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清
【摘要】在素質教育的大環境下,體育課對于整個初中教育而言意義愈來愈重,它既是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手段,又是培養學生健康體魄的重要途徑。但是,實際上體育教學仍被“禁錮”在應試教育的泥潭中,寸步難行。針對此,本文從學生“個體差異”的角度出發,因材施教,研究了體育課的自主教學方法,以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在體育課中鍛煉身體、發展智力、健全人格。
【關鍵詞】初中? 個體差異? 體育課? 自主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227-02
個體差異是指學生在身心發展存在的不同,其表現在愛好、體力、價值觀念、心性等多個方面。而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教學就是自主教學。自主教學是素質教育的內核,其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建立學習動機,從“厭惡學習”轉為“享受學習”,培養學生終身學習意識。因而,在初中體育中教師要依循學生的個體差異,采用自主教學的授課形式,對癥下藥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具體該如何做呢?接下來,我從三方面進行了論述,以完善體育教學,喚醒學生體育內在需求,培養學科情感,增強體育自信心,最終強化自身體育素質。
一、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激發體育訓練興趣
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是體育自主教學的基礎。因為受遺傳、運動經驗和環境的影響,學生對于體育存在不同的認知,擁有不同的發展潛力,所以,尊重個體差異,才能弄懂學生個體,幫助學生形成體育學習的內在驅動力。但在多數體育教學中,教師都以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為教學設計的前提,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這就導致學生與體育之間的“隔閡”越來越嚴重,學生在體育課上愈來愈“疲憊”,甚至產生了放棄體育的現象。針對此,教師需要調整教學理念,按照個體差異性分類施教,給學生創造施展自我的空間,幫助學生找到體育學習的自信心,繼而迸發體育訓練活力。
例如:在進行“籃球運動”教學時,為了激發學生體育訓練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我針對學生在身體素質和性格方面的差異進行了分層教學。首先,按照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初次分層,以“好”、“中”、“弱”為原則依次分成A、B、C三層;其次,針對性格,對每個層次的學生進行適當的調整,如A層學生性格活潑的偏多,此時就將一些學生調整到B層,帶動B層體育學習的氣氛;而C層內向學生較多,此時就將身體素質較好的C層學生調到B層,讓一些性格外向的B層學生流入C層去引導C層學生的體育學習;分層結束之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我交代了不同的學習任務,如A層學生,要求他們雙手胸前傳球的動作要領,同時要求他們進行一場比賽,以靈活籃球技能,全面提升籃球實力;B層同學,反復練習雙手胸前投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等動作并教授雙手胸前傳球的動作要領,進一步深化籃球學習;C層同學,以“一內一外”為原則,將兩種性格的同學結為一組,以動帶靜,讓學生互相交流,共同掌握兩腿之間繞“8”、胯下兩手前后顛接球等基本動作,同時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在如此分層之下,每位學生都不感覺有壓力,主動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增強了體育學習的自信心。
二、采取有效教學方法,實現體育差異教學
因為個體具有差異性,所以并不是每個人都具有相同的智慧。也因此,在體育學習中,年齡相仿的學生,面對同樣的內容,有的學生學得好,有的學生學得差。與此同時,學生的個人需求也就產生了差異。如果此時教師還“一視同仁”,就會出現體育優等生學無所獲,體育差等生分外疲累的現象,導致體育教學的無用功。針對此,教師需要遵循學生發展規律選取教學方法,實施差異教學,讓每個學生均有所得,久而久之,全面提升學生體育素質。
例如:在進行“排球墊球”項目教學時,我班學生有的特別喜歡且擅長排球運動,有的喜歡但是不太擅長,有的則對于這類運動存在恐懼心理。面對學生的差異化需求,我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首先,將活動場地分成三個不同的區域,并按照個人需求將學生分在三個不同的區域;之后,進行各區域的一一教學。針對選擇特別喜歡且擅長排球運動區域的同學們,因為他們的目的是需要掌握更多、更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所以,我采用示范指點的方法,即先請出一名學生示范正面墊球動作,然后,我對其動作進行剖析、指點,如墊球時雙手臂要伸直夾緊,否則球墊不穩等等,從而提升了學生排球水平,滿足了專業需求。又如喜歡排球但是基礎不好的學生,他們渴望掌握基本技巧。針對此,我采用了合作學習的方法,要求學生成四列橫排散開,兩人一組,二、四排同學先拿球,然后雙手持球固定于身前,位于一、三排的同組成員做雙手墊球動作,之后雙方交換體會、練習,以幫助他們掌握墊球技術。再如,存在恐懼心理的學生。面對他們,我設計了“墊球”游戲。即幾人一組玩自拋自墊游戲,看誰墊的最多。在整個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在不同程度上發展了自身的體育素質,實現了差異教學的目的。可見,差異化教學可以提高體育教學有效性,發展學生體育素質。
三、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引導學生體驗成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現代教育中,這句話同樣具有深刻的內涵。因為,每位學生都是絕無僅有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形成典型的個性。所以,教師不應該“強盜式”地將教學內容給予學生,忽視其個人喜好和學習能力。因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順著學生個性發展的“紋理”設計體育活動,讓孩子自然感受體育的樂趣,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感,建立體育運動的自信心,培養體育興趣,從而自主學習體育,提高體育學習質量。
例如:在進行“足球運動”項目教學時,為了引導學生體驗成功,感受體育的魅力,我以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為前提,組織了自主教學課堂。首先,提供了幾項體育活動,即腳內側踢球、推人出圈游戲、足球比賽,讓學生自由選擇,充分尊重其個性和興趣。之后,劃分出區域,即腳內側踢球區、推人出圈游戲區、足球比賽區,讓學生自由選擇;然后,對每個區域進行指導,如腳內側踢球區,我演示了動作要領,如腳尖正對出球方向、腳底要與地面平行等;又如推人出圈游戲區,我先講解了游戲目的即了解和掌握足球技術中的合理沖撞技術,然后講述了游戲方法和游戲規則,之后,進行游戲。再如足球比賽區,我先講解了足球比賽規則,如球門區、罰球區、隊員人數、違規操作、判罰等,之后,模擬進行了一場足球賽。完成之后,針對賽況,我進行了評點,以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的足球知識,然后繼續實戰,深化所學知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感受到了體育的魅力,一方面,鍛煉了身體,體驗了體育的樂趣;另一方面,培養了堅強、堅持、合作、拼搏等品質,體驗了成功的快感。可見,以個性為基礎組織教學,既可以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感,發展體育愛好,又可以深化個性、健康成長。
綜上所述,在素質教學的大環境下,以青少年的個體差異為基礎實施自主教學是體育教育創新和發展的必然要求。而為了響應號召,高效組織體育自主教學課堂,教師需要根據學生身體條件、心理素質、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的差異。以此,讓學生自覺成為課堂主人,感受體育的樂趣,發展體育精神,完成體育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鄔建平,遆英,沈文漢,陳霓瑩,張毅.學生個體差異與體育課的自主教學研究[J].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三卷),2017,(2)
[2]張金水.學生個體差異與體育課自主教學淺談[J].新課程(上),2015,(2)