貸平臺共有2,595家。(圖2)
(一)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中小企業具有規模和資本有限、融資渠道狹窄、融資方式較少以及融資市場欠發達的問題,這些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融資渠道拓寬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眾多互聯網金融融資模式的產生就為中小企業增加了大量融資渠道,進而完善了中小企業融資市場。比如,中小企業可以利用眾籌模式和P2P模式來進行融資,這兩種模式在融資過程中都擔任著中間人身份,它們可以提供相關平臺,增進借貸雙方之間的相互交流,進而促進雙方相互信任,這些融資模式既為中小企業提供了他們所需的資金,也為借款人帶來了借款程序上的便利,促進了資金在雙方之間的流通。
(二)緩解抵押擔保物的限制。當金融機構向某個企業提供貸款時,為了降低貸款風險通常都會要求借款人提供較為全面的個人信息或者企業信息,以便于他們進行風險分析,確定借貸風險及利率,進而使自身的利益得到保障。中小企業想要提供全面企業信息十分困難,金融機構不能獲得貸款企業的相關信息,進而不能準確地評估中小企業還款情況和貸款利率。為了降低風險,金融機構通常要求貸款人提供一些比較貴重的抵押物品或者是找到一些信任度較高以及實力較強的企業或個人來做擔保。一方面中小企業能拿出來抵押的固定資產有限;另一方面中小企業接觸到的資源十分有限,能夠為其提供擔保的大型企業較少。因此,中小企業向金融機構融資十分困難。然而,互聯網金融模式改善了中小企業信息不健全的問題,降低了金融機構的貸款風險,金融機構也就降低了貸款抵押要求,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局面。
(三)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傳統融資模式下的融資過程一般會有大量中間費用,如中間代理機構傭金、固定銷售費用、相關機構利潤分成、各項管理費用、手續費用、資料費用以及灰色費用等。這些費用增加了中小企業融資成本,而互聯網金融模式一般沒有傳統融資模式下的各種費用,極大地節約了融資成本。例如,互聯網融資模式不需要中間代理機構,也不需要大量管理人員,只需要一部分網絡運營管理人員,減少了傳統融資模式的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而中小企業只要按照互聯網融資平臺上的要求進行標準化操作,按照平臺要求在網上填寫和上傳相關資料,在節約成本的同時還會大大縮短融資時間。
(四)提高中小企業融資效率。互聯網金融融資模式是一種依靠于互聯網大數據和計算機技術的融資模式。企業可以應用云計算技術在短時間內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將數據資源全部儲存在網絡存儲器中,保證數據資源在任何時間和地點都可以被查找和分析,數據的保存和分享完全不受限制。相比較于傳統融資模式,該模式縮短收集數據所耗費的時間,提高了中小企業融資效率。互聯網金融模式還可以提高融資服務效率,傳統金融模式均需要金融機構建立實際服務點并要求辦理業務的人員親自前往辦理業務,這一過程中通常都會排隊等候很久,并且有的業務還程序復雜,環節頗多,這大大地浪費了客戶的時間,業務辦理人員也可能會因為工作壓力等原因降低工作效率和質量。而互聯網金融只需上網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易,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提高了融資效率。
(一)信息安全風險大。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安全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而互聯網融資模式是以互聯網平臺為基礎的一種融資模式,擁有信息安全風險問題。我國互聯網安全問題是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近幾年來,網絡黑客犯罪率不斷增加,而互聯網詐騙更是層出不窮。隨著互聯網平臺逐漸增多,互聯網金融企業之間的競爭加大,這時用戶信息就變得十分重要,因為這是交易形成的重要基礎,因此不法經營商很可能會利用黑客技術盜取用戶信息,如果這些黑客將客戶信息用于互聯網金融平臺之間的競爭,就會極大地降低自己的運營成本,導致市場競爭不公平。如果不法分子將顧客信息賣給詐騙分子,這很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資金的巨額損失,也會導致消費者失去對互聯網金融平臺的信任。(圖3)

(二)交易雙方信任度低。受中國傳統觀念“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影響,中小企業融資者在利用互聯網金融模式融資的過程中交易雙方的信任問題成為了制約其發展的重要問題。互聯網金融不需要面對面交易的特點成為信任問題的來源。因為在該種模式下,一方面交易雙方不能互相見面進行身份鑒別;另一方面貸款人也不能實地驗證物權,導致交易雙方信用度下降。近幾年來,利用互聯網進行詐騙、虛假交易、洗錢等非法行為也層出不窮,這些行為破壞了融資者與貸款人之間的信任。而市場營銷學認為相互之間的信任關系對交易的順利完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的互聯網融資模式并沒有很好地解決信任問題。
(三)監管機制不健全。到目前為至,我國沒有一套完整的互聯網融資模式法律法規,導致許多互聯網融資缺乏法律基礎,在融資者和貸款人之間發生商業糾紛時,并不能得到有效解決,這種現狀打擊了融資者和借貸人積極性。由于政策法規空白,即使融資者和借貸人訂立了嚴格的合同,沒有政策強制保證,導致互聯網金融違約成本低,進而會讓不法分子有機會在一些準入門檻比較低的互聯網融資平臺上進行非法集資和詐騙等非法活動,導致惡意騙貸的風險增加。截至2017年3月,我國存在運營問題的P2P網貸平臺數量已經高達3,629家;另外,大量的互聯網金融機構在沒有監管機制的情況下快速發展,可能會出現惡性競爭或者形成壟斷等對市場發展不利的情況。(圖4)
(一)完善相關監管制度。從法律監管方面來看,政府和相關監管部門可以建立相關監管機構或者出臺相關規章制度,最重要的是要彌補法律條文的空白,使監管行為有法可依,當出現互聯網金融糾紛時,可以更加公平公正地解決,保證行業健康發展。從機構監管方面來看,互聯網金融模式是橫跨金融和互聯網兩個行業的融資模式,在加強監管力度時,要注意兼容兩個行業特點,不要采用單一機構監管模式,采用綜合監管模式。
(二)加強互聯網行業自律。2016年,我國先后發布了《網絡安全法》和《國家網絡空間安全戰略》。但是根源還在行業本身,加強互聯網行業自律十分必要。研究總結,互聯網金融可以通過以下幾點加強行業自律:一是互聯網金融公司之間要聯合起來,共同抵制非法泄露信息行為;二是相關互聯網金融公司之間可以在達成共識的基礎上,建立一些民間監管組織;三是政府部門也可以進行關于行業自律行為的引導;四是在信息資源方面,互聯網金融公司可以搭建一個平臺,定期在該平臺披露信息,實現信息共享。
(三)促進征信體系建設。建立針對互聯網金融的有效征信體系,提高借貸雙方相互信任度刻不容緩。考慮到中國金融市場現狀,促進征信體系建設應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擴大中國現有征信體系范圍。目前,我國央行的征信體系中缺少小微企業和個人的誠信記錄,而互聯網金融的主要借貸雙方就是中小企業和個人,所以建立一個互聯網金融行業內的信用體系十分必要;二是政府部門加大違約人員處罰力度。從法制上打壓那些破壞互聯網金融行業風氣的人,同時還要給受害者補償,在違約事件發生后,要盡力挽救客戶對互聯網金融體系的信任。
(四)增強技術防控能力。互聯網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是保證該模式順利進行的基礎,相關金融機構可以通過提高計算機防御系統來阻止病毒和黑客的攻擊,保障相關業務順利進行,保證借貸雙方財產安全,促進互聯網金融模式深遠發展。根據互聯網金融現存技術問題,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加強:一是相關部門加強對網絡融資平臺技術安全考核,促使互聯網金融公司重視網絡技術;二是提高互聯網金融公司工作人員的準入門檻,多招收一些技術和金融的復合型人才,這樣在發生技術漏洞的緊急事件時,可以高效準確地解決。
主要參考文獻:
[1]唐君,汪蘭,潘靜.當前互聯網金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問題探究[J].新經濟,2016.1.
[2]黎曉,樊貴玲.互聯網金融背景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探討[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20.
[3]陳雪松.互聯網金融環境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J].經貿實踐,2016.8.
[4]武靜.互聯網金融環境下中小企業融資淺析[J].經營管理者,2015.35.
[5]陳侃俊.互聯網金融模式下的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