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桂珠
【摘要】經典誦讀是最近幾年極為理性的話題,同時其主流群體的年齡越來越小,對那些較為經典的文章進行閱讀既可以使我們的民族精神得到弘揚,還可以有效傳承我國的優秀文化。經典誦讀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一定程度上來說,其對學生系統化學習語文知識極為有利,同時還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進而降低學生的語文學習難度,深刻理解文章。但是,就現階段情況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誦讀效果并不明顯,本文主要探討了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方法,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經典誦讀;多媒體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經典誦讀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被叫作“經典誦讀教學”,也就是學生借助教師的指導,誦讀中華經典書籍,以此促進知識的增長,使學生良好的道德文化素養得到培養,對中華優秀經典文化進行傳承和弘揚。推行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形成優秀素養,傳承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教師應以新課標為指導,采用多樣化的形式,和課堂閱讀相結合,采用各種內容,開展經典誦讀教學。
一、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學生借助誦讀經典,既可以使學生深厚的文化底蘊得到培養,促進學生語文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提升,同時對學生審美水平的培養、智力的發展和思維的鍛煉極為有利,經典誦讀成為對民族精神、民族文化進行傳承,完善青少年人格素養的重要手段。在小學教育中長時間堅持誦讀經典,可以給予學生幫助,更好地積累、規范和陶冶語言。借助背誦經典文學中的優美詩文篇章和經典詞句,輸入諸多的信息,同時理解和體驗經典作品,可以逐步把其內化為自己的知識,深刻記住文言字句和其背后的思想感情,在口語表達的過程中進行運用,通過加工變成自己的語言,這樣便能出口成章。經典誦讀不僅可以錘煉學生的語言,同時還可以使學生說話的邏輯性以及扣題能力得到培養。學生在誦讀經典的過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閱讀經典,對文章中的主題邏輯關系展開分析,長期如此,學生便可以在自己的口語表達中,運用在經典學習中收獲的體會和經驗。
二、小學語文與經典誦讀教學方法
(一)創設人文環境,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經典誦讀環境
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生學習的重要基礎,特別是就經典誦讀而言,具備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和思想文化氛圍,可以對學生經典誦讀過程中的思想狀態造成極大的影響。這就需要學校進一步強化校內人文環境建設,促進學校文化氣息的提高。例如,可以把經典文學氣息濃厚的圖文畫張貼在學校的走廊和班級中。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經典故事會的活動,在校園中營造出一種經典的文化氣息,讓學生在這種氛圍中學習。比如,在把《故事會》講解給學生聽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經典的文學進行分享,比如可以講解《三字經》中的內容,讓學生初步了解經典文學中的名言,讓學生可以受到良好的熏陶。借助分享經典,促進學生誦讀經典積極性和興趣的增強,確保經典誦讀教學的有效性。
(二)運用多媒體,增強趣味性
古詩文具有自身的特征,其主要使用的是古漢語,且跳躍大、節奏強、含蓄凝練,同時時代久遠,所寫的人和事離學生的實際較遠,這些都加大了小學生學習古詩文,感受古詩文意境的難度。要想將此難題有效解決,和古詩文的特點相結合,我們應借助多媒體教學,利用豐富多彩的視頻,立體逼真的音響效果,把和古詩文相關的背景材料提供給學生,讓學生置身于詩的意境之中,感受詩人的情感。例如,在學習《弟子規》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不僅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同時也讓學生明白了孝敬父母的道理。學習是從生動直觀轉變為抽象的思維,再從抽象的思維轉變為實踐的過程。而在創設古詩文情境上,多媒體技術所發揮的優勢極為顯著,不管是畫面還是音樂,均可以迅速、高效地將符合古詩詞內容的形象、直觀的畫面創設出來,吸引學生的眼球,激發學習興趣,和詩的境界充分融為一體,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三)創新誦讀方式,降低誦讀難度
通過相關調查可知,諸多學生都覺得經典誦讀的難度較大,很難順利將其背誦出來。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其引起高度重視,把問題的根源找到,這樣才可以采取有針對性措施解決。諸多學生覺得經典誦讀難度較大,首先是因為經典作品具有十分豐富的內涵,小學生理解難度大;其次是因為誦讀方式單一,一般都是運用死記硬背的方式,這種單一化的誦讀方式難以激發學生的誦讀興趣,這是加大學生誦讀難度的重要因素。語文教師要就此問題運用有效措施,使課堂氛圍更加活躍,讓學生真心地誦讀經典。創新誦讀的方式多種多樣,例如,語文教師可以借助小學生好勝心強的心理組織學生開展誦讀競賽活動,以《金色的草地》一課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誦讀,并就此活動將相關的獎懲制度制定出來,從物質或精神上獎勵可以快速、準確記住的小組,在此教學模式下,有效調動起了學生的誦讀興趣和積極性。此外,教師還可以和美術相結合展開誦讀教學,特別在對一些和風景相關的文章進行學習時,如《美麗的小興安嶺》等經典作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繪畫的同時展開記憶,或把一些和課文內容相關的美術作品展示給學生看,以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使學生的誦讀難度降低。
(四)實施綜合教學評價,增強學生自信心
教學評價可以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展開經典誦讀活動,應采用綜合化的教學評價。第一,經典誦讀的形成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賞識和鼓勵是主要的評價思路,也就是在學生誦讀經典的時候,不斷給予學生鼓勵,促進學生自信心的增強。例如,在讀《百家姓》《三字經》等經典作品進行閱讀的時候,要綜合性進行教學評價,以整體的層面為基礎給予學生鼓勵,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第二,對新的教學評價予以綜合,即在學生誦讀經典的時候,就學生的朗讀習慣和發音等表現,和對經典的思考、理解等表現,展開仔細觀察,之后在教學評價過程中提出,這樣可以借助綜合性的教學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此外,實施綜合教學評價,還能和課文課程相結合進行,把融合性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評價機制構建起來。比如,選擇某一固定時間綜合集中考察學生的語文學習和經典誦讀。又如,不斷借助基本課堂教學、問題回答、教學活動和作業質量等方面進行展開評價。
三、結語
經典誦讀教育是一項系統化工程,并非一蹴而就的,其在小學生的整個成長階段貫穿。小學階段又是人成長中十分關鍵的階段,直接影響著其今后的健康成長和價值觀的形成。在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教育機制健全下,經典誦讀教育體系越來越完整。因此,更需要教師和家長的一同努力,給予學生引導,讓其積極參與到誦讀經典中,使學生的誦讀習慣得到培養,一同營造寬松、愉悅的誦讀氛圍,竭盡全力積累豐厚的文化底蘊,對中華優秀文化予以傳承。
參考文獻
[1]蔣彬.試析小學語文經典誦讀教學的問題及應對方法[J].農家參謀,2017(13).
[2]劉天翔.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7).
[3]林鋒.鄉村小學語文經典誦讀的教學策略之我見[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8(2).
[4]王嵐.淺談國學經典誦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11).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