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摘 要]目的:以大學生學情分析為例,論述高校輔導員應具備的統計技能。 方法:選擇本年度所帶年級學生75人,其中男生23人,對其期末成績進行收集整理和分析,通過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學情態度。 結果:期末綜合成績、英語成績女生均高于男生([t=-6.271,P<0.001;t=-2.500,P=0.015]);不同宿舍男生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4.224,P=0.019]);學生期末綜合成績與性別中度相關 ([r=0.584,P<0.001]);學生晚自習時間與綜合成績呈弱相關([r=0.343,P=0.003])。 結論:高校輔導員需要具備基本的統計技能,以便在學習、就業等方面為學生提供服務。
[關鍵詞]輔導員;統計;學情分析
[中圖分類號] G64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9)06-0191-05
2016年12月7日至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中強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到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這個根本問題。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輔導員是學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教師和干部的雙重身份,是學校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務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輔導員的主要工作職責是: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黨團和班級建設、學風建設、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工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職業規劃與就業創業指導等。
大學生尤其是大一新生,面對相對輕松自由的大學課程安排,其學習信念、學習方式、課堂體驗、學習收獲等會出現明顯的變化。針對剛入學的新生,輔導員履行學風建設的職責尤為重要,包括熟悉了解學生所學專業的基本情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學生開展課外科技學術實踐活動等,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大學生活,為今后的學習及職業規劃做好鋪墊。為了進一步了解學生的學情,本研究針對學生學期末成績及相關因素進行分析,闡明輔導員在學情分析中應具備的基本統計能力,以便讓輔導員能在學習上更好地指導和服務學生。
一、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本研究針對2017級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本科兩個班的學生共計75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52人。各班男女生的比例約為1[∶]2。男女生高考成績分別是463.13±35.59分、465.25±16.94分,兩者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72,P=0.788])。
(二)研究指標
學期末綜合成績、英語成績、晚自習時間等指標。
(三)數據收集
根據學生的高考檔案進行人口學資料及高考分數的收集整理;對學生學期末考試課、考查課成績、為期一個月的集體晚自習時間,以及學生對此制度執行的態度問卷調查進行數據的收集和整理。
(四)數據分析
采用Excel進行數據錄入;使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正態分布資料采用[X±S]進行統計描述;分類變量資料采用χ2檢驗;定量資料采用t檢驗、方差分析及Pearson相關分析;檢驗水準P=0.05。
二、結果
(一)人口學資料
兩個班級學生的人數分別為37人、38人,年齡分別為19.6±0.9歲、19.4±0.8歲,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885,P=0.379]);男女性別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107,[P=0.743])。人口學資料詳見表1。
(二)成績基本情況
1.不同班級學生的綜合成績情況
兩個班學生綜合成績分別為82.46±4.50分、81.97±4.43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476,P=0.636]),各班綜合成績詳見表2。
2.不同性別學生綜合成績情況
男女綜合成績分別為78.28±3.71分、83.94±3.56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6.271,P<0.001]),即女生綜合成績高于男生。不同性別綜合成績詳見表3。
3.不同性別學生英語成績情況
男女英語成績分別為71.04±6.39分、75.46±7.3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500,P=0.015]),即女生英語成績高于男生。不同性別英語成績詳見表4。
4.不同宿舍學生綜合成績情況
女生共計9個宿舍,不同女生宿舍相比,綜合成績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1.860,P=0.092]);男生共計4個宿舍,不同男生宿舍相比,綜合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4.224,P=0.019]),且1組成績高于2、3、4組,詳見表5-7。
(三)成績相關因素分析
1.男女綜合成績相關性分析
將學生期末綜合成績與性別進行相關性分析,得相關系數[r]為0.584([P]<0.001),為中度相關。
2.男女英語成績相關性分析
將學生期末英語成績與性別進行相關性分析,得相關系數[r]為0.328([P]=0.004),為輕度相關。
3.男女晚自習時間分析
男、女每天晚自習時間分別為86.47±17.96分鐘、98.17±9.81分鐘,二者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女生晚自習時間較長([t=-2.934,P=0.007]),詳見表8。晚自習時間與性別呈現弱相關([r=0.351,P=0.002])。
4.不同宿舍晚自習情況
不同宿舍晚自習時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F=1.577,P=0.122)];女生宿舍間、男生宿舍間的晚自習時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F=0.570,P=0.797;F=0.658,P=0.588)]。
5.晚自習時間與成績的相關性
學生每日晚自習時間與成績呈弱相關([r=0.343,P=0.003]),即晚自習時間越長,成績越好。詳見圖1。二者線性回歸方程為[Y=71.824+0.11X]([t=3.115,P=0.003]),對晚自習時間和成績進行預測分析得預期成績為90分以上,晚自習時間需保持165~256分鐘;預期成績為80分以上,晚自習時間需保持74~165分鐘,詳見表10。
(四)學情調查
69名學生對于集體晚自習安排的問卷調查結果見圖2-圖8。在參與的學生中,女生占75%。結果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晚自習的意義是幫自己梳理和消化所學知識,學習模式多為邊聽音樂邊學習,在內容的安排上大多學習與考試相關的知識,在對晚自習制度的主觀評價中,大部分學生認為晚自習的效果及晚自習氛圍很好,晚自習的時間偏向于1~1.5小時。
三、討論
本年級學生來自山西、遼寧、廣東、貴州等22個省份,其中省內生源40人,省外生源35人,高考成績在班級和性別間均無差異。各班年齡無差異,均為2000年前后出生,男女比例均衡可比,說明各班學生的人口學資料及成績的基線水平基本一致。
學生學習的課程安排相同,7門必修課,兩門選修課,成績考核分為考試和考查,均記為學期末總成績、計算學分績點。分析表明,兩個班成績無差異,這說明各班在學風上無明顯差異,因基線水平相當,且課程的安排上均為大班授課,學生接受等同的知識傳授方式,課余活動基本以年級為單位進行,因此一學期的成績并無明顯差異。男女性別的差異同時表現在生理上和心理上,有學者對研究對象進行Wechsler測驗,結果發現男生在常識、相似性填圖等優于女生,而女生在復述數字和譯碼上優于男生[1]。女生較男生有較高的分數,可能與選擇專業的傾向性有關。文獻報道[2],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女生更傾向于選擇醫學院校,希望從事醫療工作,這種職業定向會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和動力,加之醫學專業課程相對記憶的內容較多,女生在此方面有相對明顯的優勢,同時女生在學習態度上較為認真刻苦,因此女生成績整體上高于男生的平均水平。作為大學生的公共基礎課,我國各大院校均為低年級學生開設了英語公共課,大學生英語四六級考試加深了學生對英語的重視程度,加之大學生出國留學的趨勢也促進了學生對學習英語的熱情。本次調查結果表明,英語成績女生高于男生。在一項基于2206名大學生英語四級考試成績的研究中研究者發現[3],女生總分和單項分數均高于男生,與本次研究結果相似。75名學生分設13間宿舍,其中女生宿舍9間,女生宿舍成績無明顯差異,而1間男生宿舍的成績明顯高于另外三間男生宿舍的成績,這可能與該宿舍的學生構成有關:該宿舍成員中有一名學習委員、一名學習部委員,成績在班級排名中占前30%,他們在整個宿舍起著比較好的帶動作用,并且該宿舍有集體自習的習慣,因此該宿舍成績上高于其他男生宿舍的成績。
在與成績的相關分析中筆者發現,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性別呈中度相關,因其高考成績無差異,本文對遺傳因素不做討論,而經過一學期表現的差異可能與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有關:女生常結伴學習,遇到問題相互討論,能夠促進知識的吸收和掌握;而男生相對比較獨立,且對學習的態度和行為上比較懶散和懈怠,加之大部分男生業余時間有打網游的習慣,所以綜合成績較低。本研究發現,英語成績與性別呈現弱相關,文獻報道[4],在大學英語成績與性別差異歸因的相關性分析中,女生較男生更傾向于將英語學習歸因于運氣、試題難度、能力不足等不穩定因素。
目前,各校的晚自習制度有所不同。筆者在對學生進行為期一個月的集體晚自習制度研究后發現,晚自習時長與學生綜合成績呈弱相關,并且在對學生針對集體晚自習制度態度的調查中得出,大部分學生認為集體晚自習的意義是幫自己梳理和消化所學知識,學習模式多為邊聽音樂邊學習,在內容的安排上大多是學習與考試相關的知識。有學者[5]對目前大學生晚自習現狀進行調查后發現,目前大學生普遍不重視晚自習,表現為出勤率低、請假率高,并且效率較低。因此,建立固定的集體晚自習制度很有必要。這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完善簽到簽退及請假制度,針對可能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有關外界因素,可以通過限制聽音樂、玩手機等手段進行約束,最重要的是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更多的學生自覺學習,合理安排自習內容,在班級中形成一種良好的學風。
高校是大學生角色蛻變及踏入社會的重要過度場所。目前,高校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豐富的科技文化類活動及文娛活動場地設施等,以充分挖掘學生身上的各種閃光點,全方面培養適應國家未來發展的新時期人才。大學是學生人生觀、世界觀及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
高校有負責管理的行政人員,還有負責教書育人的專業授課教師,輔導員負責學生日常事務的管理其有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定位。一位合格的高校輔導員承擔的角色不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生活管理服務等,學風建設也是輔導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關系到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及學習習慣的養成等,更關系到學生未來的發展。有學者提出,在學風建設中的主要著力點是解決“八學”——樂學、知學、必學、會學、勤學、必學、恒學、悟學[6]。其中每一方面都是需要學生本人和教師仔細研究的課題。
輔導員應將學風教育作為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對學生的學情動向需要有較高的敏感度。班級的整體成績情況要從數據上發現問題,這就需要輔導員具備一定的數據收集、整理及分析能力。并能將數據分析結果對照實際問題做一個很好的分析解釋,然后思考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因人而異,有針對整體的大局方案也有針對個體的個性化方案,其主要涉及以下統計技能。
1.數據的收集及核查。應首先收集學生的學習成績,通過SPSS軟件建立數據,并對數據進行清理和核查,及時發現錯誤之處并予以訂正。
2.數據的整理。主要是根據研究目的和資料類型將數據整理成表格或圖的形式。這需要輔導員具備統計學的基本知識,包括統計變量的分類及其根據不同變量類型選用不同的統計圖表來描述資料。比如根據研究目的,可將學生成績按照性別、班級、宿舍等進行分類整理制表,要求輔導員熟練使用Office軟件進行圖表的繪制。
3.數據的統計分析。輔導員應該掌握基本的統計知識和分析技能。明確統計分析包括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并根據資料類型選擇不同的統計描述和統計推斷的方法。由于學生的成績主要是定量資料,因此針對定量資料的統計描述主要是均數和標準差,即用[X±S]來表示;對定量資料統計推斷需要掌握t檢驗、方差分析等;率的比較需要掌握χ2檢驗;相關度分析主要掌握相關分析,這些要求輔導員熟練使用SPSS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的相關操作。
4.數據結果的解釋。關于結果的解釋需要輔導員具備對統計結果的識別及聯系專業實際最終得到有關專業的結論。首先,要對SPSS軟件得到的統計學結果進行解釋。主要是提取關于成績的有效指標,比如均數、標準差等;關于假設檢驗中出現的統計量的值和P值的確定和解釋,得到關于是否有統計學差異的結論,以進一步結合專業知識得出結論。
對于輔導員來說,不僅需要具備上述數據分析的“硬實力”,還需要具備日常生活的“軟實力”。輔導員要積極主動地走進學生的內心,把他們當作朋友,建立一種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友好關系,憑借一顆耐心、細心、真心及時發現個別學生在學習成績或學習態度等方面的微妙變化,在注意教育方式方法的同時主動與其談心,找到問題所在,與學生共同想辦法解決。輔導員應做到把握大局和做好細節相結合,同時結合心理學方面的知識和人際交往的方式方法,積極與學生談心談話,針對問題學生先做到深入了解后精準施策,這樣輔導員才能真正成為起學生成長成才的領路人。
四、結語
輔導員在學生教育和日常事務管理中需要具備一定的數據統計能力。本文以學情分析為例,提出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輔導員擁有較好的數據分析能力可以為學生的學業指導提供科學依據。今后可以在建立學生四、六級分數檔案、課外實踐、創業就業等方面進行專項調查,用統計學的手段得到指導實踐的第一手資料。
[ 參 考 文 獻 ]
[1] 吳福元.大學生智力發展與智力結構[J].教育研究,1983(4):41-45.
[2] 王玉明,田堅,張弛,周其全.醫學院校學生成績的性別差異[J].醫學檢驗教育,2001(2):2-3.
[3] 黃燕青.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成績的性別差異[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1(4):140-142.
[4] 杜偉,王軍霞.大學英語成績與性別差異歸因的相關性分析[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2017(1):87-90.
[5] 李萍,鄭中港.大學生晚自習現狀及對策探究[J].黑龍江教育,2017(8):82-83.
[6] 何創雄.論高校輔導員加強學風建設的著力點[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26):71-72.
[責任編輯:陳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