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 張麗珠
[摘 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統領著高校統戰工作,并賦予了高校統戰工作新的價值與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內在要求為高校統戰工作提供了新的思想理念和路徑方法。理論聯系實際、實踐豐富理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視角下高校統戰工作的立足點和歸宿點。立足高校的工作領域和工作特點,以尋求“最大公約數”為理念,立足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起點,遵循價值的視角,強化文化涵育,注重實踐養成,把握群體的特殊性,是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視角的高校統戰工作的路徑創新。
[關鍵詞]新時代高校統戰;工作思考和路徑創新;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視角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9)06-0010-04
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將“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明確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并賦予其“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重大使命。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凝神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成為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成為全民族奮發向上、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在這一基本方略統轄下,高校統戰工作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更為凸顯,其引領思想、凝聚人心、匯集力量的價值和作用更為獨特。為此,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要求來認識和把握高校統一戰線,從高校統一戰線具體實踐中踐行與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高校統戰工作基本遵循和路徑選擇。
一、思考和分析
(一)理論上的思考
從理論層面上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僅具有路線層面上的策略選擇,而且具有方針層面的指引,涵蓋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奮斗目標、精神支柱和道德準則等方面,是整個社會價值層次構成的價值體系的統領。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高校統戰工作的必然遵循,引領著高校統戰工作的各個方面,豐富和發展了高校統戰工作的價值與意義。
統一戰線是特定政治力量為實現某種共同政治目標而結成的聯合。從具體角度上說,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包括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愛國者、擁護祖國統一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愛國者的聯盟”[1]。統一戰線的主題是大團結大聯合,解決的是人心和力量問題。引領思想、凝聚人心、匯集力量是高校統戰工作的價值追求。高校統戰工作的價值追求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這一領域的本質要求,高校統戰工作價值的實現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在這一領域的具體體現。
可見,只有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本質要求,才能保證高校統戰工作的方向和價值的實現。而高校統戰工作價值的實現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在訴求題中應有之義,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的價值實現。
(二)文化上的思考
就文化層面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就是一種具有意識形態特征的文化形態。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價值觀是文化最深層的內核,價值觀自信是文化自信最本質的體現。而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傳承和延續著中華民族思想精髓、精神基因、文化血脈,也框定了國家的價值內核、社會的共同理想、人民的精神家園,成為包括高校統一戰線文化在內的當代中國精神文化的“價值公約數”。
統一戰線是政治聯盟,其構成主體是多元的,多元主體的背后呈現著多元的文化。然而,既然達成聯盟,說明多元主體有共同的利益訴求,多元的文化有和合的精神內核。從文化層面上講,統一戰線反映的是聯盟者基于共同政治訴求而衍生出來的一種價值準則與行為規范,一種基于共同理想的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文化形態。這種以和衷共濟為核心理念的統戰文化,與作為文化“價值公約數”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一脈相承的。高校是傳承與創新新時代統戰文化的重要陣地,是踐行和發展一致性與多樣性統戰聯盟文化的重要領域。
可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自信來源于我們鍛造了屬于自己民族與國家的核心價值,而且其作為文化“價值公約數”統領著以多元為特征的統戰文化繁榮發展。而高校統戰文化價值的實現,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具體體現。
(三)制度上的思考
就制度層面而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精神內核,是社會主義制度在價值層面的本質規定;社會主義制度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固化于制的根本形式,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制度層面的體現。兩者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可見,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價值規范和引領的功能,起著確保發展方向、體現本質要求的作用。
統一戰線是中國共產黨最具創新、極富特色的一項制度安排。在實際運行中,統一戰線發揮著政治制度功能,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有論者所言“基于人民共和的政治邏輯和人民共和國的建設實踐,統一戰線的實踐很早就與國家政權建設緊密聯系起來,并決定了中國國家政權建設的基本屬性”[2]。可見,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本質要求上,處理好國家、社會、組織、個人等不同層面的關系,尋求“最大公約數”,發揮多元主體的協同力量,統一戰線的視角是不可缺失的,其角色更是不可或缺。應該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越是發展就越需要統一戰線。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用“三個重要法寶”的論斷來定位當前統一戰線的戰略地位。
綜上所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內在本質規定,發揮著價值導向、精神文化引領的作用。統一戰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政治制度功能,發揮著引領思想、凝聚人心、匯集力量的作用。
二、內在的邏輯關系:理論聯系實際、實踐豐富理論
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眾化視角下的高校統戰工作,在本質上體現著理論聯系實踐、實踐豐富理論的雙向相互作用的內在要求,反映著從理論化為群眾性的實踐活動以及在實踐活動中豐富理論的邏輯關系。這樣的內在要求和邏輯關系,使其成為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訴求的高校統戰工作的立足點和歸宿點。
(一)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就是生活化和實踐性的過程
生活化和實踐性是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眾化訴求的高校統戰工作最本質的特征,正如馬克思強調的“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凡是把理論導致神秘主義方面去的神秘東西,都能在人的實踐中以及對這個實踐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決” [3]。黨的統一戰線這一法寶在本質上應該是實踐形態的。唯有實踐才能真正促進理論與實際的統一。統一戰線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體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政治性功能,而且也具有價值導向以及精神文化引領的功能,高校統戰工作正是在這一方面體現其特色和優勢的。
首先,高校統戰是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可或缺的實踐平臺。眾所周知,只有把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價值追求貫穿于我們的各項工作層面上,才能使群眾在親身體驗中把社會主義價值追求轉化為個人的自覺追求。在這個偉大的實踐過程中,高校統戰工作這個陣地和領域是不可或缺的。生活化了的理論才是最具生命力的。
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高校統戰工作領域的生動實踐不僅是其大眾化題中應有之義,而且隱含著實踐經驗和理論創新的豐富元素,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論體系得以不斷深化和提升的動力源泉。
最后,作為基本方針、策略一體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及作為理念、制度與策略一體的統一戰線,兩者統一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之中,相輔相成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途上。
(二)理論聯系實際的過程就是理論深化與豐富的過程
眾所周知,理論的走向有三種基本形態:理論形態、制度形態與實踐形態。三者的基本關系是:理論引領制度并固化于制,制度主導與規范實踐,實踐是理論與制度的連接通道,而且使之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制度依靠實踐使理論轉化為能動的自覺的現實力量。同時,唯有實踐才能集合隱藏在偉大實踐和現實生活中的創新理論要素,為上升為理論體系提供感性材料,也是推動理論變化發展的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于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過教育引導、輿論宣傳、文化熏陶、實踐養成、制度保障等,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外化為人們的自覺行動”[4]。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在高校統戰的現實實踐必定表現為一個過程,一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高校統戰領域中既是固化于制并內化于心同時外化于行的實踐過程。而這個理論聯系實際的實踐過程,也是不斷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涵和深化高校統一戰線理論的過程。
總而言之, 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途上,要高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一興國之魂,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凝魂聚氣工程,堅持黨的統一戰線這個法寶,讓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百年夢想在國家、社會、個人層面的共識, 成為包括統一戰線成員在內的全體校園人共同的思想基礎、價值追求和價值自覺,并轉化為自覺行動,匯聚成為一個偉大的實踐。
三、尋求“最大公約數”: 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訴求的高校統戰工作的路徑創新
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基本方略的引領下,高校統戰工作立足自身獨特的工作領域和工作特點,以尋求“最大公約數”為價值導向,立足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起點,遵循價值的視角,強化文化涵育,注重實踐養成,把握群體的特殊性,是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眾化視角的高校統戰工作的路徑創新。
(一)尋求“最大公約數”的理念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之一,在高校統一戰線工作中起著價值引領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三個層面凝聚了十三億中國人民價值觀的“最大公約數”,是新時代高校愛國統一戰線凝心聚力的“最大公約數”,是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訴求的高校統戰工作的路徑選擇的指南。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在邁向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上,要“以最大公約數理念為基本遵循,以核心價值觀為圓點, 尋求高校統一戰線多樣性最長包容半徑,以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7],構筑中國精神,彰顯中國價值,凝聚中國力量,托起中國夢。
(二)立足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起點
人民的需要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的關鍵。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 [5]因為,“‘思想一旦離開‘利益,就會使自己出丑” [6]。解決人民群眾的思想、信仰、價值問題,就必須從解決人的利益問題入手。眾所周知,凝聚人心、匯集力量是高校統戰工作的靈魂。歸根到底,統一戰線是做人的工作,尋求的是人心和力量問題。黨的十九大反復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中國共產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所以說,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訴求的高校統戰工作的路徑創新,必須體現于立足以人民為中心的邏輯起點,以尋求“最大公約數”。具體反映在高校統一戰線工作中就是要處理好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黨內外知識分子和海內外(教師、學生)關系這幾大內在結構關系范疇,從統戰成員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入手,找準利益交匯點和思想共鳴點,尋求“最大公約數”。
(三)遵循價值視角
多元價值整合是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特征,尊重、包容、存異是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路徑。弘揚和踐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高校統一戰線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訴求的高校統戰工作的路徑選擇,必須遵循價值視角, 在高校統戰工作的目標設定、內容框定、途徑選擇、效果評判等方面, 都要從價值的視角進行評價與考量。通過宣傳教育、學習體悟、實踐養成、聯誼交友互動等方式方法來增進高校統戰領域各類關系范疇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情感認同、價值認同、價值自信。
(四)涵育統戰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是傳承民族價值準則和行為規范的重要基因,也是實現價值認同的精神染色體。它對民族心理與精神風貌的形成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涵育統戰文化是高校統戰工作的一個著力點,是高校統戰工作的獨特優勢,是創新高校統戰工作的主要路徑。具體體現為:
首先,涵育與踐行培育同心文化。統一戰線文化作為一種政治文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最大公約數”。正如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的,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個偉大目標正是我們做好新時代統戰文化工作的基石,以政治底線為圓心,以開放包容為半徑,涵育與踐行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的高校統一戰線的同心文化,并內化為高校統戰成員的人生態度、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始終保持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精神追求。
其次,激發高校統戰文化的內生動力。統戰文化中所蕰涵的人本、共生、合作、包容等價值理念體現的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平等正義、誠信友愛、和諧共處等內涵。高校統戰工作的一個著力點,就是從統戰文化的視角來踐行、豐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和實踐領域。作為人類文化文明的集散基地,大學這個平臺在這一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和獨特的實現路徑。
(五)注重實踐養成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大眾化,在本質上講就是理論聯系實踐、實踐豐富理論的雙向相互作用的過程,是一個從理論化到群眾性的實踐活動。立德樹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務,高校統戰只有在立德樹人的實踐當中才會彰顯統戰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才能發揮統戰成員的價值和作用。基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大眾化訴求的高校統戰工作的路徑選擇,就是將其與高校的中心工作聯系起來, 只有這樣才能使黨委領導下的統戰部門具有價值合理性權威基礎, 才有助于充分調動統戰成員積極性和工作熱情。其實,從實踐層面上看,當統戰成員置身于學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文化承傳創新和社會服務的每一實踐過程之中, 才能最大限度地實現自身價值, 才能最大限度地將高校的統戰成員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
(六)把握不同群體的特殊性
高校統一戰線集中了一大批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各民族師生, 以及出國歸國留學人員、港澳同胞、臺灣同胞、海外僑胞與其眷屬和各類宗教信徒等。這些人員大多為行業領域的精英,專業性強、活動范圍廣、社會影響大, 可謂人才薈萃、資源豐富。因此,只有把握不同群體的特殊性,針對不同統戰對象“量體裁衣”,設計適合適當的聯誼交友渠道,才能實現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與不同群體的人士說得上話、交得上朋友”,做有針對性的溝通引導,最大限度地激發統一戰線成員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創造性與積極性,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為樹德立人提供全方位的智力支持,共同推進學校的改革和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 中央統戰部,編.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M].北京:華文出版社,2015:1.
[2] 林尚立.人民共和與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建設國家的政治方略[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11(4):1-6.
[3]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中共中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
[4] 習近平.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凝魂聚氣強基固本的基礎工程[N]. 光明日報,2014-02-26.
[5]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6]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7] 李克. 最大公約數視域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統一戰線關系探析 [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8(6).
[責任編輯:鐘 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